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贸研究》2020,(4):97-109
以2007—2015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审计师知识资本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进入权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审计师的学历越高、经验越丰富,审计质量越高,即知识资本对审计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进入权的合伙人资格安排,对高知识资本审计师的激励作用更强,使得知识资本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师知识资本对上市公司正向盈余操控行为的抑制作用显著,而对负向盈余操控行为的抑制效果不明显;进入权激励作用下审计师知识资本动态增值的实现,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提高的源泉。因此,应提高知识资本要素在会计师事务所收益分配中的占比,以充分发挥利润分享机制与合伙人资格安排对高知识资本审计师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成立 《财贸研究》2011,22(4):119-127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外部审计是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治理职能的发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以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政府干预、产权性质与审计治理效应的关系。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政府干预并没有对审计治理效应的发挥产生明显的影响;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得到非标意见的概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2~200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审计收费为视角,实证地考察了公司治理机制对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控制权安排对外部审计需求的治理效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提高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大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能力可以导致差异化的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而当上市公司为国有最终控制时,则会削弱其高质量的外部审计需求。检验结果不支持我国目前的董事会制度(特别是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具有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的治理效应。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对董事会进行改革,以使董事法律责任、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得到实质性的加强。  相似文献   

4.
与以往研究不同,文章借鉴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共生互动理论,考察在我国转轨经济的特定制度背景下,市场化进程与内部控制对独立审计治理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差的上市公司,越可能选择"非十大"所进行审计,审计费用越高,越可能获得"标准"审计意见;而且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更高的审计费用和"标准"审计意见的获得,基本上都是本地小所的执业结果。研究表明,审计治理效应的充分显现,不仅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完善的市场化水平,而且更需要两者的互动与协同。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审计质效提出的全新挑战,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实现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型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明确研究型审计的国家治理效应,对于更好发挥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公共委托受托责任的理论视角剖析了研究型审计在推动政府履责、监督权力运行、提高经济效率三个方面的国家治理效应,提出发挥研究型审计的治理效应必须坚持民主政治目标、强调法是底线、推动权责匹配。同时,需要提供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多方面的运行保障,强化研究型审计的国家治理效能实现。文章明确了研究型审计国家治理效应的学理基础,为研究型审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汤健  匡璐 《中国市场》2022,(12):166-168
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第三方,在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推动“新兴加转轨”形式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然而近年来,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事件频繁发生,将注册会计师勤勉尽责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文章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连续审计失败事件为研究对象,以理性经济人理论、博弈论和舞弊三角理论为基础,从注册会计师勤勉尽责缺失角度探讨审计失败的根源;并从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培养、健全会计师事务所激励机制以及增加会计舞弊违法成本等方面构建利益制衡机制,约束注册会计师行为,以提高审计业务质量,促进审计市场良性竞争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考察了公司治理质量对外部独立审计效率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构建公司治理指数,并以此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公司治理质量对审计师的选择、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影响。我们发现,公司治理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同时,也愿意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但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相对于公司治理质量高的公司,公司治理质量差的公司更容易获得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从而影响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CEO控制权、事务所选择与审计公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CEO 控制权越大,越不倾向选择“四大”,而更倾向选择本土大所; CEO控制权越大,越倾向支付较低的审计公费;控制了事务所自选择后,由“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CEO控制权对审计公费的影响不明显,而由综合排名十大和本土十大审计的上市公司CEO控制权与审计公费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钟楚璞 《中国市场》2014,(39):114-115
不同内部审计模式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也不同,那么究竟采用哪种内部审计模式才能使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最大的效应呢?这是亟待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采用传统的规范研究方式,在论述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剖析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效应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而分析不同内部审计模式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从而为公司选择最佳内部审计模式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股价同步性视角,对事务所组织形式伴随的法律责任差异是否影响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与有限所相比,经合伙所审计的上市公司具有更低的股价同步性,表明合伙所伴随的无限连带责任使会计师的审计活动更谨慎,从而改善了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且当事务所对客户的经济依赖性越弱,或企业不存在政治关联时,上述关系越强。研究结论对如何改善外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提高市场信息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境外内部审计是保障境外国有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审计数字化转型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强化境外业务审计监督正成为境外业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文章首先对审计数字化及境外内部审计等相关概念进行概述,然后指出审计数字化转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剖析境外内部审计专业能力中的不足,提出促进境外审计专业能力提升的策略,以期能够增强境外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意见分歧的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位的,执行审计业务的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既不能以个人名义执业,也不能一个人完成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审计报告须经两名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以下简称执业人员)是多人(包括合伙人、注册会计师、业务助理人员等),各个执业人员对各审计事项有不同的判断,个人意见的分歧不可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起审计意见分歧的解决机制,一方面调动执业人员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综合、协调不同意见,纠正错误、避免疏忽和懈怠,以形成相对正确的集体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投资者保护条款的完善与执行、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我国证券市场2003~2005年的数据研究发现:(1)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事务所审计质量普遍有所提高;(2)随着法律责任的加重,法律保护条款的完善与盈余管理空间显著负相关,然而法律执行越严的省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却越强烈,这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法律条款的完善与执行逆向起作用的"背驰效应";(3)审计师对盈余管理方向的关注与国外文献的发现不一致,审计师能够关注重要客户操纵盈余减少的行为,但却无法控制重要客户操纵盈余增加的行为;(4)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事务所而言,投资者保护条款的完善对规模较大的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月1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徐华经选举出任致同国际(Grant Thornton International)治理委员会成员,任期三年。致同国际治理委员会是致同国际会计网络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批准致同国际会计网络及其全球成员所的战略方向与政策方针。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于2009年加入致同国际会计网络,是获财政部和证监会推荐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11家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此次  相似文献   

15.
张丽 《现代商业》2012,(14):242-243
本文首先简述了审计独立性与非审计业务的相关问题,然后分析了非审计业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利弊影响,提出了非审计业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弊大于利的结论,进而结合我国国情和参考国外的相关经验,针对非审计业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威胁,建议采取一系列防范对策,包括改变审计业务委托关系,分立两种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实施审计独立性治理等建议。建议中对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的"适时分离"思想,要比"不做分离"和"马上分离"的思想更切合我国实际;改变审计业务委托人及审计费用收缴办法,是一种探索性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6.
以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引入噪声交易理论,探讨审计市场价格噪声对客户选择事务所的影响.发现审计市场价格噪声越大,客户越不愿意更换事务所;即使更换,也更愿意聘请有过长期合作的事务所;媒体关注能减轻市场价格噪声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中,与客户相比,事务所更容易从市场价格噪声中获益.2014年审计定价管制政策放开后,市场价格噪声增强,客户在更换事务所方面更加谨慎.研究有助于监管部门综合分析审计市场价格机制,制订更合理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首先,由现行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缺陷所致。本着“谁花钱谁受益”的原则,审计工作应该是由股东出资,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审计结果对股东负责。然而,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扭曲,管理层的权力越来越大,股东大会的监督软弱无力,最终导致审计业务的聘任权由管理层来掌握,原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审计意见的形成机制、信息含量、外部治理效应三个视角对企业经营业绩与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企业经营业绩是审计意见形成中的"不可避"因素;审计师在对企业经营状况充分考量下所形成的审计意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上述两点促使了审计意见具备一定的外部治理效应,使得审计意见可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9.
以2008-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观测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制度环境、媒体监督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审计质量较高,媒体监督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特别是媒体的负面报道对提高审计质量有较强的治理效应,媒体监督可以弥补我国制度环境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审计质量的差异,即制度环境水平越低,媒体监督对提高审计质量的治理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金融服务实体企业角度探讨了沪港通对“成分股”绩效增长是否存在激励效应和治理效应,以及沪港通的成分股“选择机制”是否存在“反向选择效应”,并综合运用线性调整、逆概率加权、内生处理效应、异质性处理效应等估计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成分股企业的绩效水平;(2)沪港通持股水平高更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水平,表明沪港通持股存在治理效应;(3)政策实施过程存在潜在的福利损失——那些在“沪港通”中受益水平较低的企业更大概率地被选入成分股,从而降低了开放政策所能达到的最优福利水平。这表明以“试点”方式进行资本市场开放,会产生因“反向选择”而导致的福利损失。因此,需要加强改革的“强度”和“广度”,适时提升“沪港通”交易份额,并扩大沪港通成分股范围,以提高微观企业增长水平及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