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工作通讯》2007,(6):20-20
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郑重提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之所以一定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首先是因为它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耕地面积保持在18亿亩,是充分考虑到我国的人均消耗粮食量、耕地质量以及平均亩产等要素,实现粮食基本自足目标的一条生存底线。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地》2008,(1):8-9
温家宝: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向全世界宣告:"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相似文献   

3.
要闻速览     
高层信息●温家宝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条件。有关部门经科学测算。确定18亿亩是中国保护耕地的底线。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保护工作极其重视。温家宝总理近期还多次讲到: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相似文献   

5.
破题城镇化     
到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3%,若要达到80%的城镇化率目标,则意味着从2012年开始还有近3.89亿的农村人口要进城。以每平方公里居住1万人计算,我国的城镇化还要占用约0.58亿亩土地。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国家提出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  相似文献   

6.
高层信息     
《江苏农村经济》2007,(3):20-21
●温家宝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今年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中央财政去年为新农村建设“输血”3397亿元●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今年将超3900亿元●2007年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25日是第17个全国“土地日”。在这个事关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2006年春天,当时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未来五年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006年9月,在国务院召开的149次常务会上,国务院领导再次强调,18亿亩耕地的红线坚决不能突破,不仅要管到2010年,而且要管到2020年甚至更长时间。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是为了保证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是为了保障中国经济长期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  相似文献   

8.
实施耕地资源核算,建立耕地资源核算制度,能够加强对耕地的监控和管理,是防止耕地资源流失的有效措施。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2亿公顷这条“红线”。实际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用耕地的各种因素不会减弱,反而有可能增强,守住这条“红线”的前景并不乐观。实施耕地资源核算,能够从源头上掌握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情况,适时进行政策调控,有利于加强耕地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守住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但是,合理、高效地利用耕地,也是尤为重要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农民增收,还有利于农业机械的使用、合理灌溉、节约农用物资和降低经营成本.建议在保证耕地面积的同时,推动土地流转,鼓励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中国土地》2012,(7):5
18亿亩耕地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不可逾越的红线。其中,15.6亿亩基本农田作为耕地的精华,几乎承担着全部粮食生产任务,是保障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安全底线。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了18亿亩耕地以及15.6亿亩基本农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守住18亿亩耕地底线,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是大非的问题。2007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国土资源部连续召开几次务虚会,与会的专家们围绕新一轮规划修编,提出了不少新见地、新思路。“18亿亩不保,17亿亩也守不住”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整个土地利用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修编工作的焦点。有人甚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土地整治的新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整治的新目标经常听到这样的质疑:耕地红线能守得住吗?应该坚守吗?第一个质疑的实质是担心,在保障发展的压力下,能不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第二个质疑的实质是外行话,认为坚守耕地红线,就不能保障发展用地;  相似文献   

13.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精辟、坚定阐述。也因此,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何为节约集约用地?怎样节约集约用地才能守住耕地红线?制定政策者与执行政策者、专家学者与开发商、离退休老领导与现任官员……相关人等,因为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理解不一定一致,但对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热情肯定是一致的。这些人究竟怎么看节约集约用地,为节约集约用地支了什么高招?看了本期深度阅读的人物专访版块,您心中自然有数。  相似文献   

14.
数据     
<正>全国耕地保有量:2020年不少于18.65亿亩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文指出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提升。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国土开发红线:2030年不超过4.62%国务院日前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我国首个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战略性、  相似文献   

15.
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全面解读耕地红线的内涵;保护耕地红线是我国耕地资源及其利用特点决定的,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需要,坚守耕地红线是应对当前所面临严峻形势的需要,坚守耕地红线就是掌控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守耕地红线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通过"土地日"宣传契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共识;要坚持内涵挖潜,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措施;通守健全、完善执法与服务机制,优化节约集约用地环境;同时要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与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6.
脆弱的农产品供应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耕地严重不足的国家。根据2005年数据,中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以这样的耕地面积养活13亿人口,难度极大。因此,中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不仅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还定期制定发布保护耕地的各种纲要、条例、通知、规划、指标,并明确提出在2020年前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国策。  相似文献   

17.
初夏五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也如这个时节的气温,在渐渐趋热。新一轮规划修编的焦点,是如何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的问题。几个月来,惯于打耕地主意的人,一是认为发展非突破“18亿亩”不可,二是认为谁也守不住这“18亿亩”,而且搬出历史和未来的种种数据证明以上这些固执的说法。保护这条红线和突破这条红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耕地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人口的增加,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如何保护耕地,能不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成了对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18亿亩耕地底线能守住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9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没有通过国务院审议,核心问题是18亿亩耕地的保有量被突破了。我们曾不止一次地提出必守的耕地总量底线,又不止一次地失守。这一次提出18亿亩耕地底线,会不会再次失守呢?一个天大的问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中国人吃饭,靠自己还是靠别人?一个正在崛起的人口大国,既要吃饭,又要建设,谁给我们土地?18亿亩耕地底线,要不要守住、能不能守住?  相似文献   

20.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发出强烈信号:耕地红线决不能逾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住老百姓的饭碗.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耕地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性,决定了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必须要算好"数量账""质量账""保护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