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生态经济学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回顾了生态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实践进程,梳理了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生态经济学展望。认为,生态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极为重要的特征是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旨在消除人对自然的剥夺;生产领域的效率损失和消费领域的过度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假定资源配置存在着社会最优解,且该解与企业最优解具有互补性。目前生态经济研究集中在生态产业、生态恢复、生态保护三个领域,研究切入点主要有三个。生态经济能否成为一种经济形态,是当前极为关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林业经济管理学作为社会学科,属于行业经济学,是和专业经济学共同作为理论基础,并从两个角度看待林业经济管理。一是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整个林业领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环节中出现的经济问题、规律以及正确处理生态、经济与社会三大效益等问题;二是从微观经济角度上看,研究内容包括合理组织林业生产力以及资源配置优化等问题。林业经济管理学虽然从理论出发,但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林业经济学、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和林业技术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由高岚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经济管理学》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该书共分为九个部分,分别是林业经济管理概述、我国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刘思华编著的《理沦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研究》一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篇研究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包括生态经济关系、生态经济结构、生态经济效益及生态经济目标。第二篇论证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生态经济两重形态理论、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生  相似文献   

4.
对生态经济学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的一门边缘性科学,其中心任务是研究二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目的是建造一个科学的、高效率的最佳生态经济系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生态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应按下面三点确定: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统一;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论述土地生态经济学理论及其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及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阐述了土地生态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及其对土地学科的贡献,并基于土地生态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有效性、着力点和系统性特征,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持续增殖土地价值、创建且发展有序的人地关系格局、构筑并保持土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实施路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有序运行的基础,而土地生态经济学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陶艳  计勇  张越  曹慧中  张翼  张洁 《水利经济》2023,41(2):78-85
水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关系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关系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变化,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探讨生态经济评价在中小河流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性,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基于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理论对各类水利工程的生态经济评价进行梳理,科学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经济间的关系;以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认知为出发点,了解国内外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总结了当前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相关理论、评价方法以及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两方面提出了未来中小河流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研究与展望,为水利工程生态经济评价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对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生态经济学概念提出的背景和生态经济的内涵;评述了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循环经济学等学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基础,而核算国民幸福指数是衡量和谐社会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论界有如下几种认识:一是“角度论”。即: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经济学和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生态学。二是“结合论”。认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结合的结合面或交叉点。三是“客体论”。认为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客观实体,有其自身的内在矛盾,即系  相似文献   

9.
《水利经济》是由河海大学与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以技术性为主、兼顾学术性和管理性的科技期刊。《水利经济》1983年创刊,是全国唯一的水利经济研究方面的专业性期刊。
  主要刊登内容:水经济学理论;水权、水市场与水价研究;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与分析,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水利工程资本运作与费用分摊研究;水利工程管理研究,以及水利事业和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水库移民经济研究;农业经济与管理研究;生态与环境经济研究,生态建设领域中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国外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经营范式从木材持续收获经营转向森林可持续经营,并且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林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这要求林业经济学拓展其研究领域,并召唤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中涌现出各种新的理论形成了众多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们在解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践问题的同时,也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提供了理论来源。其中,生态经济学对森林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森林可持续经营经济学对传统林业经济学理论模型的批判与修正也需要生态经济学的自然资本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经济学和自然科学尤其是生态学早期的相互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阐述了从亚当·斯密到霍林特数位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认知和评价,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在生态环境问题方面的缺陷,指出对世界的认知需要跨学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经济学与数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学科科学化进展的角度,讨论了农业经济学日益数学语言化的必然趋势。一方面论述了农业经济学依赖数学成为常规科学的历程,另一方面展望了这个学科继续运用数学发展自己的前景。讨论的基本出发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学与数学的本质联系;焦点是农业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科学化;主要结论是:以基础理论形式化为标志的农业经济学的科学化,必将更加依赖数学,更加有效地运用数学,才能更加有效地揭示规律,发展本学科的深层智慧。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生态活度生态位测度,剖析了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活度、经济生态活度与社会生态活度,阐释了其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势度差异。从整体上看,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活度优于其经济生态活度,并显著优于其社会生态活度;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化效能显著,但三大亚系统的功能协同度较弱、功能优势不均衡。天保工程的稳步推进、现代林业体系构建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持续延伸,使林业经济进入生态功能显著优化、经济功能有序提升、社会功能适度增强的新常态。因此,应根据林业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要求,维持并提升其自然生态活度、持续增强其经济生态活度、切实提升其社会生态活度,实现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协同呈现。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 :旨在综述和探讨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定义 ,阐明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与进展。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 :从学科的基本任务、研究领域与内容 ,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构建了现代土地经济学的框架。研究结论 :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 ,又与资源科学和土地科学学科体系有着广泛的交叉 ;土地经济学的根本任务主要是研究和阐明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和特定阶段的不同地域空间土地的综合特性功能的经济意义 ,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土地经济问题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 ;在土地经济学学科建设中应注意采用一些科学且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和焦点.耕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对影响耕地各种条件的综合评估,其结果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耕地的质量状况.该文首先选取了影响章丘市耕地生态适宜性的因子,在对研究区域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以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为修正因子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修正,使得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为其生态适宜性的不同产生了区别.研究发现,章丘市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南往北逐步减少,耕地适宜性综合指数能较好的修正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天保工程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理论—公共政策、公共财政、新古典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介绍与评述,并通过对天保政策公共性和天保工程有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的评述,提出应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分析天保工程,分析天保工程各相关利益主体(集团)的行为和目标,把中央政府作为保护天然林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主体,将公共财政支持作为该工程最终目标有效实现的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