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竞争机制下,赊销使销售额增长,因此赊销现象大量存在,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但也增加收款成本、资本占用成本、坏账损失等,只有当应收账款增加的盈利超过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现应收账款赊销增加企业利润和股东财富的目的.本文通过剖析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利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信用关系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赊销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销售收入,从而提高盈利,而且可以减少企业存货资金的占用,在某种程度上加快资金周转的速度。但是商业信用的提供,应收账款的存在,又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不得不提供赊销业务,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赊销业务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及时收回账款.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以赊销方式发生的业务越来越多,应收账款是企业发展中一项最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同时,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尚存在如赊销严重,比例逐年上升、坏账成本增加、信用政策制定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在介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现状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销售收入的增长,公司的安全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应收账款是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正确运用赊销的关键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有许多企业因未对应收账款采取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导致企业的资金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因此,为保证企业最大可能的利用客户信用拓展市场以利于销售企业的产品,同时又要以最小的坏账损失代价来保证企业资金安全,防范经营风险,并尽可能的缩短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时间,加快资金周转,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企业经常会使用信用销售模式以增加销量,但过多的赊销在提高企业销售额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诸多风险,应收账款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周转缓慢,坏账呆账增加,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把握好信用政策,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将会加大,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研究企业如何有效控制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红 《经济论坛》2006,(15):89-90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的款项,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由此引起的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对赊销控制不当和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严,都会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正常周转。应收账款增加不仅占用了大量资金,导致流通中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周转速度,另外由于企业信誉和偿债能力的不同,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坏账,导致资金彻底损失。近年来困扰企业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应收账款难以及时收回,企业流动资金短缺。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为使自己的产品处于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除了采用价格上的优惠手段外,还大量运用信用促销。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吸引客户的手段,广泛存在于各企业之间。应收账款代表赊销未收款部分,它本质上是一种企业的非生产性资产,是投资性的信用销售。应收账款不仅占用了部分资金,而且还有明显的潜在风险。因此,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收政策,不仅可以节约垫支资金,减少坏账损失,而且还可以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扩大销售和市场占有率,许多企业采取赊销方式。然而通常情况下,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过多,资金被挤占,流动资金减少,销售人员催收不力,导致企业产生大量呆账、坏账,利润侵蚀严重,不少企业因此陷入困境,经营风险加大。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重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使得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实现。  相似文献   

10.
苏萍 《经济研究导刊》2022,(21):111-113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中小企业往往采用赊销等方法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赊销不仅可以满足客户的产品需求,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销售额,使其相应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在实现企业效益的过程中,信用政策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了有利的优势,促进了商品市场的流通,给企业带来了高销售额,使得存货减少。这种营销方式,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问题,例如企业账面实际账款与现金流不匹配,造成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发生坏账、呆账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理的管理政策;二是合理改进应收账款业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公正透明的控制制度;三是对员工进行风险和法律意识的培训,并完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刘青儒 《经济师》2005,(10):285-285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是以企业提供信用、采取赊销、分期付款等销售方式进行的,在扩大销售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资金成本、坏账损失的增加,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文章分析了应收账款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提出了如何管理应收账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赊销带来的商业信用违约现象长期影响着中国企业的资金链,导致企业承担居高不下的坏账成本。本文从客户信用评级入手,以P公司商业信用管理为案例,研究信用评级模型的构建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信用评级需要综合考虑客户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定量因素与定性因素,同时,运用统计方法(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可以有效优化信用评级模型,能改善评级预测准确性,能为评级指标的选取与权重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经营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将赊销作为当前企业扩大销售业绩常用的手段。赊销不仅占用了企业经营资金,而且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坏账损失。为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商业信用被普遍应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绝大部分企业都会不同程度地采用赊销方式,而赊销方式必然会导致企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成为企业营运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应收账款也是比较容易形成损失的流动资产,因此,管理好应收账款,对于保持企业现金流顺畅和赢利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经营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将赊销作为当前企业扩大销售业绩常用的手段。赊销不仅占用了企业经营资金,而且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坏账损失。为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虽然大多数企业希望现销而不愿赊销,但是面对竞争,为了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不得不面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当前,许多企业的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大于收入的增长速度,降低了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影响了企业资产质量,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账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及时收回账款。  相似文献   

17.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劳务而应向顾客收取的款项,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如何监控应收账款的发生以及如何处理企业不良债权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企业管理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一、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实施具体的信用条件信用标准,是给予客户最低的信用条件,一般用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企业确定信用标准要力争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与降低违约风险、收账费用这二者之间作出一个双赢选择,为调适应收账款的风险、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关系,企业应着…  相似文献   

18.
陈伟 《现代经济信息》2011,(18):237-238
信用销售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加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信用销售在给企业带来产品销量增加的同时,也占用了企业的营运资金以及信用失控给企业带来的坏账风险。本文主要从企业信用管理的组织保障、信用的源头控制、管段控制和末端控制等方面论述了信用销售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企业信用政策管理 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很大关系。有关调查表明,真正的赊销风险不在于客户而在企业内部。只有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才能有效防范坏账。信用政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进行信用交易在所难免。企业既是信用的提供者又是信用的使用者。其在向供应商赊购原材料的同时,还向其他企业或者消费者赊销自己的商品。但是企业如果赊销过多而赊购过少,将会使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如果赊购过多而赊销过少,则有可能导致财务危机,增加企业的存货,使流动资产成为“固定资产”,因此赊销赊购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即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之间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即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应协调管理。那么,如何进行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