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房君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48-149,27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中国各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的合作和协调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开发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目的与原因出发,结合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其在区域协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有效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西进"的大趋势下,重庆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作为西部大开发"领头羊"及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增强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裂变力。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但可以提升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凝聚成渝经济区在中西部的向心力,而且还可以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成渝经济区的地域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方 《经济师》2006,(10):275-276
文章通过对经济区概念的解释,遵循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在综合比较了与成渝经济区相近的各种概念及其地域范围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成渝两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实际情况,以及该区域内部交通条件现状及规划,明确了成渝经济区的地域范围,以适应跨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计量测评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成渝经济区内五大次区域的人均GDP指标,通过相对指数、绝对指数及相对发展率,对各区域1998—2007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大区域的经济绝对差异仍然较大,相对差异在2003年后有所减小并趋于稳定。最后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丽 《财经科学》2013,(2):65-71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的目标有机结合,实践证明,金融、尤其是区域金融合作对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能有效提升其后发优势。本文立足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现实,分析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推动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部增长极与成渝经济区战略目标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朝明  董晖  韩斌 《经济学家》2006,(2):104-108
本文首先从产业、资源和城市化的角度论证了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增长极的条件;然后应用钻石结构理论分析了成渝经济区的战略目标定位和战略实施步骤。本文采用“三原则”(短板、开放和同轨)方法来揭示区域战略实施步骤在理论上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陈婷婷 《时代经贸》2008,6(10):104-105
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渝经济区的良好发展,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2)
文章从论述供给侧改革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指导意义入手,分析了成渝经济区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供给侧改革理论指导成渝经济区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希望对实现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俐谋 《当代经济》2012,21(21):136-138
本文以成渝经济区两核心之一的成都发展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以县城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和GDP为测度指标,探索了2000-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差异的变化态势,并利用数学模型计量分析了成都发展核心现阶段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10.
实施城市化战略,充分发挥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建成西部最大的城市连绵带是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一大重要内容。城市规模的统计数据显示成渝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存在缺乏特大城市的断层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1995—2008年人均GDP和GDP为基础数据,结合传统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与空间计量经济学软件GEODA,对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整体经济趋同趋势不明显,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结构严重且空间惯性强,形成了以成都市为核心的发达区及川北、渝东北落后地带区,核心区的经济极化作用占主导且极化趋势有所加深。川渝内部差异和五个次级经济区之间差异及成都经济区内部的差异分别是成渝经济区总体差异的在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上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2.
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渝经济区的良好发展,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中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已成长为中国的支柱产业。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被列入中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2011年通过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更是将成渝经济区推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规划中详细描述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其中的一个产业近年来获得了明显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招商引资能力不断增强。主要通过分析研究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从产业的空间布局、发展规模、发展基础和特色方面对其进行描述,以便于对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心职能指数、可达性、城市间经济联系量引力模型等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地级及以上16座城市的经济联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成渝经济区整合发展的思路和建议,即一级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积极培育二级中心城市,消除行政壁垒,培育川渝毗邻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打造成渝两地之间发挥中转与承接作用的中心城市,全面提高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潜力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凤君  刘鹤  王岱  许旭 《经济地理》2011,31(12):1988-1994
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全国战略视角,从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交通体系、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经济区内部空间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为成渝经济区更好的贯彻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成渝经济区城市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选取13个指标从不同侧面对成渝经济区城市化水平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是成渝经济区城市化水平相关关系中最强的影响因素,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经济密度、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人口状况和医疗水平是影响城市化水平不可忽略的因素,第三产业在推动城市化中的作用已超过工业化的作用。相对而言,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比率、人均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能力指数对成渝经济区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圈层结构与成渝经济区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极大的差异,特别是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为了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在阐述比较优势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融合的视角,提出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构建统一的要素市场、实现产业错位发展和优化城市群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8.
孙继琼 《经济地理》2006,26(6):957-960
采用豪斯道夫(Hausdorff)分维模式,利用2002和2003年成渝经济区各等级城市非农业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等6个指标对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较为分散。除第一产业外,经济区内各城市在非农业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等级差异。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完善和优化成渝经济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发展制定的最高的规划,对于我国来说,地方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以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例,探讨为什么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够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分析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原经济区有哪些意义和作用,以及中原经济区应该怎样更好地利用契机进一步推动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