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生猪生产方式主要是加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有利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畜牧业产业的成功转型。因此,我国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对生猪养殖场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改造,实现生猪养殖场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本文就将从简述当前生猪养殖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现,探讨生猪养殖场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管理模式,实现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生猪养殖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民科技培训》2011,(9):42-42
近期,农业部门加快落实中央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切实做好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努力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当前,全国生猪生产形势继续趋好,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中秋、国庆期间市场供给有保障。  相似文献   

3.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20日表示,2008年中央加大对生猪生产发展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能繁母猪补贴与保险、生猪良种补贴、调出大县奖励和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扶持政策,各地政策落实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对生猪生产的快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猪肉供给。  相似文献   

4.
《上海农村经济》2011,(11):24-25
“规模、标准、生态”是发展现代养猪业的客观要求,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作为围绕生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开展的一次创造性革命变更,是生猪行业现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近几年来,上海农场按照市政府要求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年饲养量达20多万头,成为上海国有农场最大的生猪养猪基地,为上海市场猪肉供应和当地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生产的动态监测,提高数据采集效率,探索利用监测数据回馈服务生产的有效途径,农业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产监测手机平台试点工作,拟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国家级或省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利用无线互联通讯技术开展定点监测试点。  相似文献   

6.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亟需探索提高我国生猪生产效率的有效路径。本文在理论探讨生猪养殖专业化分工效率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河北、辽宁和北京3个北方省份自繁自养型商品猪养殖场户调研数据,采用稳健OLS和分位数回归对养殖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率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Bootstrap自助法和分组回归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生猪养殖专业化分工对生产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影响效应会因分工环节技术密集度和养殖主体技术水平的不同产生差异;商品猪养殖场户在生产效率较低或养殖规模较小时参与终端公猪精液生产环节分工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但在生产效率较高或养殖规模较大时,需参与父母代母猪繁育环节分工才能获得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健全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并通过养殖专业化分工促进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生猪生产效率的有效路径,其加快实施需要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并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为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水平,农业部决定今年继续在全国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优势区域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再创建30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  相似文献   

8.
四川农户生猪养殖适宜采用何种饲养模式和多大规模,是生猪养殖转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首先,选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4~2012年)中的生猪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生产效率角度探讨四川农户生猪饲养模式;其次,利用2014年对四川省遂宁市373个生猪养殖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选用C-D生产函数,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测度四川农户生猪适度养殖规模。结果表明,四川农户生猪养殖宜采用规模饲养模式,适度养殖规模为118头/年。  相似文献   

9.
前三季度,广西水产畜牧经济稳定增长,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特色养殖蓬勃发展,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生猪、家禽等主要产品养殖效益显著。据统计,前三季度,广西水产畜牧业产值974亿元,农民通过养殖获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市2020年度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实施方案》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机械装备购置补贴申报专家评审会"的评审。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正联合相关建设区农业农村部门和养殖企业组织实施,确保生猪养殖机械装备尽早进场安装调试,加快推进生猪养殖恢复生产。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国内快速扩散,给我国生猪产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唐山市生猪养殖规模稳定,但也存在存栏规模较小,总体养殖水平较低,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大力推广生猪标准化高效养殖模式,通过转变思想,升级改造养殖场软、硬件设施,提高生猪养殖水平,为顺利实现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省加快发展农区规模养殖和牧区舍饲半舍饲养殖,大力推进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全省各类适度规模以上养殖场发展到2840家,其中通过省级认定的规模养殖场达1228家、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达53家,规模养殖比重持续提高,全省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科学饲养  相似文献   

13.
数说     
<正>2014年全国早稻产量680.2亿斤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95千公顷(8692.5万亩),比2013年减少9.4千公顷(14.1万亩),下降0.2%;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868.9公斤/公顷(391.3公斤/亩),比2013年减少12公斤/公顷(0.8公斤/亩),下降0.2%;全国早稻总产量3401万吨(680.2亿斤),比2013年减产12.5万吨(2.4亿斤),下降0.4%。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40.8%根据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发布的数据,2007年以来,农业部以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在项目的支持和带动下,2013年出栏500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是制约规模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规模生猪养殖为例,利用中国29个省区的规模生猪养殖数据以及课题组和相关文献对于规模生猪养殖粪便处理方式的调研数据,构建考虑环境非期望产出的固定窗式参考集FWML指数对2004~2013年环境约束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环境约束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6.32%的速度增长,技术进步是拉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明显;环境因素对于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抑制作用显著;中国多数省区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以中幅和小幅增长为主,目前仅有少数省区处于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高污染物消减的"双高"生产模式,仍有部分省区处于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低污染物消减的"双低"困境中。  相似文献   

15.
为向生猪养殖大户提供"保姆式"服务,充分发挥养殖大户在不断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中的示范辐射作用,湖北省宣恩县实行畜牧兽医科技人员与养殖户"结对帮扶"制度,为全县2000余户生猪养殖大户配备了"科技管家".这些"科技管家"负责为养殖大户提供防疫、治疗、信息等服务,准确掌握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力推进了全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畜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市出栏生猪15.18万头、出栏家禽1204万羽、出栏羊2.28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1.0亿元。一、溧阳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一是畜牧规模养殖占据主体地位。近年来,全市畜禽生产由分散  相似文献   

17.
正养殖业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近日,农业部对农业面源污染出台政策性的措施,给生态养殖、特色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带来了利好。2016年养殖业将迎来黄金机遇。机遇1:标准化规模养殖规模农业是中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国家对规模养殖将加大扶持力度。利好一:规模养殖的巨额补贴:除畜牧良种补贴外,还可拿到规模养殖的补贴。另外还有养殖专门政策,如针对生猪养殖大县,另有专门奖励政策。利好二:标准化示范养殖,  相似文献   

18.
为稳定猪肉价格,维护市场稳定,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意见》,决定大力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同时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东台市地处东部沿海,是江苏省畜牧业重要主产区,常年饲养家禽6000多万羽,生猪年出栏超100万头,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80%,畜牧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是"全国畜产品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优质无公害乳猪标准化示范区"。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有效处理病死动物,斩断病死动物流向餐桌的链条,保障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安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东台市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充分运用信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猪生产规模报酬与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技术分析生猪产业政策的影响,以2004—2007年与2007—2011年为两个子时期对我国生猪主产省份不同养殖规模结构的规模报酬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动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生猪养殖整体上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散户尤其小规模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下降,中规模户尤其大规模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结合规模弹性和全要素生产率构成变化比较分析表明,稳定要素价格、促进技术进步和完善生猪养殖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提高生猪生产绩效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