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融入到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当中,利用"互联网+"切实解决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河南省农业产业发展现实,分析了"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并梳理了河南省"互联网+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探究了"互联网+"环境下河南省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路径,以期对"互联网+"环境下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作用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最终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变革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的应用经验,并对我国"互联网+"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互联网+"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及高效农业结构的重要成分,提出其存在互联网普及程度低、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互联网+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地区网络服务水平、构建与完善信息整合系统、创新农业产业营销模式、健全电商融资平台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农业”的宿迁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15年7月4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的11个重点领域,现代农业位列第三。在落实中央"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中,江苏省宿迁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一村一品一店"的电商模式,在推进互联网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上抢占了先机。为进一步探究互联网与农业"连接"的深层逻辑和引发农业"裂变"的"触点",课题组先后赴江苏省宿迁市的宿豫区来龙镇光明  相似文献   

4.
正近两年来,农业发展劲头十足。伴随着"互联网+"席卷各大业界,农业这个最基础的行业也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上,农业融入了互联网的元素,跻身信息化大时代。然而资金的缺乏让大数据时代下的中小型农企发展遭遇瓶颈,并迎来了全新的考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农企转型,提高竞争力迫在眉睫。那么传统农业出路何在?农企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已从新兴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也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新机遇。"互联网+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全面融合的过程,将加快古老农业产业发生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今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传统农业如何通过互联网思维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在生产、流通、农村综合服务等领域与互联网紧密融合,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从"互联网+"角度对整个农业产业链进行一场新的审视、规划,进行一场新的思维变革。一、"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发展带来全新的空间维度和发展模式(一)"互联网+"为现代农业发展增加新的发展内涵和产业魅力。"互  相似文献   

7.
正就像当年全国率先燃起草根工业的星星之火,在全国最早提出和实施"物联网农业"的江苏,如今"互联网+"的神奇点金之笔,又在书写改造农业、改变农民、改换农村的全新篇章;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正如火如荼地演绎着传统农业深刻嬗变的时代大剧,生发出无数互联网风口探飞的精彩新闻。一、从"农业物联网"风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浮现,"互联网+"成为备受关注的投资热点。随着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除了"互联网+",各种跨界"X+"新业态业已涌现。在农业领域,农业大棚也开始玩起了跨界,步入"大棚+"时代。如: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光伏产业扶持力度,光伏大棚逐渐成为投资新宠。  相似文献   

9.
<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互联网+"后,它就在"两会"舆论圈呈现出刷屏之势,高居热搜词榜单前列。总理强调,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其实,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绝非新兴产业专属物,"+"本身就象征着无限想象和可能。如果说传统农业、落后农村、弱势农民在奔向现代化的征途上,有一个后发制胜的超车弯道,"互联网+"必定是一次时代赋  相似文献   

10.
<正>"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为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支撑作用,上海蔬菜产业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应用,加强蔬菜生产与信息技术融合,开展地产蔬菜生产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力图打造蔬菜产业发展升级版,加快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茶叶市场自古以来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茶叶市场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在此环境下,我们要适应"互联网+"大时代下的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思路、更新办法、多措并举,不断推动传统茶叶市场的变革与发展,维护传统茶叶企业的相关利益,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如何利用互联网有效的实现,农业进入绿色生态的发展。对农业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时代越来越倡导"互联网+",如何将"互联网+"和绿色生态农业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绿色生态的发展,成为了目前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互联网的介入。传统农业可以从生产上实现更加绿色,高效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农林系统坚持用互联网思维谋划农业,用互联网装备改造农业,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农业,加快全区农业融入"互联网+"时代步伐,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一、集成示范:看江苏率先试水数字化的有机农场位于茅山风景名胜区的壹号农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5G、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及信息化手段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代,这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挑战,尤其是农产品营销行业,由于其传统营销理念与营销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导致部分农产品虽然质量较为优异,但在市场价格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所以,亟需在"互联网+"背景下进一步探寻全新的农产品营销方式,逐步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互联网+"基本概念加以明确,然后对"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营销的机遇与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快速发展,诱导了"互联网+"产业行动计划的诞生,为传统产业实现新的突破了支持。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快速搭建,种类齐全,功能齐备,为农业经济大突破保驾护航。本文通过对电商平台"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的总结,提出了该模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质疑,并提出了解决质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互联网+"农业己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常态之一,"农产品电商""休闲观光农业"列入江苏重点打造的8个千亿元农业产业之一。如何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以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为突破口,以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的渠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山区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否通畅关系到农产品价值的实现,关系到农民脱贫致富,对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中国柿子之乡富平柿子传统营销渠道切入,分析传统营销渠道模式与存在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柿子营销渠道创新,并就传统与"互联网+"背景下的营销渠道进行对比,提出面向互联网的农产品营销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始终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商和农业现代化为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农业"旨在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创新农业生产的发展模式。论文在对互联网+时代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互联网+"时代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新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是补齐"四化"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下的教育培训模式,促进农业远程教育转型升级,不仅是简单的互联网技术接入,更是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升级和重塑。因此,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教育培训发展新路,是切实提高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围绕"三农"中心任务开展科研和推广工作能力水平,培养"三农"工作队伍的重要渠道,有利于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