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管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由城管自身、群众误解及媒体强化等因素引起的城管污名化现象却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正常有序发展,在政府公信力、城市管理、城管自身和亲属以及市民生活等方面产生一些列的消极影响。因此,正确理性地评价城管及其工作,去除城管污名化,有利于和谐城市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普及,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整合数字化信息处理城市管理问题正在成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建设数字化城管网,其优势将逐步体现。然而,用好、管好数字化城管网才是数字化城市网络建设的关键。本文从城管网的作用和用好城管网等两个方面,对数字化城管网的研究和管理作了充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曹斌 《魅力中国》2011,(11):87-88
今日之中国,城市管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尤其是城管和流动摊贩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但是离开了流动摊贩的存在又对城市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矛盾好像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很难规避,如果矛盾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会影响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城管执法的现状,城管执法在立法、执法、体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外的城市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城管执法的对策,以期我国城管执法早日走出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前些日子,延安城管双脚踩商贩头的视频网上热传,激起民众公愤。人们很是纳闷,这城管都是些什么人哪,为何素质如此之低,脾气如此暴烈呢?细加分析,原因有三。其一,观念错位。城管者,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之简称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此八字真个是响当当硬邦邦,非常神圣、至高无上哪!谁敢在街上摆摊设点,有碍观瞻,对不起,  相似文献   

5.
张博 《魅力中国》2014,(10):296-296
城管执法自产生以来,在清洁市容、规范城市秩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城管工作步步维艰。本文针对殷都区城管执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安阳市殷都区的城管执法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力求从源头上找出原因、给出对策,为我国城管执法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管理体制如何适应大城市管理需要”,就这个问题,近来,我们从体制建设的角度,对石家庄市城管监察队伍的状况做了一些调查。 石家庄市城市管理监察队伍主要由市城管监察大队、市内四区和郊区城管监察中队构成,成立于1990年。城管监察队伍在为广大市民创造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7.
大城管来了     
北京练摊事件:9岁女孩遭遇城管执法南京城管赵阳:城管与小贩都是制度的受害者武汉城管革命:没能解决城管执法权限和身份合法性问题学者唐钧评论:城市管理必须变"行政执法"为"服务"这个夏天,躁动的热浪再度将"城管与摊贩矛盾"这个老问题推向高潮。5月底,延安城管被举报在执法期间殴打一名青年,一名城管人员甚至用脚踩踏青年头部;7月17日,湖南瓜农邓正加在与城管冲突中死亡;7月25日,北京男子陪9岁女儿街头"练摊"遭城管围殴;同日,  相似文献   

8.
要提高城管执法和服务水平,探索城市和谐治理之道,必然要进一步深化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但体制机制、组织结构、责权利、专业执法和属地管理等都是在新一轮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先行先试城市的城管执法治理改革经验,有助于思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徐向波 《宁波通讯》2013,(15):56-57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管理工作的使命日益艰巨,如何做到"大城管"和精细化管理有机融合,是每一名城管人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宁波智慧城管中心的建设运行,不仅填补了国内智慧城管模式的空白,更是"大城管"这条"鱼"和精细化管理这只"熊掌"兼得的平台和抓手。智引城管慧理城事  相似文献   

10.
武剑平 《当代陕西》2010,(11):62-63
城市管理靠什么?靠实干,更靠理念。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吴起县城市管理者总结出了虽然朴素,却实效卓然的“能干事、会干事、不惹事”的城管理念,打造出了吴起县城的崭新形象;在争先创优中,吴起县城管人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向“六个转变”要实绩,提出了“和谐城管”、“效能城管”的新思维,开创了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李谦 《宁波通讯》2012,(21):52-53
今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的宏伟蓝图,并提出,要着力推进城市城管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切实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实现智慧城管全覆盖,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总体要求。“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面对机遇和挑战,市城管局以“建设一流城管队伍、创造一流工作业绩、树立一流形象品牌”为目标,大力推进队伍建设管理,扎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力争实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双满意。  相似文献   

12.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简称城管)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主体,对于维护城市社会秩序、街道的千净整洁、市容市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城管的整体形象不佳,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处于百姓不满意、社会不认可、城管自身没有归属感的尴尬境地。在城管与摊贩、群众之间的冲突和流血事件不断发生时,  相似文献   

13.
刘亚庆 《理论观察》2014,(12):44-45
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催生了城市管理的需求,城管执法作为城市管理的一种必要手段对于维护城市环境,维持城市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各种突发事件的出现不但让城管执法活动陷入了困境,同时也影响着城管执法部门形象的构建,因此,将公共关系理论引入到城管执法部门当中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剖析了城管执法部门公共关系的内涵,通过了解其公共关系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和维护方法,以期能够构建完善的城管执法部门公共关系,在社会公众和各媒体组织中树立起城管执法部门的良好形象,进而促进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黄溪涓 《魅力中国》2014,(9):322-322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城市管理领域中,城管暴力执法、暴力抗法的案件频发,且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政府形象。在百度里输人“城管打人”、“城管暴力”,各地城管暴力执法、暴力抗法的信息报导、新闻图像都接连不断,城管暴力执法、暴力抗法事件如曾经频发的矿难一样,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城管暴力执法、暴力抗法事件的频发导致城管执法缺乏公信力。全国范围内城管执法公信力持续走低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2010年两会城管执法调查报告,65.2%的受访者对城管印象一般,29.7%的受访者表示城管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很差,而80.1%的受访者认为城管饱受非议主因是暴力执法,认为滥用权力是城管饱受非议主要原因的受访者比例为58.9%。城管执法公信力低严重影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深入推进。如何减少和预防暴力执法、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升城管执法的公信力成为和谐社会构建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建立新型城管模式,中共珠海市香洲区委决定在全国大、中城市公开高薪招聘城市管理顾问5人,其中首席顾问1名,顾问小组成员4名(城市经济、社区建设、物业管理、行政法  相似文献   

16.
余姚市城市管理局为余姚市人民政府直属正科(局)级全民事业单位,是余姚市人民政府实施城市管理工作的综合行政职能部门。目前共有工作人员363人(其中城管250人,环卫113人),内设六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主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多发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则更为复杂。要实现依法行政,提高城管执法效能,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城管执法理念,建立和完善城管执法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具体政策上更多地体现执法相对人和公众的权益,加大听证程序在城管执法中的运用,严格执法程序并建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城市管理的水平和绩效直接关系到城市功能的发挥,数字城管已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总结杭州市数字城管的现状以及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分析了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新需求,有利于推动杭州数字城管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慧敏 《魅力中国》2014,(9):302-303,305
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在城市管理领域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我国城管执法争议、城管与相对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因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见报道。本文从分析城管暴力执法的原因入手,结合我国改变城管行政综合执法采取的措施,以及域外城市管理的经验,总结得出城管行政综合执法制度的完善。应当及时完善法律体系。规范执法程序和手段.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监督和保护相对人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0.
2012年苏州市撤销苏州古城区的沧浪、平江、金阊三区,设立姑苏区,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形成的"大苏州"格局,有利于加强苏州中心城市首位度和辐射能力,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提高行政效能。随着"三区合并",城管行政执法局也相应的由原三个区局合并为姑苏区局,全区统筹,这对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无疑是一股正能量。但原三区城管执法局在体制、机制及工作模式上都不尽相同,合并后如何融合是极大的挑战。在区划调整的背景下,以姑苏区城市管理为例,梳理城市管理执法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城管执法理念重构及执法方式调整,以期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些许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