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蕨谣     
“二月社,藏唱喏”。这是舜皇山山民唱的一支藏谣。二月社是蕨菜破土出苗的季节,舜皇山上的蕨菜好象一夜之间便攸然钻出地皮,在温煦的春风里点头弯腰,是赞美春风的殷勤呵护,还是感谢社神的款款提携?世人对此自然不得而知。我想大略是两者兼而有之吧。舜皇山是上古舜帝南巡驻跸之地,雨落润泽,山川毓秀。山上的蕨菜得天独厚,感受了山的雾岚,水的晶莹,而格外茂密肥壮。漫山遍野,只见蕨苗面朝东来的紫气长揖礼拜,虔诚之至。它们密密蓬蓬,高高矮矮,层层选选,远远望去,似一盘珍上插满的筷子,简直不容你举步落脚,到处茸茸丛丛,…  相似文献   

2.
方竹赋     
方竹赋易先根永州之野多竹。其山乡有竹乡之称,城镇有竹城之谓。尤以方竹最为珍稀名贵,世所称道。去年“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时节,我偕友人登临素称湖南第一峰的舜皇山,观赏了那里的方竹林。在一个低洼的山谷里,我见到了梦寐以求的方竹林。从表面上一眼望去,与一般的...  相似文献   

3.
趣事     
《发展》2014,(2):64-64
只剩一个石头 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  相似文献   

4.
刘彩凤 《魅力中国》2014,(26):86-86
湘君、湘夫人的身份研究一直是《九歌》绕不开的论题。通过对湘君、湘夫人身份研究史的综述,可知历来研究者关于湘君、湘夫人是何身份的观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为湘君、湘夫人与舜及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为湘君、湘夫人与舜及二妃的故事无关。  相似文献   

5.
马梦莹 《魅力中国》2014,(19):132-132
《斑竹泪》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孟勇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以湘昆音乐为素材进行创作,歌曲通过各种情绪的变化,诉说了舜帝和娥皇、女英二妃的爱情故事,极具湘楚韵味。在2009年的第九届“青歌赛”上,龚琳娜凭借《斑竹泪》这首歌曲获得民族唱法专业组银奖,随后的金钟奖上,该歌曲获得了最佳作品奖。通过这两场中国声乐界的最高赛事,《斑竹泪》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相似文献   

6.
视窗·趣事     
《发展》2014,(2)
正只剩一个石头有两个人相约到山上去寻找精美的石头,甲背了满满的一筐,乙的筐里只有一个他认为是最精美的石头。甲就笑乙:"你为什么只挑一个啊?"乙说:"漂亮的石头虽然多,但我只选一个最精美的就够了。"甲笑而不语,下山的路上,甲感到负担越来越重,最后不得已不断地从一筐的石头中挑一个最差的扔下,到下山的时候他的筐里结果只剩下一个石头!  相似文献   

7.
山。水。船。竹林。稻田。鱼塘。民居。帧帧中国水墨画,无须浓妆艳抹,飞溅诗情画意。一座山,无名的山。一条江,绵长的江。一块石头,各种的石头。一株野树,成片的野树。一丛白花,大簇大簇的白花开满山岭。春日里的青山绿水,远处传来的渔夫的歌声。歌声是欢快的,听不清词语却能感受到川腔川调的明朗,该是又一篓鱼儿满网而收罢?喜悦被水鸟传递,在一会儿突兀一会儿开阔的山谷中回荡,如同江面的粼粼波光经久不息。  相似文献   

8.
茶马古道     
一条不甚规整的石头路,在山坡与树林之间时隐时现,延伸向连绵不断的大山深处。地上的石头已经很苍老了,有的已经被马蹄打磨掉棱角变得光整平滑,有的被踏出一个个深深浅浅马蹄形的窟窿,大大小小的石头上,长满了厚厚的苔藓,山风吹过,覆盖在石头上枯黄的落叶腐枝便无奈地  相似文献   

9.
喜鹊登枝     
喜鹊登枝长坪跃为井岗山首富乡井岗山市长坪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使昔日最穷的最落后的穷乡僻壤一跃成为该市的首富乡,全乡人均收入达1323元。该乡是井岗山的主要林区乡之一,近年来该乡逐步探索出以"三头"(竹头、木头、石头)生产为龙头的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舜耕千佛山     
<正>济南历山又名舜山,俗称千佛山。它是一座海拔285米的小山,只因圣王大舜曾经耕稼于山下,所以自古拥有很高的地位,被尊崇为济南的"镇山"。古人认为,历山兴云作雨,主管济南的文运,是济南"龙脉"所在,事关济南的风水。历山上有舜祠,最初见于南燕晏谟《三齐记》。北齐著名史家魏收代理齐州刺史,曾登临历山,并题诗于舜祠墙壁。北宋曾巩出任齐州知州,在趵突泉畔起建历山堂和泺源堂,并撰写了济南大舜文化的经典文献——《齐州二堂记》,考证大舜所耕之地为济南历山。康熙年间编纂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更是明确指出舜耕历山在济南"似尤为可信"。乾隆年间,学界泰斗阮元  相似文献   

11.
《朱氏舜水谈绮》是研究朱舜水教育思想的一部极珍贵的资料。“实理实学”是舜水学的核心,也是其经世致用教育思想的核心。朱舜水在日本不但以儒家的经书典籍教导其日本门生,还将中国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工艺技能介绍给日本学生。《朱氏舜水谈绮》反映了其实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凝聚和体现朱舜水经世致用教育思想的一个典型载体。可以说,朱舜水开创了日本实业教育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神通寺旧闻     
陈明超 《走向世界》2011,(24):62-63
1921年,日本僧人常盘大定和关野贞来到济南,对黄石崖、神通寺和玉函山等处的佛教遗迹进行了考察。其中,由朗公法师始建于前秦皇始元年(551年)的神通寺,是山东最早的寺院。它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一寺之内竞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问的厚重历史远非一篇小文所能尽述。笔者在此撷取常盘大定等人的片羽光影,简述古寺的一些旧闻。  相似文献   

13.
村官小陈     
张以进 《宁波通讯》2011,(14):56-56
山头村四周都是山,离开所属的周吴乡政府所在地有二十多里地。出山的路只有一条,宽不过三米,路面上不是坑就是石头。  相似文献   

14.
张飞 《中国西部》2012,(26):76-83
“江南百分美,绍兴九十九”,在随处充满诗意美景的江南,绍兴能有这样的底气,也许是因为有了一位神灵。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每个州均有一座镇山。用学者李零的话说,就是“好像一块九宫格的席子,用九块石头压着,每州各有一个山镇”。扬州的镇山就是会稽山。到了后来,九镇中一些山被封为岳山,剩下的就成了镇山,绍兴会稽山就是历史上的南镇。  相似文献   

15.
济南石窟寺     
前秦皇始元年公元三百五十一年一个和尚来到济南相中了一处风水遂定居于此并肇始了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的佛教事业这个和尚就是郎公在郎公的推动下济南周边地区迅速成为黄河下游的佛教中心梵声佛语当即在孔子的故乡四处荡漾庄严精美的佛教造像艺术也逐步在济南近郊生根结果济南佛教石窟寺和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以千佛山佛慧山玉函山黄石崖和龙洞为最多时代最早的是黄石崖开凿在北魏晚期晚的是佛慧山雕镌于北宋时期数量最多的是隋代的多集中在千佛山和玉函山  相似文献   

16.
醉美千佛山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4,(43):24-25
有人说,透过一座山不仅能读体懂一座城,更能读懂这座城市的人大文风骨。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足已见得,一一城山色占据了大美济南的半壁江山。山而在北方众多的城市中,济南的山不仅脚灵秀,更于灵秀中透着几分厚重、大气诗与风雅。时若说济南第一山,醉美当属千舜佛山。古人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像千佛山虽然海拔不高,但之于古城济唐南而言.  相似文献   

17.
舜曾经耕耘的历山.学者普遍认为就是现在济南的千佛山。在济南.许多道路.学校等公共场所.都以舜命名,在千佛山、趵突泉等名胜景区.更有祭祀大舜的舜祠。舜文化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济南的历史文化,在如今的济南,俯仰皆是舜的踪迹。  相似文献   

18.
西部新城     
特殊的历史轨迹和自然禀赋,济南形成了南北以山、泉、湖、河有机结合为轴线.东西以时代延续为轴线的风格迥异的城市风貌格局,古城区就坐落在这条轴线的交汇处。从传说中的舜耕历山蜿蜒至今,在济南这块丰饶的土地上,遗留下难以计数的历史遗迹。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经济》2010,(5):F0003-F0003
随着大连金玛硼产业项目进驻城南产业园区,辽宁信德集团投资10亿元的石头纸项目落户青椅山工业园区,辽宁电视台影视基地项目签约入驻虎山文化产业园区……去年以来,28个进驻产业园区的项目一铺开,就显现出对宽甸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两江合围,十七道石头城门睡了三千年刀枪剑戟埋在石头里,灰飞湮灭以后一个城市的血型,渐渐清晰巴是这个城市最古老的名称。以文字的象形注释了城市品格,城市的三分之二腾空了接纳五湖四海,接纳所有雕刻在滩涂上坚硬的号子哈亮如初两岸猿声啼落一代代物种灵性,一江牵挂或者蜀风、或者楚辞,都有一脉相承的抒情巴的山,比其他山更加刚烈和倔强就像巴的水,比其他水更加阴柔和妩媚巴的人,以山的血性以水的妖冶,舞蹈风情万种这里空气滋润,日子滋润,一捏就能出水这里阳光火爆,脾气火爆,一点就能燃烧以时间书写,眨眼之间,城市还是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