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日趋严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性格完善、价值观培养等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关乎着民族的发展和未来。通过政府购买家庭教育服务的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供求矛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目前政府购买家庭教育的政策和实践分析,基于我国留守儿童发展现状,参考国内外经验,探究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购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服务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面,J盘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留守儿童发展问题困境的成因:区域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制度缺失是根本原因,“新读书无用论”是主观原因,农民工收入有限与职业不稳定是客观原因,家庭教育缺失与学校教育不足是直接原因。破局之策:需要以“爱”心为中心,发挥政府职能,破除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制度障碍;建立家庭式学校,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角色;重铸“爱巢”,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憾;倡导爱心行动,最大限度获得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儿童辍学是比学习成绩下降更为严重的教育问题。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本文在发现其它情况均相同条件下,母亲外出显著增加了小学、初中、高中留守儿童辍学概率,且该影响在各个学龄段间有显著差异。父母均外出增加了小学、高中阶段留守男孩辍学的概率,但对留守女孩任何阶段的辍学概率没有显著影响。母亲外出的影响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显著、21世纪初期不再显著,到2015年再次显著的变化。父亲外出的影响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增加、21世纪初期降低留守儿童辍学率的变化,因而从整个时期来看父亲外出对留守儿童辍学的概率没有显著的影响。父母均外出的影响经历了2015年之前不显著,在2015年变得显著的变化。近期的变化提醒我们应从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入手,逐步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个人教育方面(主要有心理方面、学习方面和道德状况方面)、学校教育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分析,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形成原因(主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角度),做了初步思考和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政策性、法律性、制度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向城镇工作,其子女被迫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家庭功能,父母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被弱化。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星贵 《农村经济》2007,(8):120-122
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留守儿童缺乏健全的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他们的社会化行规范、角色定位、生活方式以及人生价值观等社会化素质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重视研究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从加强学校教育、社会管理、家庭教养等多方面入手,改善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不够或价值偏离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前往城市打工,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多,也给开展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带来了难度。相关部门应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加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是留守儿童生活的场域,也是实施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行动主体。社会转型期间,应运用相应的教育政策、组织与乡土资源,建立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机构并完善机制,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并实施多种教育,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构造积极的关爱环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其现状令人担忧。出现留守儿童的原因是农村经济问题发展不景气,农村的发展满足不了农民对于生产生活的需求,实际上就是"三农"问题的衍生品,体现的也是我国的基本矛盾问题。城市生活成本高昂、流入地教育资源限制、留守儿童与城市教育不相适应也是问题形成的导火索。国家、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衍生的留守儿童的问题颁布相关的法律条例和财政政策,以此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快农村的发展,设立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机构,开发城市学校潜力,是通过财政政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发展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能否解决,关系着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探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策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外经验表明,寄宿制学校会对弱势群体儿童的学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随着中国农村地区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政策制定者也试图通过寄宿制学校部分解决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本文试图利用2015年河北和四川两省5县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寄宿对贫困地区农村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寄宿会显著降低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阅读成绩,且与适龄寄宿儿童相比,低龄寄宿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寄宿时间越长,孩子在阅读能力方面的表现越差。上述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对不同留守状态孩子的估计结果表明,寄宿对农村儿童阅读能力的抑制作用仅存在于父母双方都在家或者父母一方在家的孩子身上,而对父母双方都外出的留守儿童来说,这种负面效应并不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14.
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成长,寻找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要立足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特点,把握留守儿童成长规律,推进留守儿童品德教育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广大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更为其将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地区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同辈群体是留守儿童社交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行为和情感等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尤其值得重视.基于此,提出了学校及教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多为留守儿童的同学)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和针对青春期特点的一些教育等建议,以促进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发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频繁流动出工,导致无人关爱,缺乏监护的状态,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素质教育是当前农村教育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从事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各界合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出务工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谋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他们的外出,另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也随之产生。近年来,各地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大,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地方政府一项棘手的工作。我认为做好留守儿童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共同承担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张姝婧 《农业经济》2020,(5):123-125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乡差异化发展的产物,是影响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影响了教育公平,更影响了乡村稳定和长远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为家长就近就业创造机会,完善社会力量,合力相伴儿童成长,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期间,农村人口发展态势随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移民潮”催生了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庞大,地区分布不均匀,且发展趋势也相对复杂,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有四种类型:单亲监护、隔辈监护、亲戚或朋辈监护、同辈或自我监护,其每种监护类型均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利弊.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结构,厘清其动态框架与监护类型的利弊,将有助于化解该群体的利益补偿和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