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临空经济的增长极作用以及区域空间再结构效应出发,讨论了临空经济发展与周边区域经济互动的耦合作用机理,并以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兴建为例,对北京南部临空经济区与河北环首都经济圈对接的促成机制以及战略实现路径等给出框架性建议,以寻求对京冀区域合作关系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作为交通运输方式,临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临空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各地政府也开始积极地引导临空经济,积极地培育临空经济,同时,开始大力建设临空经济区。但是,临空经济的形成和健康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微观基础,需要有一定的宏观经济条件,如果只是一味盲目地发展临空经济,那么,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所以,本文首先对临空经济的定义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临空经济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对如何发展临空经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迄今为止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外资的大量进入是必然趋势。文章利用2006-2009年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FGLS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外商直接投资的产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FDI确实带来了产出的增长,但是对技术溢出的效应不显著。本土的自主研发投入无论是对产出效应还是对技术溢出效应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尽管人力资本制约了皖江城市带的技术进步,但是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促进了皖江城市带的技术进步。皖江城市带FDI并没有通过本土的研发资本投入实现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临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普遍关注。文章在对临空经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建设临空经济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发展临空经济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5.
临空经济是依托机场优势而建立起来的。在整个临空经济区的打造当中,四川双流县因其拥有双流国际机场而蓬勃发展起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纵观国际、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的临空经济区建设,双流临空经济区还远远不足。临空服务业发展的滞后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临空经济区的提升,因此,打造高品质的临空服务业是临空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临空经济理论的研究发展,剖析了临空经济的内涵,提出了临空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点、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临空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作为决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剑  张凤岩 《经济研究导刊》2013,(21):126-127,154
随着中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机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愈来愈强,临空经济正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临空经济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其经济转型的新路径。但黑龙江省临空经济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总结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经验对于黑龙江省临空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借鉴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临空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珠三角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溢出的途径将溢出效应分为投资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贸易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各市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以及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差别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存在与否与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珠三角沿海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明显强于内陆腹地城市。最后为珠三角进一步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及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许多国家和地区从战略高度上进一步认识到了大力推进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归纳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临空经济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界定。在对临空经济形成清晰认识的前提下,为了能够准确反映临空经济发展状况,构建了临空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与发展阶段判定方法。最后,选取我国7个主要的临空经济区,对其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进的菲德模型,分离出研发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别讨论了研发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终识别出经济增长的动力。理论模型表明:研发的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研发的直接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在要素边际收益上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的相对大小;短期内,研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明确,但长期看,研发驱动经济增长,动力来自研发的溢出效应;应用研发始终促进经济增长,而基础研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明确;经济政策不会改变研发的溢出效应,但可以改变研发的直接效应,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基础研发的溢出效应和应用研发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国际上许多大型机场都相继推出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计划,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地的临空经济也在蓬勃发展。本文介绍了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对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得出临空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最后分析得出中国临空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方政府纷纷培育临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本文在对国外研究方法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相关公司报表及调查问卷教据分析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为倒,分析其对北京市产出和就业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2006年首都机场临空经济贡献了北京市GDP的8.6%,并影响到80万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3.
作为航空经济在机场周边的空间投影,临空经济是航空经济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其发展的科学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科学性的判断通过效率评价进行研究,多基于投入产出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的。本文在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临空经济区进行系统结构分析,得出了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即包括机场因素、腹地资源因素、结构因素三个方面。通过建立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天津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临空经济区作为样本,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行、有效,并根据评价结果为我国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侯冬梅 《时代经贸》2014,(6):460-460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中心城市,其临空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优势因素和制约条件。针对郑州临空经济的发展,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郑州临空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充分利用和不断扩展临空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西部地区为例,利用菲德模型测算了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业的经济溢出效应,同时还将石油天然气产业分为上游开采业和下游加工业两部分,分别估计了各自经济溢出效应。实证检验证明: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不仅具有显著的直接拉动效应,还具有较强的经济溢出效应;在能源的产业链中,加工业的经济溢出效应和拉动效应明显高于上游开采部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改进的菲德模型,分离出研发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别讨论了研发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终识别出经济增长的动力。理论模型表明:研发的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研发的直接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在要素边际收益上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的相对大小;短期内,研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明确,但长期看,研发驱动经济增长,动力来自研发的溢出效应;应用研发始终促进经济增长,而基础研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明确;经济政策不会改变研发的溢出效应,但可以改变研发的直接效应,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基础研发的溢出效应和应用研发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进的菲德模型,分离出研发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别讨论了研发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终识别出经济增长的动力。理论模型表明:研发的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研发的直接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在要素边际收益上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的相对大小;短期内,研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明确,但长期看,研发驱动经济增长,动力来自研发的溢出效应;应用研发始终促进经济增长,而基础研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明确;经济政策不会改变研发的溢出效应,但可以改变研发的直接效应,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基础研发的溢出效应和应用研发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溢出效应表现为从外部对经济主体带来利益或损失。企业、家庭会产生溢出效应,公共经济也存在溢出效应。产业聚集提高了资本、财富和劳动力的运行密度,促使企业、家庭和公用事业走向集中,从而造成多方面的积极溢出效应,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溢出与共享。  相似文献   

19.
为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了大量的区位导向性政策。作为区位导向性政策的实施载体之一,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设立是新时期推动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尚无研究从微观层面探索示范区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2010—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视角评估了示范区政策的创新驱动效应。研究发现,示范区设立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能力,并且政策效应具有一定持续性,该结论在多种识别假定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示范区政策的创新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其溢出效应显著带动了周边300~400千米范围内城市所辖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同时,示范区政策对邻近城市创新投入具有负向虹吸效用,但是影响范围仅在周边100~200千米范围内。机制分析表明,示范区政策通过提高企业商业信用、提升城市居民消费活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激励企业创新。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区位导向性政策创新驱动效应的相关理论,为未来中国区位导向性政策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与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已获得国内众多学者关注,但流通产业对经济集聚的溢出效应却鲜有研究。本文以中国海岸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用流通密度、流通规模和流通结构来刻画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对流通产业溢出效应与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1)流通密度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具有正向溢出效应。(2)在当前条件下,流通规模并未显示出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的积极促进作用,反而制约了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程度的提高。(3)流通结构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但是在目前情况下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