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发展的重要资源。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获得了很大的生产自主经营权。然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面临不易克服的难题———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极不稳定,土地权属不明晰。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理论和江苏省近年的实践探索来看,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按照温家宝总理近期“永远不变”的指示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这是农村土地权利理性的复归!要做到这一步,现有的法律构架及农村土地管理体系,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整体推进农村土承包管理法制化,明晰土地权属,切实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更准确的内涵并有效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正是我们必须认真破解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东亚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阶段:以“均田制”为核心的土改运动,消灭封建地主所有制,确立自耕农制度,鼓励或强制实行土地的小规模家庭占有和经营,保证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结合。40—50年代前,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土地占有制度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广大农民无地或少地,被迫成为佃农,地主利用对土地的占有权收取高额地租。这种土地占有制度阻碍着农业的发展,给地少人多的的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设带来严重危胁。于是,一场旨在消灭封建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自耕农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相继展开,并迅速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实行土地承包到户的家庭经营,是中国农村改革最本质、最重要的成果。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合作化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长期解决不了的难题,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无法解决的按有效劳动进行分配的问题,从而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方式,成为...  相似文献   

4.
日本农地问题与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农地制度是依据1952年《农地法》的制定演变而来,《农地法》的颁布实施诞生了战后日本农业的零细规模、分散分布的私有权保护的"自耕农民"农地制度。为了缓解因农地利用限制方面影响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障碍,1970年起日本相继实施了多次相关促进"农地流动化"的租地经营政策与"农地连片化"制度政策的农地改革,解除了限制农地租借行为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相关农地改革政策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出现而影响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农地被无秩序利用等其它农地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1952年以来实施的相关农地法律改革内容的整理与剖析,从日本农地问题所在、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相关内容、影响农地集中的其它问题、农地利用秩序改革理念等4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日本农地问题与农地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指出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发生、不在村农地所有者增加等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从健全土地利用计划审核机制、解决农业委员会成员的利益相反立场、统一农地管理与运行组织等3个侧面提示了日本农地利用秩序改革理念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还是发展的重要资源。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获得了很大的生产自主经营权。然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面临不易克服的难题——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极不稳定。土地权属不明晰。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理论和江苏省近年的实践探索来看。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按照温家宝总理近期“永远不变”的指示下决心把土地承包权永久地固定给广大农民。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成为一种包含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和抵押权的土地财产权。这是农村土地权利理性的复归!要做到这一步。现有的法律构架及农村土地管理体系。还有许多不适应之处。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整体推进农村土承包管理法制化,明晰土地权属,切实赋予农民土地承包权更准确的内涵并有效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正是我们必须认真破解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农地问题与基层民主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文构造了一个农地预期价格与村民自治的简单模型,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农地制度的改革和农地交易的活跃,可能会提高农户对土地的价格预期。当这一预期超过村民联合的组织成本与现期实际收益之和时,村民自治变得更有实效。作者进一步讨论了制度变革与民主建设的关系,认为中国基层民主可以强化农地产权的排他属性,而土地制度改革也能够提高村民自治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7.
国外农地制度改革及对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一些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和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农村改革与农地制度变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家庭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农地制度变迁是农村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众所周知,中国农村改革是从改变农民同土地的关系、改革土地经营方式入手的,并在短短的几年里,改革遍及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统一经营、集体劳动的制度模式,代之以土地按人承包的家庭经...  相似文献   

9.
30年前,凤阳农民自发“创造性破坏”当时的农地制度,启动了波澜壮阔生动鲜活的全国制度大变革的伟大运动。30年后,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出台,将推动农业的规模经营。成立土地银行,使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全面融入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中,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集体土地被征地增值收益中农民只能拿到极小一部分,各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的补偿更低。国研中心的调查显示,征地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中,投资者拿走大头,占40%到50%;政府拿走20%到30%;村级组织留下25%到30%,而农民拿到的补偿款,只占整个土地增值收益的5%到10%。在此背景下,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有些人担心是否农村集体土地收入补偿标准提高了,将导致用地成本高涨,直接会推高房价。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农地非农征用的地方政府垄断征地格局,不允许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不改变泛公益化的征地政策,的确会推高房价。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观点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观点评析秦岭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重大研究课题。特别是近几年,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进入创新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众多作者观点的评析,以增进人...  相似文献   

12.
农地制度变迁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存在,限制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冲抵了农地制度变迁及创新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只有彻底转变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才能还原农地制度创新的绩效,从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出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关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尽管在具体改革方式上存在一定争议,但是基本一致的观点是必须允许集体土地流转,放开集体土地市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重新配置农村土地资源,使集体土地产权主体能够分享集体土地开发与流转所产生的增值收益。总体来说,在我国逐步建立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在城市土地市场如  相似文献   

14.
焦少飞  陈颖 《农村经济》2005,23(11):83-85
我国人地矛盾尖锐,在城市中还存在大量失业者,我国工业化水平还不足以吸收农村中的全部剩余劳动力,所以,土地私有化道路在我国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是两种不同的产权分析范式,结合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合理成份,我国城乡边缘区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该坚持和完善集体土地所有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  相似文献   

16.
论农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地制度是国家经济和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农地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农业自身的发展,并影响到整个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本论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将农地制度问题置于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之中,从现实出发,并通...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制度是农村最基本的一项经济制度,土地制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近年来,理论工作者对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各地在实践中就深化农地制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农村基本上跨越温饱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以后,如何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前不久,本刊邀请在京的部分理论工作者,就进一步深化农地制度改革问题,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现将讨论的有关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8.
正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决胜期、发展精细农业的关键期和农地流转的提速期,需要进一步明晰农地制度改革的行动路线图。牵好农地确权颁证这个牛鼻子。农地确权颁证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举措。继续推行摸底制图、调查指界、公示确认的三步工作法,优化确权路线模式;严格把好矢量确认、农户确认、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与农地使用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亚荣  刘安然 《中国农史》2006,25(3):127-1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经历了丰富的变迁历程。农地使用制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新农村建设将推动农地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作为农地使用的主要方式,目前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应从推进农地配置的市场化、使用方式多样化、促进农地流转、扩展农地使用权的权能、加强保护等方面改革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20.
宅基地制度作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对其深化改革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低效利用、分配不公平、隐性交易盛行以及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对于积极适应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立足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重点围绕宅基地社会保障功能实现、闲置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盘活、城镇建设用地供给三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