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东、中、西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具有若干特色经济区域和经济带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在如何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问题上,许多地方政府仍然采用"增长极"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思想.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不能盲目套用增长极理论,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逐步提高区域竞争力.总结了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失败的原因,提出了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各国积累了许多解决区域差异问题的成功经验.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一些省级行政区域也针对本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政策干预.江苏经济发达,但苏南、苏北差距很大.199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继续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对促进江苏区域共同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编辑手记     
正稳步推进城镇化和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是我国长期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在本期的"区域经济与城镇化"栏目,平新乔、赵维根据我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比较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引进外资的状况,进而指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吸引外资落后的经济、体制和政策因素。陈强等人以城市发展观的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梳理了国内外的主要相关研究,进而对未来城市发展质量研究的趋势作出了研判。孙勇、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文旗 《时代经贸》2008,6(3):86-88
随着我国经济的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物流业同样面临着区域一体化的问题.从目前看,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探讨京津冀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寻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已成为亟须解决的焦点问题。文章基于"两控区"政策,以1995—2010年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来分析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并在此模型中加入外商直接投资(FDI)相关指标,分析环境规制和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两控区"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作用主要表现为"两控区"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是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逐渐减弱,对西部地区有抑制作用;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此作用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减弱。这表明在"两控区"政策的实施下,加强环境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力度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环境规制、FDI和经济增长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物流业同样面临着区域一体化的问题.从目前看,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探讨京津冀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寻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是新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解决地区差距问题是区 域经济统筹发展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中 国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扩大与体制和政策因素紧密相关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理论上 分析了市场因素不能自动实现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而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因,提出政府 在区域经济统筹发展中的基本定位:区域经济统筹发展需要政府干预,但这种干预必须以市 场为基础,并从财政、金融两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张红霞教授撰写的《对外贸易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书,从对外贸易差异视角,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为判断我国不同地区外贸发展的差异、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发展走向和今后外贸发展的着力点提供决策参考。该书研究视角独特、研究内容详实、研究方法全面且细致,是一部探索外贸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佳作。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充分说明了京津冀地区将成为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泽强 《技术经济》2007,26(5):26-28122
统筹区域发展,加强区域宏观调控,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目前,在我国区域宏观调控与统筹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障碍与问题,非常不利于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必须高度重视并解决。本文在分析我国区域宏观调控与统筹发展中所存在的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构想。  相似文献   

11.
乌昌地区作为新疆的核心经济区,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本文系统的分析总结了"十一五"以来乌昌地区的发展现状,针对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阐述了当前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进而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政策,从乌昌地区实际出发,提出了乌昌地区今后的发展思路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一些可切实操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勇 《发展研究》2012,(10):42-48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排序格局,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格局。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仙 《经济研究参考》2012,(55):63-70,82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格局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格局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各国积累了许多解决区域差异问题的成功经验。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一些省级行政区域也针对本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政策干预。江苏经济发达,但苏南、苏北差距很大。199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继续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对促进江苏区域共同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充分说明了京津翼地区将成为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部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板块,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桥梁作用。城市群是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基本地域空间单元;城市是区域与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经济体,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承载体和竞争平台。"两型社会"背景下,中部城市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和流通平台。以省会城市为例,在现状分析与诊断的基础上,从区域关联、经济、产业、要素流等方面提出了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协调发展的多中心联动、集群式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20,(2)
文章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选取2008-2017年31个省(市)(除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探讨了我国整体、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对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不断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霞 《经济师》2007,2(1):38-40
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建国以来党的领导人依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及对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提出了均衡、非均衡、协调、统筹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这些思想既体现了区域发展思想的传承,同时也体现了随着对区域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入区域发展思想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江苏实施区城共同发展战略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各国积累了许多解决区域差异问题的成功经验。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一些省级行政区域也针对本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政策干预。江苏经济发达,但苏南、苏北差距很大。1994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继续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对促进江苏区域共同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取得一定的发展,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也在逐渐缩小.资本流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把握区域资本流动的特征和规律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利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993-200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估计与检验我国各地区间的投资与储蓄的相互关系,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前后,我国区域间的资本流动情况进行探讨,以期为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