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韩志文 《金融纵横》2002,(12):19-21
一、金融监管的博弈分析 金融监管中监管主体依法律授权对监管客体实施监督管理,监管客体依法接受监管主体的监管。监管主体和客体都是理性的,实施监管和接受监管都按照最大化效应原则行事.但效用最大化都受到一定程度条件的限制,决策时必须依据对方的策略选择进行自身的策略选择,是一种博弈。  相似文献   

2.
金融监管模式对监管成本收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机构模式本身并不保证监管能以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方式达到其目标,但若组织架构设计得当,无疑可起到疏导和催化的作用.我们可以把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模式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时具有多个金融监管主体,各监管主体分工合作监管的模式,另一类是只有一个综合性的金融监管主体的统一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3.
金融监管领域的寻租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领域的寻租现象包括发生在监管主体内部的对内寻租和发生在监管主客体之间的对外寻租,其危害突出表现为加大了金融监管成本,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阻碍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机会主义倾向是产生监管寻租行为的思想根源;现实金融监管环境则是产生监管寻租行为的客观条件。要有效地遏制金融监管寻租行为,必须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努力改善金融监管环境,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内部人控制、加强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主体的自律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金融安全稳健运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了“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工作目标。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为实现金融监管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及指引,规范了金融行为,维护了金融秩序,为确保金融安全稳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影响金融监管目标实现的诸因素中,金融监管主体的金融监管行为的合法和适当无疑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金融监管主体的金融监管行为合法与适当需要什么样的监管体制和机制来保障呢?本文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一、现行金融监管的“查处合一”制度利弊在现行监管体制下,各类各级金融监管主体是以设立一定数量的行政检查(包括调查)和行政处罚来履行其监管职能的。就其优点而言,一是执法职能部门具有检查职能,因其经常接触监管对象的人员和资料,对监管对象的实际情况较为熟悉,由其直接建议给予行政处罚、给予怎样的行政处罚或不给予行政处罚,具有符合实际情况、节省工作量的特点;二是工作流程只涉及执法职能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和金融监管主体主管负责人三方或执法职能部门和金融监管主体主管负责人两方,金融监管主体内部监管工作流程环节少,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有法律事务部门审核或咨询参与,有利于...  相似文献   

5.
金融混业经营与金融分业监管的分离,监管缺位与各监管主体监管行为撞车以及传统监管方式与互联网等新兴金融业务对接不畅等问题,严重困扰和降低了我国金融监管行为和效率.确保我国金融监管协调发展有待于从组织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强化.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考虑,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无疑是解决上述困局的有效举措.但是,受行政权力制约、经济手段、监管能力和监管信息掌控等因素影响,人民银行担当此任尚有力不从心之嫌.因此,推进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发展,必须强化人民银行监管建设,如国家授权、推动,赋予人民银行牵头金融监管协调工作名正言顺的权威与角色;强化央行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牵头金融监管的业务能力与协调能力;建立有利于理顺各监管主体关系的人行统领金融监管分工组织机制;发挥人民银行在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监管模式下的特殊协调作用;充分利用金融监管协调发展的外延因素.  相似文献   

6.
金融监管模式对监管成本收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机构模式本身并不保证监管能以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方式达到其目标,但若组织架构设计得当,无疑可起到疏导和催化的作用。我们可以把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模式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时具有多个金融监管主体,各监管主体分工合作监管的模式,另一类是只有一个综合性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当前国家明确要求金融监管协调和决定成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为背景,基于许昌市金融监管实践进行剖析。研究发现,金融业快速发展引发了银行资产质量、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金融消费等形式的风险累积;金融监管协调存在监管主体及职能缺失、监管协调机制平台缺失、监管实践缺乏协调、监管信息沟通交流机制缺失等方面的不足。据此,本文从实现监管主体全覆盖、夯实地方政府监管协调的责任、明确监管协调的法律制度依据、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强化区域金融监管协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成  马国校  李佳 《金融研究》2009,(5):186-193
应用进化博弈理论透视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协调行为,以及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效率进行考量,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处于低效率状态,监管各方在博弈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现象。金融监管合作与否的收益初始状态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因此,通过建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加强信息共享和强化监管协调的法律约束手段,从根本上改变监管初始状态,为金融监管各方的协调博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金融监管沙箱是境外金融监管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境外试验性金融监管模式下典型的试验性质的金融监管方法,是金融监管主体应金融科技发展对现行监管模式做出的调整,旨在提升监管弹性和灵活度。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金融监管沙箱制度,推行金融监管沙箱试验,并对金融监管沙箱试验的推行进行法律规制,适应和支持金融科技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境外金融监管沙箱试验及其法律规制告诉我们,试验性金融监管是国际金融监管变革的新动向,我国应建立试验性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和相关理论,金融监管试验的规范有效运行需要健全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0.
金融监管主体,亦称金融监管当局或金融监管机关,是指依法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政府或准政府机构.从国际范围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单一监管模式,即只设一个监管机构,负责所有金融监管工作;二是多头监管模式,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在不同的权限范围内负责对不同对象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周围 《中国外资》2011,(6):39-39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模式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立协调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主体建设、改进监管方式和强化金融监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现行中国金融基本法协调性缺陷分析 缺陷之一:缺乏科学的系统论思想作指导,金融权域的诸侯分割、各自为政与金融法律空白、重复立法并存. 1、金融监管存在不少法律空白. 一是金融监管主体的法定权责不明确其一、现行立法对法定监管主体监管职权规定过于原则,在监管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其二、监管主体行使监管职权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其三、缺乏金融监管法律程序性规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模式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立协调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主体建设、改进监管方式和强化金融监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为此美国推出了新的金融监管法案,对伞形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根本的变革,建立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体系.我国现行的监管模式是“分业监管”,在该体制下三大监管主体各司其职,交叉业务极少,在监管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局限性.近年来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出现,分业监管已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金融体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以改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本文认为在对我国现行监管模式进行完善时应从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状出发,结合美国监管模式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改革现行金融监管模式,建立统一的、全局统筹的金融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15.
孙艳雯 《中国外资》2012,(14):220-221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为此美国推出了新的金融监管法案,对伞形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根本的变革,建立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体系。我国现行的监管模式是"分业监管",在该体制下三大监管主体各司其职,交叉业务极少,在监管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局限性。近年来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出现,分业监管已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金融体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以改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本文认为在对我国现行监管模式进行完善时应从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状出发,结合美国监管模式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改革现行金融监管模式,建立统一的、全局统筹的金融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16.
金融监管的制度差异、监管竞争、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协调机制失衡,进而产生金融监管套利行为。金融监管套利容易引发金融系统的负外部性,导致金融风险不断累加直至爆发金融危机。金融监管套利的盛行暴露了金融监管体系的漏洞,推动了金融监管国内协调统一和国际合作的发展。本文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失衡的角度,以监管制度的成本收益和供需均衡分析为框架,运用净制度负担的一价定律模型和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博弈模型,探讨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不同状态下的监管套利问题。文章还提出了构建具有层次性、区域性的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加强各国协作并保持政策的一致性,拓宽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参与主体范围和市场领域,通过国际合作监管来缓解监管竞争,减少和消除监管套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基础之上的,而发达的金融业则有赖于健全和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作者在本文中,对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监管制度的现状,如银行监管的主体选择、监管制度的主要类型、国际性的银行监督组织等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些国家银行监管的目的、原则、法定权限和事后抢救手段进行了归纳。作者认为,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国加快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步伐,从而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经过改革,增强了其金融监管主体的独立性,使得金融监管重点由事前监管转变为事后监管,金融监管的覆盖面更加广泛,投资者利益得到了充分保护。金融监管改革还提升了日本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增强了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还存在着职能监管的有效性不足、监管协调工作缺乏制度保障、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体系薄弱、不良债权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和借鉴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使得地方往往成为金融活力与创造力迸发之地,但同时也使其成为金融监管薄弱之地,易诱发金融风险隐患。而通过多元主体、多元规范、多元机制的合作治理模式,形成中央金融监管主体与地方金融监管主体、行政监管与自我监管良性互动的合作治理格局,赋权于地方政府(包括市县层级行政主体)乃至市场主体的过程中,各取优长亦是为彼此赋能,如此才能构建精准有效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金融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必将对金融监管产生较大的影响,使被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体制产生较大的变化.我们应以国际监管标准指导金融监管工作的开展、衡量金融监管的成效,根据我国金融业的具体情况建立有效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