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调控生猪养殖市场,保持生猪供给和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是我国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深入分析并理解养殖户的养殖行为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本文对不确定性环境下养殖户的能繁母猪养殖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幼稚预期和ARMA模型预测生猪和饲料价格,并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度量生猪价格风险,构建了4个能繁母猪供给模型,分析了市场价格及其波动对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市场价格及其波动均对养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养殖户对市场价格反应更敏感;且相对于生猪价格,上游饲料价格的影响更大;(2)养殖户具有理性人特征,更关注于近期市场信号,而远期价格预期对能繁母猪养殖的影响较为复杂。本文建议稳定生猪供给除"稳价格"外还要在"降成本"上下功夫;同时,政府应完善生猪供需监测和数据发布制度,合理引导预期。  相似文献   

2.
去年1—5月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生产低迷,自5月中匈开始价格回升.9月第二周生猪价格涨到历史最高位,每公斤20.43元,养殖效益大幅提升,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很高,养殖量随之增加,给今年的生猪产需平衡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生猪养殖规模化生产效率高、疫病防控能力强,是稳定生猪生产、保证猪肉供给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中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生猪生产规模化的动力、路径及影响,并得出几点结论。一是养殖用工机会成本持续上升、环保政策趋紧、疫病防控压力导致散养户加速退出,生猪规模化快速发展,中国生猪生产结构从金字塔型、纺锤型向哑铃型转变。二是规模化推动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使生猪生产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从穷人养猪向富人养猪转变。三是"公司+家庭农场户"模式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规模化轻资产扩张需求及以政府政策引导方向,长期来看该模式将成为中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的主要路径。四是生猪规模化养殖需要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沉没成本高,规模养殖场融资能力强、达产周期长,因此,规模化将拉长生猪价格波动周期,当前大规模养殖集团的高额净资产收益率源于工业化、专业化生产模式对农户小规模、散养模式的替代,随着规模化的普及,市场竞争将迫使生猪养殖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资本密集型养殖的视角,梳理了养殖资本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作用机理,并运用2002~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中国生猪养殖的资本化水平,综合考察养殖资本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稳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养殖资本化对生猪价格具有显著的稳定作用。在研究样本期间,养殖资本化对生猪价格的稳定效应为0.330,即养殖资本化率每提高1个单位,将推动生猪价格波动率下降0.330个单位。此外,养殖资本化对生猪价格的稳定效应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的稳定效应最大,东部地区的稳定效应次之,中部地区的稳定效应在模型中不显著。中规模资本养殖和小规模资本养殖是平抑价格波动的主要力量,大规模资本养殖的稳定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养殖生猪历史悠久,培育了金华猪(两头乌)、嵊县花猪、嘉兴黑猪等大批优秀品种。近年来浙江省猪肉市场价格波动频现,该文通过对生猪养殖现状调查,分析了生猪养殖业产业升级、科技发展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并对浙江省内生猪养殖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生猪养殖业行业格局及发展前景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养殖利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吸引大量养殖新手入场,原有的规模场和散户积极补栏,产能逐渐恢复。但是非洲猪瘟的常态化导致原料成本上升,母猪数量缓步恢复造成猪周期低点逐步抬高。从原料成本、母猪数量、周期变化等方面分析生猪价格未来变化,是进一步了解生猪养殖业的关键。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搜集,分析了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最近,全国大部分省份生猪市场价格再度出现大幅下跌,养猪户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由于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影响了养殖业后其生产。面对短期难以逆转的猪市场低迷势态,建议地方政府和养殖企业、散养户,采取积极主动措施适应市场,增加企业和个人收入。  相似文献   

8.
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关乎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十三五"规划已把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本文选取2004~2015年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杜宾空间面板模型对环境竞争、环境规制竞争与地区生猪养殖产值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环境规制的强弱度会直接减缓地区生猪养殖产值增长,强化环境规制已经成为必要的发展路径,各个地区间的环境规制既存在优劣势,也存在竞争趋向,生猪养殖产业存在明显的地区竞争生产的特点。我国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生猪养殖业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环境规制"差异化竞争",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政府间环境规制"逐底竞争"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博白县粮食部门按照“一业为主,科技兴粮,全面发展,提高效益”的发展方针,在抓好粮食管理政策性业务的基础上,大力抓好瘦肉型生猪养殖这一支柱产业,促进了粮食经济的大发展。1997年全县粮食部门全年实现养殖利润46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13%。主要做法是: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养殖业的稳步发展1993年粮食经营和价格放开后,该县粮食部门根据市场需要开始兴办瘦肉型生猪养殖业,经过5年来的艰苦努力,养殖规模已由小变大,而今已成为多种经营的主导产业和粮食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保证养猪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县局首先加强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0.
国内畜禽价格溢出效应的对比分析——全产业链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生猪与肉鸡产业分别作为家畜养殖与家禽养殖业的典型代表,基于2000~2014年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AR-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畜禽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不同环节的价格溢出效应。研究证实:第一,生猪与肉鸡产业链的4个环节价格间都存在均值溢出效应,其中,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且存在更多双向溢出效应的配对关系;第二,畜禽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均存在自身和彼此之间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就显著性水平而言,肉鸡产业链不同环节价格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养殖业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近日,农业部对农业面源污染出台政策性的措施,给生态养殖、特色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带来了利好。2016年养殖业将迎来黄金机遇。机遇1:标准化规模养殖规模农业是中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国家对规模养殖将加大扶持力度。利好一:规模养殖的巨额补贴:除畜牧良种补贴外,还可拿到规模养殖的补贴。另外还有养殖专门政策,如针对生猪养殖大县,另有专门奖励政策。利好二:标准化示范养殖,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科技培训》2006,(12):42-42
我国生猪占畜牧业经济总量的64%,生猪稳则大局稳。在经历了2003年9月份以来长达25个月的盈利后。生猪价格从2005年10月开始下滑,至今年三四月份基本跌至谷底。各省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拯救猪禽养殖业。湖北省采取了鼓励养殖小区建设,补偿大型种猪保种经费和动员省内大型屠宰企业托市收购后,到8月初,良种猪的收购价格就飙升到每公斤8.1~8.6元。使湖北的猪价由原来低于周边省到明显高于周边省。  相似文献   

13.
5月初以来,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出现下降趋势,但家禽养殖业遭受的冲击仍在加重,最新数据显示损失已经超过400亿元,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资金链吃紧迹象明显。受禽流感事件冲击,未来一段时间禽产品会出现"断档期",加之生猪市场持续低迷,6月或7月开始禽蛋价格及猪肉可能大幅走高。重创价格大跌畜禽业全线亏损农业部5月10日发布的信息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生以来,家禽业遭受重大冲击,广大养殖场户  相似文献   

14.
台湾生猪产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8%,猪肉价格与养猪业发展及民众生活息息相关。1971年以来通过指导建立有效安全的生猪电子化拍卖交易方式,有效推动了生猪产业的规模化与现代化。台湾生猪市场现状猪肉是我国台湾地区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多年来生猪养殖业在台湾畜牧产业中占主导地位。有报告显示,目前台湾生猪养殖业年产值近800亿新台币,约占畜牧业产值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唐山市生猪养殖规模稳定,但也存在存栏规模较小,总体养殖水平较低,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大力推广生猪标准化高效养殖模式,通过转变思想,升级改造养殖场软、硬件设施,提高生猪养殖水平,为顺利实现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正2月15日,江苏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黄墟村生猪养殖大户王云立一下子出栏了40多头猪,每头都220斤以上,猪贩子给的价格是每斤9.4元。"出栏一头生猪能赚到600多元,这是我养猪八九年来卖到的最好价格。"王云立说,他的养猪场目前存栏母猪有200来头,年出栏生猪4000多头。"现在价格这么好,你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吗?"笔者问。"不敢扩大。"他说,去年6  相似文献   

17.
正动物疫病防控是保障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并有效处置,是疫病防控的关键。湖北襄阳市是生猪养殖、屠宰和加工大市,为了解决疫病防控脆弱的老大难问题,探索使用了"互联互通"移动智慧监管平台。该市基层畜牧兽医及疫病防控系统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有了这个平台,能实时掌握生猪养殖情况,堵住了隔山开证、假证、生猪偷运等漏洞,新技术倒逼养殖户、官方兽医、动监人员各负其责。  相似文献   

18.
在环保"一刀切"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双重夹击下,2019年我国生猪产能出现了断崖式下滑,目前尚未得到根本恢复,一直牵动着各级政府和消费大众的关注。本文基于对全国8个省份16个县市240个生猪养殖场(户)的微观调研,分析当前生猪养殖业现状,剖析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发现,先后受到环保等政策、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但恢复生产的主观意愿、客观条件持续向好,疫病防控趋于专业化,环境保护受到空前重视;但生猪养殖业恢复面临疫病风险高、资金匮乏、环保要求过严、政策稳定性受质疑、养殖用地不足等一系列困难。最后,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增加资金支持政策覆盖面、合理制定环保标准、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完善生猪养殖业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猪肉产业链各环节相关主体进行了深入调查,剖析了猪肉价格的形成过程以及各环节经营主体的成本收益情况。研究发现,影响猪肉价格涨跌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生猪养殖环节,与生猪和猪肉的流通环节关系不大。要稳定猪肉价格,重点应当放在生猪养殖上。1头生猪从养殖到屠宰最后进入销售环节,利润在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分配从绝对量上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零售、批发、屠宰、收购和养殖。  相似文献   

20.
浅谈当前河蟹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国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业有了长足发展,而河蟹养殖尤为突出。但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由于受水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河蟹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由此造成不少河蟹养殖专业户连年亏本。也就是说当前河蟹养殖业面临着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