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相关专家学者: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消费国,但国内关于茶叶消费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为了加强茶叶消费与营销研究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茶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拟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茶产业经济研讨会,会议期间同时召开茶叶消费与营销专题论坛。研讨会的主题是"以营销拓市场、以消费促发展"  相似文献   

2.
各相关专家学者: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消费国,但国内关于茶叶消费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为了加强茶叶消费与营销研究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茶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拟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茶产业经济研讨会,会议期间同时召开茶叶消费与营销专题论坛。研讨会的主题是"以营销拓市  相似文献   

3.
黄少平 《浙江林业》2010,(12):28-29
茶叶产业一直是嵊州农业的主导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尤其是山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嵊州市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把茶产业作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3月2日晚,位于桂东深山的广西昭平县文竹镇一家茶叶加工厂的工人们展示一杯刚刚炒制好泡出的春茶。2005年荣获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的广西昭平县,近年来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把无公害生态茶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着力打造"中国茶  相似文献   

5.
凤庆县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也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凤庆县茶叶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分析凤庆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提出凤庆茶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提高茶叶品质、打造龙头企业效益、持续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持续提升品牌意识等,促进凤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消费国,但国内关于茶叶消费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为了加强茶叶消费与营销研究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茶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拟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茶产业经济研讨会,会议期间同时召开茶叶消费与营销专题论坛。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正三十余年来,浙江省安吉县农业农村局茶叶站推广研究员赖建红始终走在茶产业农技推广的一线。她在茶叶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特别是在推进安吉白茶产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付出了艰辛努力,为推动安吉茶产业发展、茶农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赖建红践行习总书记"一片叶子,富裕了一方百姓"的期望,每年举办30余期技术培训班,结对帮扶农户,使安吉全县白茶亩产值超万元,年产值超百万元的茶叶生产大户达到100余家。  相似文献   

8.
茶产业成为山东省茶叶主产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在对山东省茶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具体分析了山东省茶产业的3种生产组织模式,即"企业+茶园+农户""专业种植大户+茶叶专业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型组织形式的特点与优劣势。并对新常态下山东省茶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出经营策略,延伸茶叶衍生品链条、推进茶旅一体化经营、形成完整的品牌体系、拓宽茶叶流通渠道、实践"互联网+"的运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茶叶已成为广东富民兴村的一项重要产业,近日笔者借首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之机走访了清远市英德市的生态茶园,探寻茶叶产业的发展路径。感受英德红茶文化的魅力享有中国"红茶之乡"的广东省英德市,近年来紧紧依靠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茶文化,依托茶叶科技,大力发展茶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  相似文献   

10.
茶叶生产是山区农村脱贫致富、振兴山区经济的途径之一,茶叶产业在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稳定农村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广东山区农村茶叶经济的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广东山区农村茶叶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集体资产的规模、结构、内容逐渐清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也逐渐完善,这也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农村发展后劲奠定了制度性基础。贵州省湄潭县核桃坝村以茶产业为支柱,牢牢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宝贵契机,让乡村茶产业插上腾飞翅膀,呈现出产业兴、人气旺、生态好、环境美的良好面貌,发挥出多重效应。近年来,核桃坝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先进文明村镇""全省小康村"称号,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  相似文献   

12.
安徽是茶叶生产大省,产茶历史悠久,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等传统名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安徽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的重点产业来抓。日前,记者就该省如何做大做强茶产业、促进茶农持续增收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创新举措,采访了安徽省政府副省长梁卫国。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崔明理)为展示我国茶产业发展成就,落实农业部园艺作物"三品"提升行动计划,搭建优质茶叶产销衔接平台,促进茶叶品牌培育与建设,推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4中国茶叶博览会将于2014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济南高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相似文献   

14.
<正>为做强茶产业,做大茶品牌,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影响力,5月18日至21日,农业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在杭州共同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茶博会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的茶叶界顶级盛会,是国内外茶商、茶企相互交流、推广品牌的重要平台,对于全面展示我国茶产业发展成果、引导茶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行业发展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宜兴市太华镇是江苏茶叶重要产地,业内曾流行一句"江苏茶叶看宜兴,宜兴茶叶看太华"。太华镇有茶叶面积8000余亩,各类茶叶企业39家,年产茶叶100余吨,产值3500多万元。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太华茶产业,目前许多新问题有待解决。一、太华茶叶产业现状茶叶品质提高还有空间。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茶叶整体品质有较大提高,仅以2014年为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市场运行组织模式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经济社会中专业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市场主体十分清晰,且具规模,因此茶业可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进行研究。茶叶曾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目前对我国南方一些山区而言,茶叶生产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历史上来看,我国茶叶出口主要依赖于资源禀赋的优势,今后茶产业的竞争力必然落实在产业组织载体上。产业组织制度或产业运行的组织模式影响着产业运行绩效,进而影响其竞争能力。本文将对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市场组织运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一般性结构,并试图针对我国茶产业组织结构现状,提出组织模式优化的途径,旨在提高我国茶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茶叶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全县有三分之一的农民靠茶叶脱贫致富。作为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茶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谈起现状,金寨县农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茶叶专家解正定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厚植该县生态、安全、健康的茶叶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成为摆在金寨人民面前的一大考题。  相似文献   

18.
正茶产业是福建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率先出台了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大力推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福建茶叶实现了"五项全国第一"。全省茶叶无性系良种推广面积达96%,平均亩产118.3公斤,毛茶产量45.2万吨,毛茶产值235亿元,茶叶全产业链产值937亿元。目前全省涉茶人员超300万人,茶业已成为福建特色  相似文献   

19.
品牌建设是企业的核心环节,能进一步提升产业在整个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茶产业发展的必要过程,也是中国的茶叶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特别重要的途径,六堡茶是广西梧州市优质的历史名茶,以"红、浓、陈、醇"及独具槟榔香的品质特征长久享誉东南亚,成为我国著名的侨销茶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梧州市六堡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六堡茶的品牌建设及营销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昭通市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昭通市茶叶生产具有较好的传统,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在全面分析昭通市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昭通市茶产业的发展应以小叶茶和苦丁茶为重点。分析了茶产品的市场情况并结合昭通地区实际情况对茶产业基地建设进行了合理布局,指出未来实现昭通市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茶园管理水平和茶叶加工工艺水平;加大投资力度,增加茶叶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加强市场开发,打造昭通小叶茶特色和有机苦丁茶品牌;实施绿色生产战略,提高茶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