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个中国人凭着特有的勤劳、聪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意做得如日中天。没多久,轻而易举就能赚取巨大利润的生意吸引了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中国人进入到了国际市场。中国人的产品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国际市场采购,中国人的生意从当初的一家做到现在的 N 多家。一个美国人来到国际市场,他走到第一家中国人的摊位前看看,中国人热情地招徕:“买我的吧,其他家只顾卖产品,售后服务比我的差。”美国人看看就走了。到第二个中国人的生意前,第二个中国人说:“你来我这里买就对啦,其他家的货都是假的,只有我这里是正宗的。”美国人仍是摇摇头走到第三家中国人的摊位前,第  相似文献   

2.
于老师:我是一个江苏的快速消费品经销商,企业给我们苏南3个城市派来了一个经理,一般这个经理每星期到我这里来一次,每次来,我对他都必恭必敬,招待周到,但我发现和这个经理相处很别扭。他这个人不错,也蛮正派的,但他没事就拿企业的种种要求来压我,所以,想请专家就这个问题给我解答一下,我到底该如何和企业的区域经理相处?江苏无锡周宏  相似文献   

3.
2002年3月初,因为公司重组,一没门路二没关系的我再次失业了。朋友们都开玩笑说:“从毕业到现在你失业的次数都有超过20次了吧!干脆叫你失业大王算了。”虽说是开玩笑的话,可我心里仍旧不是滋味。这么大的人了,连养活自己都困难,真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啊!失业的我无聊的在街头闲逛。一边想着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一边不经意的浏览着路边的小店。突然,我被一家小店的名字吸引住了“纸塑坊”。这家店是做什么的?我好奇的走了进去。一瞬间,仿佛一下子就到了童话中的世界,这里有风格各异的宫殿、花草、人物。有  相似文献   

4.
何金明 《全国商情》2012,(17):34-35
做企业就像我们生孩子一样,要不你别生他,你生了他就得对他承担责任,生了他就得培养他成人,这个责任是跑不掉的。关于企业家的责任与使命,我想先给出一个概念——"企业是我的"。因为我们所有企业家的目标、目的都是从这里出发的,是最原始的动力。也是基于这样一种动力,我们才有了创业和发展。在开始创业的阶段,我的指导思想非常朴素,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在创业之前,我在国企做一把手,一直都想着把企业做好,但做好之后就没有我的事了。而自己穷得叮当响,孩子出国都没钱,在这种情况下,我萌发了创业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何扬想创业,但一直为资金和项目的事发愁。这天,他走进城里最有名的五香烧饼店,对店老板蔡长生说:“蔡叔,我有个创意能帮你把生意做大。”蔡长生笑着说:“我这里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还用你帮?”蔡长生的反应,何扬早料到了。他们两家是多年的邻居,为了一点小事,十几年都没来往,冷不丁的,仇人登门说这话,谁信呀?  相似文献   

6.
子恒 《大众商务》2005,(12):64-65
2003年9月从湖南老家来到深圳后,我到西乡镇一家外资企业做仓管, 一个月600元工资。12月份的一天,一个在经贸市场作保安的老乡无意间告诉我市场里有不少土特产经营户,一年下来能赚几十万。他还说:“可惜没有我们老家的腊肉,你看那些水货腊肉也那么抢手,要是有谁卖地道的,生意不好那才怪!”听了他的话,我就开始动心思了, 到市场里租一个腊肉档肯定是赚钱的好门路,我们家乡在深圳打工的成千上万,市场里虽然有美其名曰“腊肉”的腊肉,但那都不是地道的,家乡的腊肉又叫“烟熏肉”,风味独特,独家经营,肯定稳操胜券。但是,我现在立刻辞工出来经营“烟熏肉”肯定是不现实的,每个月的租金就要2000多块,还要  相似文献   

7.
修车难逃“挨宰”前不久,一位朋友出事故后将爱车送到一家汽修店维修。最近,他的车子又发生了小擦碰,到另一家汽修店维修时发现,前一次换上的保险杠和另外两个零件竟然都是旧的。“到汽修店修车,就像找医生看病一样,维修工说车子哪里出了故障,必须换哪里的零件,车主也只有老老实实地照办。”杭州的张小刚说,是否真的出了问题,是否必须换零件,真是天知道!  相似文献   

8.
那天,老家的大叔找到我,说水果不好卖,损耗大,门面贵,竞争激烈。原本想做几年能在家盖"半边楼",谁知除了春节等几个节假日较忙外,其它时间基本上是淡季。他想打道回府,但心有不甘。我让他"歇"几天工,一起到市场转转,看看有什么出路。  相似文献   

9.
Bill Relchert的哥哥是个医生,他的父亲也是医生。不仅如此,他的祖父和曾祖父也都是医生。那么,又是什么力量促使Reichert先生坐在Palo Alto城的Peninsula Creamery咖啡馆,一边吃着鸡蛋和火腿,一边和我们大谈特谈风险资本呢?他说:“我是Reichert家族第一个不当医生的人。我想,是我外祖父身上的基因最终把我引到了这条路上。” 当然,不是指把他引到去咖啡馆  相似文献   

10.
刘卫 《大众商务》2007,(8):49-49
那天,老家的大叔找到我,说水果不好卖,损耗大,门面贵,竞争激烈.原本想做几年能在家盖"半边楼",谁知除了春节等几个节假日较忙外,其它时间基本上是淡季.他想打道回府,但心有不甘.我让他"歇"几天工,一起到市场转转,看看有什么出路.  相似文献   

11.
解老师: 您好! 我们这里的人都很爱吃一种用面粉做的小食品--凉皮.几乎每条街巷里都有凉皮店或凉皮摊.尤其是夏天,人们几乎都把它当主食吃了.据说一个不起眼的小摊,每天的利润却十分可观.我做了一下调查研究,果不其然:一个凉皮摊最少一天也可卖出50多斤,最好的据说在千斤以上.减去面粉和调料成本,每斤至少可保2元利润.只是这种东西的制作非常麻烦,洗面、蒸皮都很耗时、耗力.人们都是自做自卖,每天从半夜开始做,早晨开卖,有的凉皮摊不到中午就卖完了,下午只有边做边卖的一些店能够正常营业.  相似文献   

12.
卖奖品     
老吴拎着新皮包进了箱包店,他要把新皮包卖掉。新皮包是单位发给他的奖品,据说是香港货,商店卖600元。他家里的皮包多。都是发的奖品,所以他决定卖掉这个皮包,能卖几个钱是几个钱。“给你50元吧。”箱包店的老板翻看着老吴拿来的皮包说。  相似文献   

13.
村长李兴浩     
彭于芯 《进展》2004,(9):54-55
那小子想钱想疯了 相传清末明初年问.广东出了个黄飞鸿悬壶济世一派南拳发扬光大.顿受后人景仰。今天.沿黄飞鸿的武馆旧址溯江而上,便可来到一个叫丰冈的村子.村子不大.却很有名。它的有名是因为这里出了个。志高空调“,领导志高空调的.就是这里的村长李兴浩。随便在村子里找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问起村长的身世他们会瘪起老嘴.不屑里带着自豪:“他?(上个世纪)80年代看着他出去卖冰棍.太热的天也卖不了多少卖一支赚一分钱有时候晚上卖不完的就自己吃呗.可是我看那小子自己吃都吃不完。”卖冰棍是李兴浩做的第一笔生意。  相似文献   

14.
肖刚从外地打工回乡后,就在家里办了一家小型包谷酒厂,由于他的技术不精,导致出酒率不高,酒质也差,加之包谷酒价格偏低,投入两万元的他很快以惨败而告终。初次创业,就遭此重创,肖刚好不懊恼,一天,肖刚正在地里干活,他的一个同学从城里来看他,话题扯到肖刚的小酒厂上,肖刚难过地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时不听你的劝告,以致弄到今天这个样子。”好友坦诚地对他说:“我这次从城里回来就是想帮你一把的……”肖刚的这位朋友是城里一家铁厂的采购人员,肖刚在他的支助下做起了废铜烂铁的买卖。乡下亲戚朋友多,肖刚就下乡去收购,由于在价格上占便宜,一个月少说也能净赚到一千多块钱。肖刚很是高兴,一天请那位在  相似文献   

15.
“我女儿最爱大耳狗了,你看,这是我自己买布帮她缝的,有铅笔盒、便当袋等。”喜欢DIY的陈太太为了满足女儿的要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二嫂的店”挑卡通布。她边挑布边兴奋地跟老板李佩君说:“这里的布很流行、款式也多,虽然单价较高,一尺约200元(新台币,以下同),但免费教缝制,很多人都上这儿挑布,同时交换心得。”  相似文献   

16.
这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也谈不上独到见解。还是想认真说说,只是觉得必要。 日前和一位创业的朋友聊天,他是做投资咨询的。做了半年也接不到单,既找不到好项目让人投钱,也找不到钱来寻觅好项目,就说要办一个班,告诉大家如何找项目和钱。我问他,你忙乎了半年都找不到的东西,如何告诉别人去找?他有几分理亏地笑笑,辩称:这不是赚不到钱吗?办个班,也许还能弄几个小钱进来,因为我这  相似文献   

17.
小舅卖豆腐     
母亲对我说:“去小三那弄几块豆腐,我想吃麻婆豆腐了。” 小三是我的小舅,比我大不了几岁,三年前毕业于某重点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之所以沦落到卖豆腐,全是因为我姥爷。姥爷说什么都不肯让小舅出去闯,说老解家苦心经营十几代的招牌不能毁在小舅手里。父命难违,既使小舅有一万个不乐意,但只要姥爷活着,他只能做豆腐、卖豆腐。我来到小舅的豆腐摊,见他正半躺在一张竹椅上看报纸。  相似文献   

18.
张大爷要去美国跟儿子生活了,就把他经营了20年的照相馆让给我。张大爷的照相馆生意非常好,这回该轮到我好好赚一笔钱了。我接手照相馆后,第一个月确实赚了不少钱,可从第二个月开始,顾客就渐渐稀少了。对面一家叫"天香国色"的照相  相似文献   

19.
《大众商务》2005,(9):17
我是湖南岳阳县人,在南京打了两年工,没赚到什么钱。2004年5月,同学许勇军邀我和他去深圳换个环境看看怎么样,于是我俩来到深圳,到这里才知道工作比南京还难找。我们跑到了职介所。工作没找着,两人先后反被骗去400多块钱。再加上坐车,睡觉、吃饭都得花钱, 一个星期后,我哥俩一起仅剩壹佰块钱了。再找不到工作就危险啊! 一天,我俩又到另一家职介所再去  相似文献   

20.
我是2000年5月开始才干这一行的,以前在老家荆州租柜台卖小电器。2000年小电器市场很不景气,长时间赚不到钱,我就一直想改行做点别的。我弟弟在武汉一所大学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他告诉我安防器材行业可以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