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析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国华 《特区经济》2005,(11):222-223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了帮助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等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是国家采用经济手段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自1999年6月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总体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目前全国个人征信体制尚未建立,贷款的政策性和商业性不协调的现实背景下,贷款在执行中遇到很大困难。从2003年开始,各家银行以防范风险为由,纷纷出现了大面积的停货现象,使该工作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由政府主导、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面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确有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发放的,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商业信用贷款.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2004年进行重大改革后,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我国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时间不长,助学贷款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贷款学生违约率高.  相似文献   

3.
郑玉善 《发展》2006,(4):63-64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负责发放,对象是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目的是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1999年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推出以全国8个城市为试点,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于2000年9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4.
杨佳 《魅力中国》2010,(36):174-174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加速人才培养,促进公平,使经济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深造的重大决策。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主体。虽然国家助学政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无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收回概率不确定,贷款学生信用缺失等现象屡屡出现,使得银行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时顾虑重重,部分银行“惜贷”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于1998年提出,2000年正式实施,2004年进行了调整。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大学生支付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用,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和金融手段。如今贫困学生贷款上大学已成趋势,截至2004年12月底,我国各项助学贷款余额达86.7亿元,100多万学生受益。但据央行统计显示,我国由政府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行以来,  相似文献   

6.
高校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支持、教育管理、开发银行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学费和住宿费的信用助学贷款品种。高校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帮助成千上万的学生完成了学业,但是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贷款回收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形成及控制,以使高校助学贷款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从而推动高校助学贷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政府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过程中,银行、学校、贷款学生、社会这四方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关者体系,由于贷款学生和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助学贷款的政府强制性以及国家征信系统执行的缺失性,导致银行在助学贷款的发放上的风险。通过对银行、高校和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行为建立博弈模型,对高校与学生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最后提出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助学贷款诚信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2000年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高等院校推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解决了高校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然而,国家助学贷款中凸现的诚信缺失现象,又使助学贷款陷入两难境地。对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一有助于推动高校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已决定中央财政将于2006-2008年间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开始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直接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在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的博弈关系中.通过加大资助力度和政策性银行直接发放助学贷款等举措,无疑将有助于短期资助的直接目标(贫困生上得起学)实现,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但由于继续存在基于目前的信用性政策定位而导致的约束不足,未能完全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生的有效资助和综合素质培养问题;同时.新措施对学校的要求与激励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0.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工作,需要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同时推进。全面推行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使其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相应贷款管理制度;出台支持获贷贫困生回当地就业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1.
刘群 《特区经济》2005,(3):210-211
一、深圳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的基本情况和总体评价2001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对深圳大学25位贫困生发放了13.89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这是深圳大学首次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也是深圳市银行部门首次对大学贫困生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此后,至2004年11月,深圳市工商银行又先后3次对深圳大学272位贫困生发放了134.40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它体现了深圳市工商银行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给予的经济上的支持。从2003年3月至2004年11月,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共3次对深圳大学564位贫困生发放了339.57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2004年…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诚信教育与助学贷款分离,社会诚信氛围淡薄、助学贷款办理信用缺失等问题,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正确执行。必须通过经济资助与教育资助的循环,在校教育与离校教育的延伸,认清国家助学贷款特点,抓住教育关键时期,落实对贷款学生的自强教育、感恩教育、心理教育,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与诚信品质教育的结合,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和高校诚信教育工作顺利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助学贷款高校受阻 2003年,高校被停发助学贷款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这一年正是助学贷款实施后的第4年.由于学生违约率过高,目前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各经办银行因此暂停了不少高校的贷款业务,至今尚未恢复.中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出台5年后,似乎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原因,提出了提升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催收能力的若干建议。要增强贷款催收意识;加强贷款催收制度建设;打造高素质贷款催收队伍;加强贷后教育管理工作;依托新媒体建立催本催息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者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银行应实行风险补偿并施行生源地助学贷款、高校对学生加强宣传引导、学生端正态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杜文全 《中国经贸》2009,(8):167-168
高校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根本之计和推进教育改革的根本措施。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性出发,对目前高校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几条完善高校助学贷款机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帮助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并完成学业,国家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然而受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后很大一部分选择失信违约拒不缴还贷款,致使银行助学贷款坏账率偏高风险加大.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国家助学贷款供需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阐明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合理规划和分担教育成本,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社保体系;完善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资助措施;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社会性资助和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支持与心理援助6个方面构建新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国家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带有一定的政策性,对申请人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获得贷款,贷款的使用方向也有明确的规定。助学贷款面对的是经济困难的学生,而申请者又来自四面八方,经办银行将面对大量的申请人和各种复杂的情况.为此应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大学生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使银行对学生进行正确而客观的信用评价,从而确定是否批准贷款和获批的贷款金额。  相似文献   

20.
助学贷款遭遇“嫌贫爱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7月,在教育部召开的第16次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领导对助学贷款实施情况和各高校实施贷款情况排名进行公布,同时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助学贷款新政策进行解读,如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延长还款期限从毕业4年到6年等。为使每一位贫困学子都能上大学,新机制运行,全国助学热线开通,确保各高校的“绿色通道”畅通……这意味着,国家助学贷款即将发放,一批批贫困学子即将获得“及时雨”而继续学业。然而,几多欣喜的背后,伴随而来的消息却让人无法轻松:北京市建设银行昌平分行将中国石油大学23名未还助学贷款的学生告上法庭,银行要求解除双方借款合同,并要求学生归还所借款项的本金和利息;广东某银行办理助学贷款“嫌贫爱富”,某高校特困学生3年未申请上一笔助学贷款……一些深层次的疑问若隐若现。助学贷款,真的能够“浇灌干旱之地”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