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笔者在对支农再贷款运用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一些基层信用社在发放支农再贷款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经济战略性退出,农村信用社日益成为支持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包袱,一些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力不从心.人民银行以农村信用社为对象发放的支农再贷款,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有效缓解了支农资金紧张的矛盾,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作用.随着支农再贷款规模和投入力度的加大,其管理中呈现出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支农再贷款效能的发挥,一些地方出现了支农再贷款"惜贷"、甚至"息贷"现象.  相似文献   

3.
吴巧飞  符方标 《海南金融》2001,(6):51-52,43
根据对海南省支农再贷款发放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总结了支农再贷款的投向、运用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加强了支农再贷款发放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村资金紧缺的矛盾,助推了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农再贷款一度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追捧"和"青睐".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信用社经营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基层出现了到期或提前归还支农再贷款而不再继续申请使用的现象.为此,人民银行济宁市中支对辖内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需求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5.
一、支农再贷款的效应及社会反响 今年1-8月份,全盟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支农贷款4.58亿元,占全部贷款80.2%,人民银行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59亿元,占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的34.7%.支农再贷款的及时发放和灵活使用,在广大的农村和牧区收到了良好效果和反响.  相似文献   

6.
支农再贷款运行中存在着缺陷,主要是: 1.支农再贷款的利率偏高.目前支农再贷款六个月和一年期利率分别为2.7%、2.79%,若对农户贷款利率不上浮,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利差只有2.88%和3.06%.  相似文献   

7.
本在对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肯定了支农再贷款的积极作用,分析了支农再贷款发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提出了用好支农再贷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支农再贷款现状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信用社扩大涉农信贷投放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是对县域和村镇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发放涉农信贷资金不足提供的流动性支持。人民银行从1999年开始发放支农再贷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不断突破,逐步发展成为人民银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工具。哈中支审计组近期对辖内部分县行近年支农再贷款管理情况审计显示,支农再贷款已成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涉农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新货币政策的出台,1999年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在辖区内开始实施支农再贷款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支农再贷款的发放,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民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密切了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关系,也增强了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的实力,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促进了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就目前支农再贷款的情况而言,无论是现行制度,还是其使用过程,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应加以完善与规范,以更好地发挥支农再贷款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民银行向农村信用社发放的支农再贷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贷款期限与农户的生产周期错位.如稷山县的支农再贷款主要投向家庭型农副产品加工和绿色大棚蔬菜,发放时间为7、8月份,年底前就要收回,而这些项目到第二年的1-3月份才能见效,年底前农户根本无力偿还.……  相似文献   

11.
现实矛盾:制度性缺陷的直接体现 支农再贷款的利率政策与农村信用社收益、农民利息负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支农再贷款利率偏高和使用支农再贷款发放农户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居高不下,农村信用社的盈利空间较小,难以给农民利率优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资金不足而发放的专项再贷款。为用足用好支农再贷款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 ,真正把支农再贷款发放到农民手中 ,有力地支持了当地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截至 2 0 0 0年 7月末 ,全省农村信用社共向人民银行借入支农贷款 41 46亿元 ,用支农再贷款累计发放贷款 6 3 8亿元 ,其中 :累计发放农户贷款 46亿元 ,占 72 1% ,支农再贷款的发放 ,充分发挥了资金导向作用 ,激发了农村信用社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一、突出支持重点 ,…  相似文献   

13.
支农再贷款是央行宏观调控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之一,是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资金不足而对农信社发放的贷款,推出后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在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出现了明显萎缩.对此,在对陕西省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应调整转变支农再贷款职能,完善加强支农再贷款政策.更积极地发挥其支持"三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而发放的再贷款.如何管好支农再贷款,保证专款专用,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各级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为切实了解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效果,人行内江市中心支行对内江市三县两区5个农村信用联社所辖的基层社,按当地经济发展好、中、差的不同情况,选择了15家农村信用社和15家农村信用社所在地共计500户农户发放和使用支农再贷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支农再贷款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农户生产结构的调整和收入的增加,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俊 《济南金融》2006,(2):63-65
<正>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村资金紧缺的矛盾,助推了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农再贷款一度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追捧”和“青睐”。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信用社经营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基层出现了到期或提前归还支农再贷款而不再继续申请使用的现象。为此,人民银行济宁市中支对辖内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需求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一、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形势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资金不足而对农信社发放的贷款,也是国家扶持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金融政策.因此,支农再贷款业务发展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形势息息相关.而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政策环境、改革进展及成效就是支农再贷款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  相似文献   

18.
主要问题(一)支农再贷款所规定的贷款期限不够合理。在《支农再贷款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而农业生产周期性长,见效慢,特别是有些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周期都在1~3年甚至5年左右,贷款期限不匹配问题,不同程度制约了支农再贷款效应的发挥。(二)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支农再贷款的利率上浮过高。农村信用社将支农再贷款向农户发放时,执行与自筹资金一样的浮动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点上浮50%~100%,农村信用社有6.5%的利差,使得贷款农户的利  相似文献   

19.
据人行山丹县支行统计,今年元月份,该行共发放支农再贷款900万元,仅占指标总额的13.2%,远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无独有偶,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贫困地区的夏河县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据了解,夏河县农村信用联社除今年按期如数归还再贷款本息外,至今再未申请过一笔支农再贷款.  相似文献   

20.
2015年支农再贷款使用情况2015年友谊县人民银行共为友谊农村商业银行提供支农再贷款资金43000万元,为该行发放涉农贷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坚定了其服务“三农”的信心,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充分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发挥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作用。支农再贷款主要用于发放农户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用于满足新农村建设、农户及涉农企业的农产品加工及储运、农村传统及特色种养殖业等切实改善农民和农村生产生活的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