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本文以寿险公司为样本,采用我国2005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33家寿险公司2006~2013年的年度数据,将寿险公司的风险分为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运用联立的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监管压力与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监管压力对不同偿付能力的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程度,以此来研究偿付能力监管的效力。实证结果显示,监管压力对寿险公司的风险承担行为存在门限效应,监管压力对不同偿付能力的寿险公司的影响程度不同。监管压力对偿付能力充足率低的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不够显著,即不会使偿付能力不足的寿险公司显著降低自身的风险。这意味着偿付能力监管效力较低,不足以对偿付能力不足的寿险公司施加预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保险业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寿险业面临着深化改革的难题,不少寿险公司的发展也遇到了困难,在此背景下,一些偏离"保险姓保"政策导向的寿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表现不佳,且抗风险能力堪忧.回归"保障"能否改善寿险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而增强寿险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聚焦寿险公司业务保障属性强弱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采用"保险风险占比"指标来度量寿险公司业务的保障属性强弱,综合构建寿险公司绩效评价方式,选取61家寿险公司作为样本,组成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用模型、多项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更换模型法和子样本回归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寿险公司业务的保障属性强会对其经营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寿险公司业务保障属性越强,其盈利能力越强,同时其经营稳健性越好,具体表现为该公司的投资风险、退保风险、偿付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越低.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的监管政策建议和寿险公司经营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国外人寿保险集团的财务资料,探讨了中国寿险公司的风险状况。中国寿险公司存在以下问题资产负债率偏高,资本充足率走低;上世纪90年代利差损影响较大;管理费用高,亏损严重;资产负债不匹配,投资收益率较低等。对体制原因造成的寿险风险问题,监管机构应完善监管内容,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实现系统性监管,加强信息披露要求,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寿险公司还要积极化解利率风险,推进寿险产品创新,扩大寿险公司可投资产品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王少群 《上海金融》2007,90(12):51-53
投资风险与定价风险是寿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而定价风险的主要表现就是保单预定利率过高。本文首先通过建立寿险公司经营模型,证明保单预定利率管制不仅能降低定价风险,对寿险公司的投资风险防范也具有重要作用;接着使用实证方法得出我国股票市场变化对寿险保费收入没有确定性影响,实际利率变化也只能在短期内导致寿险保费收入反向变化。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在我国当前情况下,放开保单预定利率限制的时机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5.
唐庚荣 《上海保险》2008,(12):49-52
近年来,我国寿险投资渠道开始逐步多元化,传统投资渠道的投资比例逐步变小,寿险公司投资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高风险投资产品的资金及其比例逐步增加。为了转变利润增长方式,提升我国寿险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寿险公司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寿险投资渠道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和必需的过程。投资渠道多元化在给寿险公司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大了寿险公司投资风险。对经济转轨时期投资渠道多元化背景下我国寿险公司面临的投资风险及其管控措施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徐华  李思荟 《保险研究》2013,(12):13-13
保险公司经理人的风险承担行为受到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的双重约束,两者可能存在“替代效应”或“促进效应”,不同的关系可能对保险公司风险承担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选取我国18家产险公司2005~2011年的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实证检验现阶段我国保险业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对产险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产险公司的风险分为杠杆风险、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研究发现:外部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内部治理,发挥着对产险公司杠杆风险的监督作用,两者存在“替代”关系;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都能够同时有效抑制产险公司承保风险的提高,两者存在“互补”的关系;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与投资风险的改变均不显著,两者之间没有发现“替代”或“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寿险公司的最优资产配置问题。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基于寿险公司收益率分布的实证考察,结合法律法规对寿险资产投资的限制,建立寿险公司资产配置模型。首先建立保险公司的收益模型,以及投资比例和在险价值模型。为了完成对目标函数的刻画,利用水晶球软件对风险资产收益率序列进行分布匹配测试,分析收益率序列分布假设;最后,利用MATLAB优化软件包计算中国人寿的最优资产比例,并与其实际配置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2-2011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同时考虑了三种内生性问题,研究了管理层权力、投资机会与公司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发现:(1)管理层权力与公司风险承担负相关,投资机会与公司风险承担正相关;(2)管理层权力和投资机会不仅对公司的短期风险承担水平有影响,而且对公司的长期风险承担水平也有影响;(3)公司的投资机会越大,管理层权力与公司风险承担的负相关关系程度越强;(4)在规模较大的公司,公司管理层的权力和投资机会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面临着日益加大的市场风险与死亡率风险.提出了一种同时规避死亡率风险与利率风险的综合免疫策略。假设寿险公司采取资产主导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通过对寿险公司两类主要产品(死亡给付产品和生存给付产品)的组合比例调整,实现对死亡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双重免疫。为此首先建立寿险公司死亡率自然对冲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利率风险引入模型,进而构建起同时规避死亡率和利率风险的寿险公司综合免疫产品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2003~2013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建立GMM广义矩估计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该风险承担渠道受银行审慎监管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商业银行风险承担。(2)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拨备覆盖率与风险资产占比衡量的银行风险承担成负相关关系,流动性比例与其比成正相关关系。(3)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等越高(监管力度越大)的银行,货币政策对其风险承担影响的敏感性越弱,其中前三者削弱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增加,而流动性监管削弱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寿险公司的操作风险事件正逐渐从高频低损事件升级为低频高损事件,而对操作风险的管控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寿险公司操作风险管控经验的比较分析,结合国内寿险公司操作风险管控的现状与面对的困境,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偿付能力监管的理论依据无疑是资本和风险之间的自然联系。本文采用我国财产险公司2003~2011年的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考察我国财产险公司的资本和风险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双向影响。研究发现,财产险公司资本比例与承保风险无显著相关关系,资本比例和投资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这说明风险和资本比例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得资本变化不能适时反映风险变化,实施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所期望的“风险-资本”互动机制尚未形成。我们还发现,偿付能力充足率对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偿付能力水平越高的公司倾向于追求更大的风险承担水平,会增加风险性资产的投资或者风险较高业务的承保。最后对我国保险业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廉丽娜 《甘肃金融》2001,(12):42-45
偿付能力是考核寿险公司经营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世界各国对寿险公司监管的重点.偿付能力不足是寿险公司面临的众多风险中最可怕的风险,将损害寿险公司的经营能力,破坏寿险公司的企业形象,严重的将导致寿险公司破产、倒闭.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期宣布,我国的保险监管将由目前的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逐步向国际上通行的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过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监会新颁布的“偿二代”体系中明确指出,保险公司的风险监管包括市场风险中的利率风险和以净现金流为代表的流动性指标,寿险公司业务的长期性特点决定了其经营成果受利率风险的影响远大于财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中,负债主导型资产负债管理很难找到与负债久期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如何实现资产和负债合理的匹配管理成为寿险公司经营决策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建立基于二层规划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以解决传统方法可能存在的资产负债不匹配的问题,同时优化传统方法的风险控制,以期达到可承受的风险程度下利润最大化。结论表明二层规划模型可以很好地刻画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决策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保险业呈现飞速发展。在费益差和死益差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各寿险公司运用寿险资金投资所取得的利益差成为各公司竞争和稳健发展的关键。相对于发达国家成熟保险市场,我国寿险资金投资结构相对不合理,投资渠道相对较窄,寿险资金投资收益率相对较低。本文通过马柯维茨经典投资组合模型来测算寿险资金投资结构最优投资比例,并与我国寿险资金各投资渠道的实际投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寿险资金投资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Fried et al.(2002)提出的三阶段DEA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对投入变量的影响,对中国寿险市场14家寿险公司2004~2008年的经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寿险公司总体经营效率不高,状态不稳定波动频繁,外资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落后于中资寿险公司,小规模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有待加强.笔者认...  相似文献   

17.
以2007~2010年我国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后是否会产生新的投资异象以及造成这种投资异象的影响因素。运用均值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等级检验,并采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对样本公司进行回归。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市场风险、规模风险和账面市值比风险之后,投资策略仍然可获得超常回报率,并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净利润比重大(小)的组,超常回报率低(高)。套利风险、交易成本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净利润的波动性风险造成的投资异象的影响因素。交易成本越大,套利风险越高,错误定价越不容易被消除,其超常回报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8.
边文龙  王向楠 《金融研究》2017,(12):158-173
基于手动收集的2009-2014年中国50家产险公司和57家寿险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区分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从多个维度考察了保险公司的投资职能对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产险公司开展投资业务提高了偿付能力水平,对破产概率和流动性没有造成冲击;寿险公司开展投资业务提高了破产概率并加剧了退保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降低保险业风险的政策启示:对于产险公司,可以适度鼓励发展投资业务,提高收益进而降低风险;对于寿险公司,则需要抑制激进投资和投资型产品发展过热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在低利率背景下,寿险公司的投资运用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本文首先介绍了OECD国家低利率背景下寿险投资与风险的现状,并在理论分析方面对Merton(1970)的模型进行了适当改进.接下来,本文选取OECD国家中45家寿险公司的数据,使用面板门槛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进行回归检验.为了分析内生性问题,本文借鉴S...  相似文献   

20.
当前寿险行业转型改革步入深水区,如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并做好风险管理和会计核算,成为公司战略顶层设计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第二期工程的发布日益临近,IFRS 17将财务报表透明度提升至新高度,推动保险行业进一步提升经营能力以有效遵循新的监管要求。外部监管机构越发注重对内部审计的利用,要求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承担更多监管要求项目。本文基于“偿二代”二期工程和IFRS 17会计核算,针对中小寿险公司缺乏完善的风险管控和内审统筹机制,并且受限于资源约束的现状,结合穿透式监管要求,积极探索有价值的项目规划,分析协调统筹监管项目与非监管项目的方法,提出中小寿险公司内审统筹的总体思路与内审项目统筹的五个对策,促使中小寿险公司内部审计既符合监管机构要求,又满足公司管理需要,有效发挥第三道防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