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合作社技术扶贫是提升贫困户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体现合作社益贫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江西省贫困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合作社技术扶贫的福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合作社技术扶贫会显著改善贫困户福利水平,贫困户家庭总收入提高了33.6%;贫困户是否参加合作社技术扶贫存在异质性;种植年限、了解合作社、与贫困户交流、参加合作社培训与观摩、政府推广技术对贫困户参加合作社技术扶贫有促进作用,户主性别、与村委会距离则呈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民合作社是有效的益贫组织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特性出发,分析了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改善其经济状况、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机理,然后利用2017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查"的3216户贫困户数据,使用可处理内生性的扩展回归模型,估计了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对其收入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加入合作社可以让贫困户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872元,且对实际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更大;加入合作社可以显著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且对实际贫困户的提升作用更强;社会交往是加入合作社影响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可以解释加入合作社对贫困户生活满意度影响的17.37%。因此,政策制定应更加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多维益贫性。  相似文献   

3.
正成武县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探索推广了以"渔民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充分发挥渔民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渔民合作社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以观赏鱼、鲟鱼、甲鱼为养殖品种在贫困户中开展渔业精准扶贫工作。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河北省将推动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日常监测、开展示范创建、依法处理违规经营合作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等工作,积极探索合作社发展模式,完善政策扶持办法,加大工作创新力度,使全省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16年底,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0.88万家,实有入社成员565万户,约占全省总农户的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扶贫工作与农民合作社发展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合作社的本质就是弱势群体的联合。本文分析了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的动力机理和扶贫工作中管理美学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主动、社会联动的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运营方式、功能、特点,并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将发掘农民合作与扶贫的内生动力和外在能量的耦合关系,建立内外联动的资源传导机制,整合农民合作社发展资源与扶贫资源,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社与扶贫的协调发展,并丰富农民合作理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田桥村200名农户的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合作社作用效果对已入社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年龄、是否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营规模对农户参与合作社行为影响显著;合作社的利润分配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降低成本提高售价的效果对已入社农户参与行为具有正向效果。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合理布局,适度经营,规范运行,提升经营能力等有效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攻坚期,而农民合作社是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如何鼓励合作社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其作用。本文根据合作社和贫困户的特点进行研究,针对性提出标准程序、运作模式、分配机制及财务管理,规范推动合作社参与脱贫攻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8.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林业扶贫措施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调研工作获取的一手数据与资料,归纳总结了龙胜县开展林业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系统分析了"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政府+合作社+贫困户""政府+村集体+贫困户"3种林业扶贫模式及成效。研究表明,龙胜县在林业扶贫方面成效显著,其经验可为我国其他地方开展林业扶贫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农民合作社公积金的产生来源于农民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所作的贡献,一是入社成员的出资对合作社发展产生的贡献,二是入社成员与合作社发生的交易量(额)产生的贡献。为了维护合作社成员的合法权益,农民合作社在章程中规定公积金在盈余分配中的提取比例和用途,每年提取的公积金应采用合理的量化方法确认为每个成员的占有份额,确认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经营过程中产生公共积累的法定享有份额。  相似文献   

10.
虽然农民合作社具有天然的"益贫性",但其能否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发挥作用仍需具体研究。文章对H省S县的实地调查发现:被作为脱贫攻坚的抓手加以支持引导后,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得以快速增长,在促进当地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强化与贫困户的要素和商品合作、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和家庭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因缺少参与扶贫的内在动力,再加上成员数量少、经营规模小且"空壳社、休眠社"比例高,S县的农民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能力不强。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需要减少行政干预,注重农民合作社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千年的大山,万年的沟,祖祖辈辈都做着一个梦,土疙瘩变成金豆豆……"几句秦腔吼出了黄土高原上甘肃定西农民的心里话。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定西人围绕马铃薯、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村户走、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产业扶贫模式,全市组建农民合作社7250个;908户龙头企业与5800多个合作社、849个贫困村建立长期结对帮扶关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瑞安市农民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浙江省瑞安市农民生产专业合作社是由当地农民自愿组织联合成立、把农民个人生产和合作社生产融为一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该市最早一批4家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是2001年成立的。到2005年末,该市已成立各类农民合作社59家(其中登记注册54家),入社社员2277户,入社股金近  相似文献   

13.
<正>规范农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是巩固和壮大农民合作社的基础。近年来,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财政所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培训和指导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为农民增加收入作出了贡献。一、建立健全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截至2013年底,云阳镇共成立各类农民合作社46家,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85%。云阳镇财政所按照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工作规程》要求,对全镇农民合作社的财务进行指导和规范,一是建立符合产业  相似文献   

14.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十年来,江苏省坚持把依法依规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稳步加大工作推进、政策扶持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农民合作社进入规范提升创新发展阶段。合作社总量、成员数、农户入社率、国家示范社数均居全国前列,合作社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由于农民合作社注册门槛较低,入社社员数量、注册资金额度"水分"较大,不规范合作社的数量有所增加。笔者通过对甘肃省古浪县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就促进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合作社发展不够规范的主要原因数据表明,2010年古浪县工商注册登记合作社82个,2011年127个,2012年332个,2013年832个,2014年1177个,2015年1516个,2016年1689个。至2017年底,全县合作社数量发展到1869个。从古浪县2010—2017年合作社发展数量可看出,2012-2014年该县合作社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乡灯笼坝村是省农信联社精准扶贫联系点,该村2015年底仍有贫困户257户,贫困人口731人。2016年以来,省农信联社根据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总体部署,联系实际,在驻村成立登龙扶贫专业合作社,通过示范带动,大力发展茶叶、香菇、养殖业,初步统计,2016年该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比2015年增加了近1000元,结出了致富"金果果"。合作社成了农户致富的"药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扬中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2016年底,全市经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305个,入社农户数6.82万个,占总农户的比重为85.2%。其中,农地股份合作社39个,入社农户1.41万户;社区股份合作社15个,入社农户数3.42万户;农民专  相似文献   

18.
农民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具有益贫性的显著特征,这使其能够成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理想载体。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通农户无股权,使合作社与普通农户之间难以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合作社进行对接,再吸纳贫困农户的自有资源,一方面有助于依托合作社推动建立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合作金融扶贫与农业科技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户在合作社中的股权份额,改善合作社的产权构成,使贫困农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合作组织并逐步提升合作自治能力,推动合作社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走上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正>一、十载奋进,农民合作社发展成效显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的十年,是江苏农民合作社依法建社兴社强社的十年,合作社的法律地位更加明确,形式业态丰富多样,运行机制不断规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到2016年底,全省各类农民合作社7.45万家,入社农户1098万户,农户入社比重77.1%。合作形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从具体形式看,以农民专业合作、农地股份合作、农村社区股份合作为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截至2016年5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64.9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2.6%。目前合作社发展仍存在着规模小、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相对较弱、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