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发展改革委表示,今年我国将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2014年将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先行展试点。同时,将继续实行稻谷、小麦低收购价和玉米、油菜子、食糖临时收储政策。进步完善生猪调控预案和大宗农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2月2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表示,当前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据介绍,目前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效果比预期好,玉米市场价格机制已形成,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加工企业全面激活。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完善。2017年共收购粮食8500亿斤。同时,完善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系统,加快推进粮食库存消化,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具体到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有三个核心原则: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保障农民合理收益。一方面,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一方面,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统筹补贴资金  相似文献   

4.
正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进行改革或发出改革信号。2014年率先对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开展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被认为是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首次探索。玉米积累的问题较为突出,2016年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生产者补贴制度,被解读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国粮调〔2016〕210号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区)人民政府,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为贯彻落实2016年中央1号文件"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要求,今年国家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  相似文献   

6.
动态     
发改委: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背,  相似文献   

7.
动态     
<正>1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健全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调整大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秋粮收购已入高峰。丰收的玉米、高企的库存、低迷的价格,让今年玉米市场和玉米收购备受舆论关注。在多种压力背景下,玉米收储政策开始变革:临储政策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调、临储玉米质量标准更加严格、要求地方政府出台质量不达标玉米的收购办法等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对于玉米,则指出,要改革完善玉米收储制度。  相似文献   

9.
近日,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粮食流通事业的发展亦是如此。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2016年,我国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水平的首次下调,玉米收储制度由临时收储改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2004年开始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从2008年开始建立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这两项制度的实施对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实践,随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格局的巨大变化,我国现行的农产品价格机制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时间节点。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的目标价格补贴,是政府部门根据种植成本等要素制定农产品目标价格,如果当年农产品收获时,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相关部门将按照差额补贴给农民。日前,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推动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收储政策向"价补分离"转变,组织开展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上述表态意味着,中国执行了近十年的农产品托市收储政策将迎来历史性转折。近年来,收储政策被批评违背市场化运作原则,拉高农产品价格,让下游加工企业叫苦不迭;数百亿元甚至更多的收储资金由于缺乏监管,为部分腐败行为提供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以来,国家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主体多元的改革方向,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取消玉米临储,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新一轮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已经开启。国有粮食企业是党和政府落实粮农政策,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国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对于玉米政策的调整,文件指出,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农  相似文献   

15.
2017年是我国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的第二年,也是深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关键一年.随着改革的进展,玉米价格大幅下降,种植面积、产量和进口量都开始减少,消费量明显上升,市场对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凸显,价格波动增大.  相似文献   

16.
正关键词组一供给侧改革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继续实施并完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2014年调整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2017年大豆实行市场化收购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正>李克强部署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本刊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研究决定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粮食一头连着亿万农民,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但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制度,改为目标价格补贴,将新疆棉区作为全国改革的试点。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我国进一步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做出了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9.
正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要求,2016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实行"市场化"加"补贴"的新机制,国家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领域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农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标志着我国产量最大的粮食品种在历经8年的临储政策后,向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国务院要求农发行要发  相似文献   

20.
坚持市场定价原则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今后我国将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推进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目标价格制度。所谓目标价格补贴,指政府事先确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当该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按照两者之间的差价补贴农产品生产者,保证其基本收益;若该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需启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那么,为什么要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