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河南省(滑县、兰考县)1028名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住房数量、家庭负债水平、职业分化、经济分化是影响影响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响应意愿的关键性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大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试点地区江苏泗洪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实地调查数据,构建Poisson Hurdle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行为响应的约束条件。结果表明,户主性别为男性、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从事非农经营、家庭结构为中年家庭的农户,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行为响应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农村住房为抵押品、房产估值在20万元~40万元间的农户是申请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目标群体,贷款额度集中在8万元~15万元之间,主要用于商业性生产经营;同时,农户房产确权、证权一致有利于其获得贷款;而对贷款政策和流程不了解、贷款不便等对贷款行为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是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补充和完善,能有效缓解传统小农户和农村个体经营户因抵押物缺失带来的融资难问题,拓宽了农户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研究农民对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的受偿水平,并检验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CVM法和Tobit计量模型。研究结果:山东省临清市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平均受偿意愿为704.22元/m2;年龄、外出务工年限、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家庭供养系数、对宅基地政策是否了解及其在住房养老中的作用等变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受偿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是否参加新农合或其他保险、区位变量、非农就业稳定性变量则对宅基地退出补偿受偿意愿具有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应增强农户退出宅基地转向城镇非农就业的能力与机会,制定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提高农民退出宅基地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辽宁省14个市385个农户为样本,对农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土地面积、家庭年收入、贷款利率和对政策的认知与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显著正相关;家庭人口数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呈负相关。据此提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支持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出台农地经营权抵押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政策认知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研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制定出提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支出水平、贷款经历、社会关系、土地规模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水平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应该适当扩大试点的数量和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而促使农户通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途径,获取农业生产资金贷款。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分析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条件下农户对信用、保证、质押、产权抵押4种正规融资方式的选择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多变量Probit模型。研究结果:产权抵押贷款已成为试点地区农户正规融资的主要选择方式,且对其他正规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替代效应;农户不同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既存在显著差异也具有共性,其中农户对产权抵押贷款的政策认知、优势认知均是影响其4种融资方式选择的显著因素。研究结论:为优化产权抵押业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机构应做到:(1)重视政策宣传力度与效果,提升农户认知;(2)凸显产权抵押贷款优势,不断优化创新产品设计;(3)加强金融供给精准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以全国33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为研究对象,探析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实现路径和关键影响因素,为政策推广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结果: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实现在不同地区均是多个不同条件共同作用引致的结果,具体可归纳为金融推动型、政府主导型、服务市场型3种路径;实际路径的形成和各地宅基地流转的市场基础及改革的历史探索紧密相关;其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流转范围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抵押担保和“房地一体”登记之间则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研究结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实现应从激活流转市场、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措施、合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方面完善政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浙江省建德和开化两个省重点林区县(市)8个村156个农户调查的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实证分析了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意愿。林业补贴政策对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林业补贴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据此,提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加强配套措施,完善服务体系;破解农户难题,提升贷款需求;协调相关政策,拓宽融资途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户对耕地外部效益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外部效益供给的角度,运用意愿调查法探讨了宜昌市农户对耕地外部效益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保护当地耕地外部效益的年平均支付意愿为103元,耕地外部效益年经济价值达1876万元;影响农户是否意愿支付的显著因素有耕地保护必要性的认识、教育水平、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等。该研究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耕地外部效益评估技术、推进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等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村地区资金需求不足的有效途径,该文以重庆市开县农户调查为依据,从农户意愿角度阐明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的必要,运用农户调查法、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性,揭示农村土地抵押贷款的需求特征: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农户经济活动类型、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以及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抵押土地意愿影响显著。为推动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开放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推进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做好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统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补偿方式会影响补偿标准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补偿政策为例,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分别在两种补偿方式(以农户为补偿单位和以耕地面积为补偿单位)下评估了农户的受偿意愿。结果显示,两种补偿方式下估算的农户受偿意愿存在显著差异。农户资源化处理农作物秸秆的边际成本递减、环境价值对农户的边际效用递减以及农户对补偿方式变化的不敏感性,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对补偿政策熟悉程度或认知水平更高的农户在两种补偿方式下的受偿意愿具有更强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政府在实施秸秆资源化利用补偿政策之前,应该着力于提高农户对补偿政策的认知,并重视秸秆产量更高的农户。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基于价值感知—参与意愿—参与程度的逻辑,分析感知价值对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意愿的影响,以期为耕地质量保护相关政策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陕西省637户农户调查数据和双栏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愿意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农户占所有样本的56.4%,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支付意愿水平为1 157.4元/hm~(2 )·a;经济价值感知、生态价值感知和情感价值感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参与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户的一般经济价值感知、一般生态价值感知和特殊情感价值感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参与程度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的特殊社会价值感知能够显著促进其耕地质量保护参与意愿;同时,受访者的年龄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与女性相比男性有较强的耕地质量保护参与意愿,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耕地经营意愿越强的农户,其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概率越大;受访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地块数量越少的农户,其耕地质量保护参与程度越高。研究结论: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积极性应在参与意愿与参与程度两个阶段进行识别,在帮助农户树立耕地感知体系的基础上,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应以提高耕地经济收益水平为前提,加强对农户关于耕地质量保护与生态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时对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农户要给予积极的情感反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有关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分析了温州市农房财产权抵押转让的改革实践和所取得的成效,剖析了限制农房财产权抵押转让的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五难":一是现行法律法规制约难以突破;二是农房抵押转让价值难以评估;三是农房出让受让主体难以界定;四是农房交易的利益归属难以明确;五是不良贷款农房难以处置。据此提出了推进农房财产权抵押转让的五条新途径:一是顶层设计+底线保障,修订重构有关法律法规;二是协商评估+组合担保,完善农房价值评估机制;三是明确要件+规范管理,界定转让人与受让人条件;四是利益共享+分类处理,建立农房转让收益分配机制;五是三方参与+专项保障,构建农房抵押风险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为国家试点政策"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登记落实,解决理论和操作困难,探索可行的操作路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历史分析、法律解释。研究结果:(1)以户为单位的宅基地使用权决定着农民住房财产权的归属,家庭户成员对住房财产权享有共有权利;(2)抵押登记是表意行政行为,以形式审查为主。抵押期限、反担保主债权数额、超额抵押等问题属于民事意思自治,行政权不应越界干涉。研究结论:住房财产权抵押登记的诸多困难,需要综合考虑理论与实际,以寻求现实中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宁夏平罗732户微观农户数据,引入农户风险意识和承担能力因子,运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风险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对其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和行为响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意识和承担能力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及行为响应;农户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其行为响应;农户的风险意识对其风险承担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多群组分析表明,农户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在不同假设路径中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本文提出政府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文化程度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提升农户风险意识,提高农户风险承担能力,进而提高农户参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和行为水平,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探讨农户异质性作用下金融机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意愿及其行为,考察金融机构在异质性农户农地抵押贷款供给中是否存在结构性差异。研究方法: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黑龙江省4县(区)1 057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相对于流转型土地经营权,农户承包型土地经营权面积增加对金融机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农户土地实际经营面积增加仅会提高金融机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意愿,但难以扩大农地贷款规模;农户租金年付制土地占比过高会抑制金融机构供贷积极性,且这种影响对规模主体更显著;土地依赖性、有无社会关系等变量对金融机构供给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在作用方向和强度上存在区别,金融机构在异质性农户农地抵押贷款供给中存在结构性差异。研究结论: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政策,探索建立稳定长期的农地流转合作机制,提高流转型农地稳定性,鼓励开展中长期农地金融业务,以满足异质性农户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农户认知和社区规范均对农户合作供给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多群组分析表明,种植规模、家庭年收入和文化水平等调节变量在不同群组间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提高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融资难已经成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壁垒,目前有一种政策就是农村借贷可以将房屋财产权进行抵押。现行的法律和土地制度却造成了这一良策落地的绊脚石。现行的法律规章制度不在适用于新时代农村房屋财产权抵押贷款的行为,房屋财产抵押面临的问题有抵押贷款的市场秩序混乱,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缓冲风险的机制尚未建立。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相关的贷款抵押记录制度、交易市场和房屋评估体系要积极完善,政府加大对此类交易活动的关注,用专项基金和社会保障体系量大支柱来支撑起风险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20.
农户在进行农地抵押贷款时存在丧失抵押物的可能性即失地风险,这一风险及其预期损失会影响农户的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本文利用江苏省试点区9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抵押风险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户主年龄、风险偏好以及农户家庭兼业程度这三个与农地抵押风险相关的变量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均具有显著影响,抵押风险是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参与决策的重要因素。同时,农户生产规模以及农地抵押价值对农户的农地抵押需求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了推进农地抵押工作稳妥健康发展,应完善现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农业保险并建立失地农民公积金等为农户提供外部风险补偿,缓解农地抵押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