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规模经济理论和外部成本理论为支撑,运用四川生猪问卷调查数据,选用C-D生产函数和目标函数,首先对四川生猪是否需要适度规模养殖进行了判定,其次从养殖利润和污染治理成本角度测算出适度养殖规模,结果表明:四川生猪养殖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特征,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需适度规模养殖;当不承担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时适度养殖规模为650~800头,当承担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时适度养殖规模为55~75头,污染治理成本已成为养殖规模的重要限制因素,适度养殖规模为中小规模。生猪适度规模养殖要基于不同区域实际。  相似文献   

2.
非农就业是农户的一种普遍选择,深刻影响着农户的农业生产决策。文章利用四川省54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在非农就业视角下分析了影响散养户生猪养殖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显著促进了散养农户退出生猪养殖,但如果不解决内生性问题促进效应将被低估;散养户家庭所具有的禀赋会显著影响到农户生猪养殖决策;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家庭规模异质性存在,非农就业对散养户生猪养殖决策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应有序促进非农就业有助于散养农户退出生猪养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适度规模养殖形成;完善要素流转市场,促进闲置养殖设备向养殖大户集中,降低散养户退出生猪养殖的门槛;分类制定散养退出激励政策,促进生猪散养户有序退出。  相似文献   

3.
通过269户农民饲养生猪资料分析,对现有条件下户养生猪规模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提出四川省生猪生产产业化在不同类型区农户饲养生猪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户生猪饲养规模及饲料转化率变化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户生猪饲养规模及饲料转化率变化趋势探讨张晓辉卢迈本文利用1986-199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中10个典型省(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的10000户农户连续调查数据,研究分析了我国近10年来以农户为基础的生猪...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生产成本变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生猪饲养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世界猪肉市场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法从生猪饲养成本构成角度对中国生猪规模养殖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3种规模养殖方式下生猪的规模养殖比较优势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标准化从理论上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在生产中能否实现与成本弹性有关。本文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基于肉羊规模养殖场(户)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生产成本函数模型及测算其成本弹性对肉羊产业标准化规模经济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化应以适度规模为基础,园区化养殖模式下的规模经济效应要明显优于家庭式养殖模式,原因主要为园区化养殖模式因其较大的养殖规模降低了"固定成本",并且"养殖年限"、"营养标准的使用"和"定期防疫"对降低标准化平均生产成本方面显著优于家庭式养殖。要从根本上推行农业标准化,应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率,因地制宜选择标准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户是我国生猪供给的基本来源,在生猪生产上表现出高自给性和高分散饲养的特征。农户生猪饲养规模己近极限,存栏猪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它通过改变自食比重对生猪价格变化作出反映,从而造成生猪市场大的供给边际波动。  相似文献   

8.
近年生猪产业受环境和资源要素的双重约束,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准确把握养殖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破解环境及资源制约、推动生猪产业供给侧改革、保证生猪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我国生猪大省277户生猪养殖户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养殖区域生猪养殖户养殖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养殖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相对较高,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整体水平低下,亟待提高;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技术效率具有明显优势,而潜力发展区在养殖规模效率、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方面优势显著。(2)提高养殖户户主受教育水平、推动生猪养殖机械化发展、降低预混料投入比例、增加饲料利用率对提升生猪养殖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养殖集约化程度存在最优水平,纯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和纯育肥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高于两者兼顾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国生猪产地移动的分析发现,当农户的副业性散养为生猪的主要饲养形态时,生猪产业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水稻地带。但是,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生猪生产的比重大幅下降,华北及西南地区生猪生产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生猪产地发生了移动。本文利用综合优势指数分析了省份之间生猪生产的比较优势,并分析了生猪饲养与农户收入、饲养规模、市场因素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始终是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在各项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步伐加快,2015年数据显示,我国生猪和蛋鸡规模化比重分别达45%和76%。农业部今年发布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生猪规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生猪生产方式主要是加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有利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畜牧业产业的成功转型。因此,我国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对生猪养殖场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改造,实现生猪养殖场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本文就将从简述当前生猪养殖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现,探讨生猪养殖场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管理模式,实现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生猪养殖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生猪养殖规模化生产效率高、疫病防控能力强,是稳定生猪生产、保证猪肉供给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中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生猪生产规模化的动力、路径及影响,并得出几点结论。一是养殖用工机会成本持续上升、环保政策趋紧、疫病防控压力导致散养户加速退出,生猪规模化快速发展,中国生猪生产结构从金字塔型、纺锤型向哑铃型转变。二是规模化推动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使生猪生产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从穷人养猪向富人养猪转变。三是"公司+家庭农场户"模式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规模化轻资产扩张需求及以政府政策引导方向,长期来看该模式将成为中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的主要路径。四是生猪规模化养殖需要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沉没成本高,规模养殖场融资能力强、达产周期长,因此,规模化将拉长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当前大规模养殖集团的高额净资产收益率源于工业化、专业化生产模式对农户小规模、散养模式的替代,随着规模化的普及,市场竞争将迫使生猪养殖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从产业链上游节点与政府管理角度对影响不同养殖规模生猪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工业基础薄弱以及发展不足成为限制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着生猪生产效率的提高;种猪业的发展对不同养殖规模生猪生产效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我国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配备不合理,基层畜牧兽医机构的疫病防治能力不足,对生猪生产的支持作用不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我国是世界蛋鸡养殖主要国家之一,目前蛋鸡产业发展仍然呈现“小规模、大群体”局面,蛋鸡规模化发展受限。研究蛋鸡养殖户要素投入及适度规模,对于指导中小养殖户合理决策及宏观上把握蛋鸡养殖规模发展趋势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5省实地调研数据,基于农户收益最大化构建最优规划模型,测算我国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结果]按照蛋鸡养殖劳动力投入测算的蛋鸡养殖适度存栏量平均值为2430 4万只; 按照资本投入量测算的适度存栏量平均值为2617 1万只; 按照现有养殖面积测算的蛋鸡养殖适度规模平均值为4698 1万只; 调研户实际平均存栏量为2033 8万只。[结论]按照目前农户养殖的劳动力、资本及养殖面积计算,农户养殖适度规模均大于现有养殖规模,在目前的生产要素投入下,养殖户养殖规模还有较大扩展空间; 养殖户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应该更多注重劳动力及资本投入,即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机械化设备代替人工以及如何获得更多资金。同时,1万~5万只蛋鸡存栏户将占据蛋鸡养殖主要市场,蛋鸡养殖规模化发展大势所趋,1万只以下存栏的中小养殖户由于资金、技术等限制将逐步退出。  相似文献   

15.
环境污染是制约规模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规模生猪养殖为例,利用中国29个省区的规模生猪养殖数据以及课题组和相关文献对于规模生猪养殖粪便处理方式的调研数据,构建考虑环境非期望产出的固定窗式参考集FWML指数对2004~2013年环境约束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环境约束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6.32%的速度增长,技术进步是拉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明显;环境因素对于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抑制作用显著;中国多数省区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以中幅和小幅增长为主,目前仅有少数省区处于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高污染物消减的"双高"生产模式,仍有部分省区处于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低污染物消减的"双低"困境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演变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彪  施亮  刘洋 《农业经济问题》2015,(2):21-26,110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近年来,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养殖规模化驱动因素包括机会成本、周期洗牌、环保压力。从行业进入退出模式分析,未来生猪养殖行业格局将呈现龙头企业产能快速扩张,但同时粘性化散户并存。在公司与农户紧密结合型、公司与农户松散结合型、重资产型三种主流规模化模式中,紧密结合型是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江苏省东海、射阳、滨海、泰兴四县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将养殖户参与的生猪产业组织模式分为完全市场交易模式、横向一体化模式、订单养殖模式和纵向一体化模式。通过测度生猪价格波动和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运用两阶段多元Logistic模型修正样本选择性偏误和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了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对于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以及生猪养殖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波动是农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入生猪产业组织虽然能够提高农户养殖收入,但市场价格波动幅度的增大会削弱产业组织模式带来的积极影响,使得农户加入产业组织模式的收入效应减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的农户倾向于选择完全市场交易模式,倾向于不选择加入纵向一体化产业组织。  相似文献   

18.
正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消费品种,生猪养殖产业更是在农业生产和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我国目前的生猪养殖正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饲养转变,经历非洲猪瘟的影响后,如何让生猪养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广西来宾市抓住龙头企业带动这个"脉搏",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正大集团等,从饲料加工、猪崽繁育、生猪养殖、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粪肥还田等环节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提供了生猪养殖的"来宾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四川省25个县(市、区)753户生猪散养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继续从事生猪散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户主为男性、家庭规模较大、到县城的距离较远、饲料市场化程度较高、户主受教育程度较氐、家庭非农收入所占比例较低、养猪收入所占比例较低、生猪商品化率较低或到乡镇的距离较近的农户,继续从事生猪散养的概率更高;与山区的农户相比,平原与丘陵地区的农户继续从事生猪散养的概率更低;而养殖效率对农户继续从事生猪散养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有关结论,本文在如何引导农户退出生猪散养、扶持生猪散养农户从事生猪规模化养殖和对生猪散养进行地域限制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省加快发展农区规模养殖和牧区舍饲半舍饲养殖,大力推进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全省各类适度规模以上养殖场发展到2840家,其中通过省级认定的规模养殖场达1228家、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达53家,规模养殖比重持续提高,全省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科学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