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辉辉 《价值工程》2021,40(1):27-28
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新型经济形态,以数据要素的合作共享与知识挖掘为基础,零售商深度挖掘消费需求大数据共享于供应商,供应商借助消费大数据柔性生产、快速反应,两者相辅相成,合作共赢.然而占据流通渠道主导权的零售商,基于其买方势力的优势,引发了零供间冲突不断,数据共享不彰.为此,从零供合作企业的数据共享现状、数据共享合作关系及其合作模式出发,研究零供企业数据共享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邦 《集团经济研究》2006,(16):196-197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以及国际航运条件和技术的改善,在我国对外达成的出口合同中,FOB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排在各贸易术语的首位.FOB合同基本内容是,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买方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运费、办理保险,并将船名、船期及时通知卖方.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风险、费用、责任等均由买方承担.分析这些年我国外贸企业频繁选择FOB贸易术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东南置业》2008,(12):94-96
我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了《商品房定购书》,约定向该公司订购其开发的房屋一套,总房价款为人民币60万元。该定购书还约定:买方签订本商品房定购书时,交付定金人民币1万元,买方到期未履行承诺的义务,卖方除有权将此房屋转卖他人外,买方已交定金不予退还:如买方履行了义务,卖方如转卖他人,须双倍返还买方所支付的定金。上述定购书签订后,我依约支付了定金人民币1万元。此后,双方在订立《预售合同》时对交房时间不能协商一致,致使未能订立《预售合同》。  相似文献   

4.
目前,很多企业都为产品卖不出去而发愁。许多人将此概括为“市场疲软”或买方市场。但也曾有论者指出,把当前出现的过剩说成是买方市场是不确切的,认为在买卖双方中,买方不仅尚未获得主导性地位,而且“买方地位有日益恶化的趋势”。其根据有五:一是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场,甚至危及到消费者即买方的生命安全;二是愈演愈烈的市场割据的地方保护主义强制剥夺了买方的选择权力;三是无处不在的行业垄断使买方居于不平等地位;四是特殊权力部门的强卖成风,使买方被迫消费;五是体制性漏洞形成的强制推销。如公费医疗的随意加价、虚假广告、短斤少两等等随处可见。这些不仅侵害了买方权益,压制了消费热情,而且对卖方形成错误的引导和保护,在使市场扭曲变形时还造成无效供给大量增多而过剩。  相似文献   

5.
在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时,有些商品房开发商或代理商往往列出许多有关买方违约责任的苛刻条款,而千方百计避开卖方违约责任的约定;或虽约定了买卖双方的违约责任,但有关买卖双方的违约责任之约定显失公平和对等,对买方极为不利。因此,在与卖方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时,买方应要求在合同中明确卖方的违约责任,并争取双方违约责任的公平和对等。比如,有的开发商或代理商的合同方本对买卖双方违约责任是这样约定的:“买方逾期付款,应按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贷款利率向卖方偿付违约金,买方付款逾期20日,卖方有权终止合同,并有权没收…  相似文献   

6.
二手房交易中与买方可能产生关联的法律关系主要涉及以下五种:一是买方与中介之间的居间法律关系。买家与中介签订居间合同.中介向买家提供居间服务.作为回报.买家向中介支付中介服务费。二是买方与卖方之间的房屋买卖法律关系。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三是买方与银行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双方签订贷款合同。四是买方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行政征收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 A公司(以下简称买方)为向客户促销产品,准备订购一批医药箱作为促销赠品。2001年3月8日,买方与B公司(以下简称卖方)协商签订了一份《不定期批量采购医药箱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协议约定,买方最大估计订购量为30万只,单价为30元,合计人民币90万元,送货地点为买方在全国的各大经销点。具体采购量及交货时间由买方根据实际需要分批次下单确定。第一批货物20万只,应在2001年3月30日前交付。双方同意买方提前20日通知卖方,以便卖方按买方所需日期交付有关货物。此外,双方还对医药箱的油漆、材质、装填的医药产品种类等作了详细规定。协议于签订之日起生效,期限自2001年3月8日至2001年7月1日止。  相似文献   

8.
张微 《活力》2006,(7):58-58
一、商品房预售的法律风险 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上,买方和开发商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且一些开发商缺乏诚信,这使得买方承受了较大的买房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1.开发商隐瞒资质预售商品房。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本身的资质差,又缺乏诚信,买方支付房款,却无法取得预定的房屋。当买方不得不通过诉讼方式请求法院宣告合同无效时,也只能拿回本金和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更可怕的是,在买方取得判决书上的权利之前,缺乏诚信的开发商早已将房款挪做他用或携款躲避,最终判决书上的权利也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10,(1):136-136
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有很多买方由于不熟悉房屋买卖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结果导致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在此过程中,买方和卖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不必要的损害呢?  相似文献   

10.
分期收款销售是一种卖方先将货物交给买方使用,而货款由买方逐期分次缴付的一种销货方式,这种递延收款方式,实质上在一定程度上给买方提供了信用,具有融资性质。其特点是销售商品的价值较大,收款期限长,收取货款风险较大。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对分期收款销售的规定不同,人们对其提出的会计处理方法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正商业信用融资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时因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自然性融资方式。卖方(债权人)是信用提供方,买方(债务人)是信用接受方。商业信用融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一、商业信用融资现状(一)商业信用融资优点主要包括:(1)限制条件少,融资成本低。在频繁的商品交易过程中,由于双方长期合作形成的商业信用,当买方向卖方提出赊购的请求时,卖方通常同意将商品赊销给买方。在此过程中,若没有现金折扣或商业汇票利息,则买方几乎  相似文献   

12.
具缺货期不同决策支配权的两级供应链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考虑市场需求固定且卖方和买方对缺货期的不同决策支配权情况,研究了两级供应链的合作机制,建立了其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得出其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从理论上证明了卖方和买方分别占支配地位和从属地位时买方卖方应相互合作。  相似文献   

13.
任何商品的销售过程,都有卖方与买方两方面的参与。有时候是卖方找买方,有时候是买方找卖方。总之,不论谁找谁,销售的实现都是双方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王玮  师军 《河北企业》2007,(10):38-39
<正>信用证是银行用以保证买方或进口方有支付能力的凭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可能互不信任,买方担心预付款后,卖方不按合同要求发货;卖方也  相似文献   

15.
周律师:您好!000吨至南美南方某进出口公司(卖方)出售一级大米10,船时货物经公某国贸易公司(买方),合同按FOB术语成交,装及时向证机构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但是,在运输途中由于遭遇恶劣气候海浪目响泡,品质受到影。当货物到达的过大,致使大米被海水漫求售,因而买方要卖方赔偿差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价损失。问题:负1、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责,为什么?方易术语成交,卖是否应对该项2、如以CFR或者CIF贸损失负责,为什么?主3、买方的损失可以向谁张索赔?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期权是现代农业领域的一种金融创新,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即买方在缴纳一定权利金后,有权在某一确定的时间以确定的价格买进某种农产品;同时,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放弃这一权利。看跌期权则是买方在缴纳一定权利金后,有权在某一  相似文献   

17.
论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秩序的影响及其控制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卖方(生产经营者)比买方(消费者)拥有对商品更多的知识或信息,包括产品的质量、原料构成、性能、制作方法、用途、生产成本等,因而形成了一种卖方占有信息优势、买方处于信息劣势的不均衡状态。虽然买方可以通过学习和“搜寻”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自己的信息劣势,但信息的搜寻和获取是有成本的(付出时间、精力、交通费用等)。如果通过信息搜寻所带来的收益大于搜寻信息所付出的成本,那么买方搜寻信息的行为才是合算的,否则就不合算。因此,信息搜寻成本越大,买方就越不…  相似文献   

18.
一、期权及其定价模型期权是一种"选择的权利",是合约买方付出期权费后,在特定期间内可向合约卖方依合约载明的执行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不论是买权还是卖权,买方都有权利提出执行的要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贸易中,货物所有权与风险何时发生转移,两者是否同时转移,这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它不仅影响到卖方收取货款或买方提取货物的安全性,也关系到货物灭失、损坏的责任认定.对于整个国际贸易起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与风险转移和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性进行相关探讨. 一、风险转移 所谓货物风险主要是指货物在装卸、运输过程中所遭遇的灭失、损坏等意外损失.风险从卖方转移给买方意味着买方将承担货灭失、损坏的损失,风险一旦转移,即使货物全部灭失、损坏,买方仍得履行向卖方支付价款的义务.在风险转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时间问题,即风险于何时由卖方转移至买方.对此问题各国法学家对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转移的时间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讨论,因此也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产市场》2010,(Z1):119-119
案例2009年2月,潘某(卖方)准备向王某(买方)出售一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面积为93平方米的二手房屋。双方达成口头协议,房屋成交价为120万元,但并未签订书面合同。随后,双方到北京市朝阳区房屋产权权属登记中心进行了网上签约。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北京二手房交易异常火暴,2009年4月,双方因价格问题产生分歧,卖方提出双方一起到登记中心注销网上签约,遭到买方拒绝。于是卖方单方面向登记中心提交书面申请,要求注销网签,亦遭到拒绝。卖方随即将买方告到法院,要求买方协助其办理注销手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