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各种"历史的终结"观点所反映的制度趋同论,在比较政治经济学制度分析领域出现的"资本主义比较"研究提出了相反的"多样性"观点。这一新兴领域包含了理性选择、历史制度主义等多种思想传统,并在不同思想基础上出现了多种分析方法流派。本文对此理论新进展进行一个简要的梳理,讨论该领域各分支学派的理论方法、共识和差异,并展望其在制度动态演化方面的相互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最一般的范畴,又是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近年来,学术界十分注意研究生产力,有同志提出:“经济科学要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熊映梧:《经济科学要把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首位》,《经济科学》1980年第一期)。已往研究生产力多局限在两要素、三要素上。近年来,超出了三要素的局限,认为除了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以外,还应把科学技术、管理、教育、也列为生产力要素,这就是所谓多要素论。多要素论打破了三要素的局限,它的出现是生产力研究的一大进步。随着多要素论的出现,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如生产力层次、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结构等,同时也出现许多不同的观点和方法,这预示着生产力研究正孕育着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经济理论界关于生产力要素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二元论,即认为生产力要素包括生产工具与劳动力;三元论:即认为生产力要素除生产工具与劳动力两方面外,还应加上劳动对象;多元论,即认为生产力要素除生产工具、劳动力和劳动对象三方面外,应当还包括能源、交通、科技、自然生产力、科学教育信息、管理水平等内容。其中,“三元论”是理论界传统的观点,“多元论”是近年来形成的观点,“二元论”则是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为代表。三种观点各方一直对这个问题进行争论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充分认识和把握教育工作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 ,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生产力不仅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而且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 ,最根本的就在于党高度重视生产力本身具有的革命性质和决定作用。善于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 ,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自觉地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 ,郑重对待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为不断发展生产力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开辟道路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 1世纪 ,…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形成范围及内涵是不同的。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之上的国际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跨越国家、民族的界限的阶段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力、国际集体力和先进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杨德前 《经济师》1996,(9):20-21
论市场的缺陷杨德前历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经济学派对市场缺陷的揭露和批判是最早也是最传统的。应该说,市场缺陷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在西方经济学阵容中,对市场持肯定、推崇和赞美观点的一些经济学家也注意到市场缺陷的存在。西方主流派经济学阵容对市场缺陷...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财务理论体系创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 《经济师》1999,(10):98-99
一、关于财务理论逻辑起点的选择逻辑起点是财务理论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对其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认定,对于创建整个财务理论体系至关重要。(一)对现有财务逻辑起点理论的评价1、环境起点论该观点认为应根据环境的需要确定财务管理的目标,从而确定这一历史发展阶段的财务理论体系。但是,财务管理环境具有不确定性,不利于建成成型的财务理论体系。2、假设起点论这种观点在借鉴会计假设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系列财务假设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但这样限制了财务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征。3、目标起点论该观点认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探索。我国理论界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就出现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场大讨论,当年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平心同志,认真地参加了这场大讨论。他用两年半的时间,在《学术月刊》、《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全国报刊上,连续发表了10篇论生产力性质的文章,加上其他论生产力问题的文章,共17篇,长达20多万字。据我们所知,如此深入而系统地论证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迄今在国内外是极为罕见的。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的理论是很丰富的。文章的重点是对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的主要观点,如"生产力的二重性",即物质技术力量和社会劳动力量的矛盾统一,是生产力的基本性质;"生产力的二重性"是生产力内部矛盾的"轴心",即生产力内部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发展动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推动力量";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一论述,进而阐明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从问世至今半个多世纪了。半个世纪的社会实践证明,李平心生产力性质理论是科学真理。当前,我们对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研究和阐发,对于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我国现代化沿着科学的发展轨道稳健而持久地向前运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与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一大基本思潮,在当代有着广泛的影响。秩序论和动力论,以及私有化,非调控化和市场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内容。本文对新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了全面的评析,指出了秩序论,动力论和私有化观点的理论缺陷。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发展选择的市场化和所有制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这一改革路径所体现的两大特点是符合实际的,是具有高绩效的。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因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产力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细胞形态,生产力因素论是生产力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对现代生产力进行因素分析,无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意义。一首先要确立三个观点:层次观点、相对观点和动态观点。 1.生产力因素在不同的层次上存在和发挥作用生产力系统最深层次上的因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是简单的、普遍的、实体性的因素,也是其他生产力因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承担者。生产力系统中间层次或第二层次上的因素是科学、技术、信息和教育,可称为附着性因素或渗透性因素。它们的特点是没有实物形态,只能附着在实体性因素之上或渗透在这些因  相似文献   

11.
先进生产力既有生产力的一般性质,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从生产力发展的时序来看,先进生产力具有时代性;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发展来看,先进生产力具有引导性;从与落后生产要素的结合特点来看,先进生产力具有扩张性和渗透性;从生产力的地域性来看,先进生产力具有竞争性。  相似文献   

12.
评“泛生产力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人为了强调什么重要就把什么说成是生产力,于是政治、思想、道德等本来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的东西都变成了生产力。这种“泛生产力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它动摇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基础,否定了历史辩证法社会动力系统的基本观点,颠倒了物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它会导致泛经济化、泛市场化,不利于社会大系统各领域的良好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总和生产力具有倍增生产能力 ;总和生产力内含着生产力剩余 ,其价值体现具有利益公共性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 ,却首先为企业家私人占有 ;其价值构成具有模糊性 ,造成价值分配的灰色区域 ;这部分价值是否事实上用于社会积累 ,构成判别价值分配性质的分水岭 ;其社会积累功能具有历史必然性 ,使企业家必定要担负起将生产力剩余运用于社会积累的责任。企业家社会责任具有四个基本属性 ,其实质是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四个现代化的中心问题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认识生产规律。研究生产力规律,是生产力经济学的任务。在对生产力的研究中,有二要素论、三要素论、多要素论、系统论和动态分析等多种观点。这些观点都是把生产力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属于生产力第一层次的研究。这种研究是完全必要的。要进一步地认识生产力规律,还要深入地对生产力的第二层次  相似文献   

15.
“绿色生产力”理论标志着中国的生产力已进入第三高度。“绿色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经济学说史上是一大创举,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确切地说,这一理论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先进的生产力理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改变中国的国情,全面提升综合国力,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致力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义生产力论认为生产力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时具有的能力,它也是人类改造自身社会时具有的能力.在任何社会时空中,社会生产力都是改造自然领域的劳动者的生产力与改造社会领域中的劳动者的生产力的总和.文章探讨了广义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基本性质、不可替代性和相互关系.论述了广义生产力的六个基础理论问题.对社会生产力的部分问题做了六个科学推论.提出了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六个标准.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有个基本特点,那就是全世界有共同的发展轨道,类似于坐标上的轨迹。古代和近代生产力系统简单,劳动工具这一要素可标示生产力发展水平。现代生产力系统复杂,要用多种坐标来标示。以生产力要素为坐标,科技要素标志先进生产力;以生产力主体为坐标,智力型劳动标志先进生产力;以生产力结构为坐标,知识经济标志先进生产力;以生产力功能为坐标,(人与自然)和谐型标志先进生产力。用聚合论分析,生产力的要素、主体、结构三个集大部分相交,接近重合,此三集与生产力功能这个集,有部分相交,但也有不相交之部分,其中有些还相互排斥。科学技术要素和知识经济结构如何实现和谐型功能,将是21世纪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探析——兼论科技经济学构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它应当是一个同一尺度。它是科学技术原形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应用的集合体。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是以人才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转化应用及其在矛盾制衡中不断扩展和新陈代谢的进程,有四个具体的机制,并且在社会基本矛盾运行中行进,在现时又出一些突出特点,必须完整地把握它的根基、条件和趋势。为研究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运行机制及其同社会经济互动中的表现形式,应当构建一门新的科技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先进生产力的辨证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先进生产力 ,是发展先进文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条件。只有对“先进生产力”进行辨证地分析和理解 ,才能准确全面地领会其精神实质。从先进生产力的属性看 ,它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从先进生产力的形成看 ,它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辨证统一 ;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道路看 ,它是连续性和跨越性的辨证统一 ;从先进生产力的价值目标看 ,它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和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先进生产力的现实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在领导中国发展经济的历史进程中,顺应世界经济从传统的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选择的正确途径和所设计的与时俱进的方案,是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