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16年新季玉米收购期已至。今年是取消临储收购政策、实施"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未雨绸缪、多措并举,顺应改革,赢得玉米市场化收购的主动权,是当前粮食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一、玉米市场供需概况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饲料原料和重要的工业加工原料,还是肉蛋奶及诸多副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粮食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呈台阶式上升格局,成功跃上5000亿公斤大关;粮食总量平衡已由短缺经济向相对过剩转变;粮食供求关系从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从量的保障到质的提高转变;粮食流通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马铃薯主粮化已成为我国第四次主粮革命的新趋势,我国马铃薯产业具有良好的产能基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球第一,但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产业发展面临诸如加工能力低、经营模式落后、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现实问题,为实现我国主粮多元化需要加快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方法]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2011—2016年我国马铃薯16个主产区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利用Moran's I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动态变化。[结果]马铃薯产业整体技术效率偏低且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逐渐从技术进步转变到更加注重提高技术效率且主导因素存在区域性差异;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新区"、南北连通的"西区"和强强联手的"北区"三大集聚区。[结论]马铃薯产业区域性明显,打破地理界线跨地区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最后从技术效率提升、区域产业布局、市场对接等方面对我国马铃薯产业优化调整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优化布局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是,粮食生产布局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品种杂乱多,新技术、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缓慢,主粮生产面积大、细粮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此外,还有主导品种不突出、规模化生产比例小、标准化生产到户率不高、粮食周年高产种植观念不强、稻麦迟播迟栽不能正常成熟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四方面优化粮食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的招商引资政策正逐步从保护主义走向自由贸易,国内招商引资政策也开始注重发挥地域的专业化分工与比较优势,并更加注重从招商引资的前期服务向前、中、后全过程服务转变,从注重运用政策吸引向改善发展环境吸引转变,从以引进资金为主向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并举转变。这种招商目的、方式、内容的变化是当前国内招商引资的一个新特点,这种转变对于招商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种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稻米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是中国三大主粮之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首要品种。通过分析当前国内粮食形势的特点,指出在新时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强调面对中国稻米加工业发展出现稻米主产区发展加快、大企业发展加快、开发优质稻与名牌产品步伐加快等新形势的同时,不能忽视还存在发展滞后,“小、散、低”的状态。提出了从6个方面转变发展方式,把粮食企业做强做大,开创中国水稻生产、加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问题不容忽视,粮食供求的品种结构存在突出矛盾,缺乏价格竞争力是我国粮食生产的软肋。加快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先行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效益,应高度重视提高我国农业的基础竞争力,大力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新业态对现代农业的双轮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将机收减损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生产机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通知》指出,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减少机收环节损耗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抓紧粮食生产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围绕收获机械、机手操作保持良好技术状态这两个关键要素,紧盯三大主粮作物和重要农时,落实落细农机管理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9.
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看,玉米都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发展方向会对中国粮食发展战略和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产生关键影响,但关于其是主粮还是饲料粮的定位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首先从历史视角审视中国粮食发展过程,发现主粮的范畴会根据作物属性变化而变化;其次通过描述玉米当前的消费结构将其与口粮分离;然后通过重新审视玉米产业,进一步确定短期内玉米将以饲料粮属性为主;最后指出,过去因为没有及时依据玉米属性的改变来调整粮食调控思维,而对玉米产业造成了不良的经济影响。本文认为,根据玉米饲用的发展思路,未来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快饲用玉米育种工作,调整国内生产结构并逐步放松玉米进口。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支持政策负外部性凸显、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等挑战。应重塑"量质并重、市场导向、可持续发展"的新粮食安全观,构建"产销平衡、需求导向"的粮食生产模式,理顺支持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由单纯支持粮食增产转向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立足长远,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防控贸易摩擦风险的基础上,抓住机遇适度进口,减轻国内粮食供给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与以往不同,"家电下乡"作为一次全新的创造,折射出了财政政策的"闪光点".一、与以往财政惠农政策主要侧重于生产,更注重在生产环节给予农民补贴与扶持,"家电下乡"从生产环节转向了消费环节.以往的惠农政策突出表现为财政对农民进行粮食直补等扶持上,如今农民购买家电也给予财政补贴.有力地刺激了农民购买力,直接拉动农村消费,将农民这一庞大的消费团体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强大的现实购买力,无疑为我国的"大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久拉动力.  相似文献   

12.
正从7月13日在甘肃举行的农业部家庭农场发展培训班上了解到,在经济步入新常态情况下,我国农业财政支持政策将进行创新,在实现"3个转变"的同时,突出"3个重点"。"3个转变"即支持目标由直接支持农业生产向注重支持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并重转变,支持对象由普惠制向普惠制加特惠制支持转变,支持方式由直接补贴向更多利用财税政策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转变。在此基础上,将突出"3个重点"。首先抓好统筹整合,化零为整,集中资金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农业由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那么,粮食供给如何实现这一转变,从强调粮食产量向注重粮食质量、兼顾粮食产量的方向转变?尽管粮食质量的衡量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问题,但是质量终归会反映成价格。[方法]通过粮食供给需求的均衡分析,建构了粮食补偿数理模型,研究了按面积补偿向按量补偿、按量补偿向按质补偿转变的条件。[结果]在粮食供给侧改革中,在耕地面积等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要实现这一转变,就需要突出规模效应,通过规模化生产补贴和品牌化发展策略实现。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的粮食生产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佐证了上述观点。[结论]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以规模化生产补贴、区域品牌或农户品牌来实现粮食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新时代应当树立新型粮食安全观念,未来我国的粮食安全应突出三大有效点。一是有效的粮食生产。在保证市场需求的条件下,注重提高粮食生产质量,提升农业资源转化为粮食使用价值的转化率,提高营养价值,增加中高档粮食产量供给,并注重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二是有效的粮食进口。立足"国外粮食市场是补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流通正处于向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可以预期,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适应对外开放格局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的粮食流通体制框架将基本建立。加强粮食市场化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战略的高度把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向,促进和加快新体制的建立。一、从我国粮食流通三个阶段的沿革看粮食流通市场化的必然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流通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导向阶段从1953年11月到1984年底是我国粮食的统购统销时期。粮食统购统销是一种高度集中统一的粮食购销制度。它的推行,基本上了满足了城乡人民对粮食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粮食问题关系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深入剖析新时期下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要求。[方法]文章基于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和样本选择修正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主粮生产的影响。[结果](1)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主粮生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每提高1%,农户主粮单产就提高1.219%,其中,水稻单产增加1.220 7%,小麦单产增加0.807 6%,玉米单产增加1.106 4%,马铃薯单产增加1.3798%。(2)从控制变量来看,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务农经验、粮食补贴、农药化肥投入和平原地形都对不同主粮作物生产有积极作用,家庭外出务工占比、土地流转和气候极端变化都对不同主粮作物生产有消极作用。[结论]在农户不大幅调整当前主粮种植结构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提高种粮农户农业机械补贴力度,推广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模式,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农村干部和农民观念的转变 一是粮食生产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二是从立足粮食区域自给向立足国内大市场、大流通转变;三是从粮食生产为重点向效益农业为重点转变,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增长,供求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粮食总量上看,已由长期短缺变成供需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但从粮食品种结构上看,由于粮食消费向优质化和多样化转变,而粮食生产仍停留在数量型农业阶段,优质产品相对不足、劣质产品无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区农户对粮食政策的评价及生产粮食意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华北地区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国家粮食政策的评价和生产粮食的意愿及原因等问题。结果表明,农户对国家"两减免,三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比较满意,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获得国家粮食政策优惠最多的是"直接补贴";农户对国家粮食政策期望按照重要性排序是:"提高最低收购价">"加大粮食直补">"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与推广"。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主要原因是"保证口粮、有粮吃";愿意多种粮食的农户占56.5%,还有32.2%的农户不愿意多种粮食。农户愿意多种粮食的原因主要是当前的粮食及农业政策不错,其次是多种粮食能够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农户不愿意多种粮食主要是缘于成本效益较低、增产幅度小以及农户基本口粮足够。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如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等。要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深化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仅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要健全人才教育扶持机制。当前,粮食产业发展正处于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提高转变的关键时期。粮食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实施"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