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业,你必须首先检讨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中国广告业发展高层论坛"简称"南京论坛",会议上中外专家对中国广告业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定位发表了许多高见。他们指出,中国广告业已经走到了内忧外患的时刻,整个行业正处在社会舆论和公共道德的声讨之中。中国广告业不仅有道德危机,还有信任危机,价值危机,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2.
3.
5.
6.
7.
8.
正品牌描述必须要有一种更强的代入感,让千禧一代的消费者愿意相信它。千禧一代(指出生在1982至1994年之间的人群,也称Y一代)正推动着中国的消费,是许多品牌关注的重要人群。对比上一代人的沟通方式,针对千禧一代的品牌营销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一位非常知名的作家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指出"广告是一门科学,并不是艺术,因为我们知道到底谁消费了我们的内容,而这种消费的方式又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个明显 相似文献
9.
真实的"老莫" TOMAZ MOK,一个在广告界超重量级的名字。不仅是因为他现已居于麦肯中国首席创意长官、麦肯亚太区副总监的高位,更在于他对推动国内广告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而让人敬重。我们这些后辈都敬称他为"老莫",因为他为人和善,平易近人,更因为他出了一本让后人分享他二十年广告创作经验的《老莫煲汤》一书。TOMAZ MOK是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的荣誉顾问,为广告学术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相似文献
10.
广告是每天都存在的,只要人能走到的地方就会有广告的存在。甚至,最近可口可乐公司打算在珠穆朗玛峰山顶上设置广告牌,尽管此举受到了环保团体的强烈抗议。有几个人会去那个山顶?难道就因为偶尔有几个人上去,所以设置广告牌吗?答案很简单,只要有广告主存在的一天,只要有商品存在的一天,这样的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法国的广告人 Robert 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用来呼吸的有氧气、氮气,还有广告。我们畅游在广告的海洋中。"对!我们生活在广告的海洋中。 相似文献
11.
12.
去年,由美国权威杂志《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发布的一组2007 Agency Report 的报告。它统计了全球收入排名前50强的最大的广告公司,第一名是位于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旗下拥有 BBDO、DDB、TBWA 的广告传播巨头OMNICOM 集团,收入达到113.7亿美元。这仅仅是广告公司的收入,而不包括代付给媒体的费用或其他第三方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992年,《中国广告》杂志第4期,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文章《论广告设计的创意》,该文的许多观点被引入了《中国当代广告史》这本书中。这是我与《中国广告》杂志第一次结缘,这一年正好是我涉足广告业的开始。2011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我的第一本另类创意书——《走吧走吧,我们出轨去:袁洁平对创意的胡言乱语》。 相似文献
17.
18.
昌荣传播成立于1995年,从中央电视台广告代理起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业务不断拓展,资源不断丰富,资本不断积累。从一个本土广告公司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传播集团,并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进军国际市场。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的广告集团,对于广告业态的变化有哪些判断和观点? 相似文献
19.
对你而言,中国广告业是否回暖,全球的广告业是否已经开始回暖?我觉得全球的广告业的回暖肯定还没到,广告主对市场的信心在哪里呢?比如欧洲,美国,根本没有看到隧道口的光明,就没法知道走出来没有。广告业要等到他们信心恢复以后才会有大的投入。 相似文献
20.
现代易货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甚至国内公司对现代易货的概念还不明确。但这些却悄然在美国、加拿大等众多国家形成了有序的市场。而对于广告业来说,这一国内新兴事物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带着疑问,中国广告敲开了上海易巴特易货信息有限公司的大门,采访了该公司的易货经纪人顾正熙先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