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通讯》2007,(10):36-37
近几年来,鄞州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统筹兼顾,加强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坚持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创建为目标,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孙云 《宁波经济》2007,(11):42-44
近几年来,宁波市林业局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为依托,以"村庄绿化、兴林富民、森林旅游"三大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2008年,全市将创建市级绿化示范村200个,创建省市两级兴林富民示范村镇22个,新建森林公园2个。力争到"十一五"末,创建1000个绿化示范村,100个兴林富民示范村镇,20个森林公园,努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沐阳县东小店乡把影响村庄整洁的废沟塘列入整治范围,由乡解决启动资金,协调聘请挖掘机,按标准开挖整治成水产养殖水面后,进行公开拍卖经营权,获得经营权的村民负担开挖整治的全部费用。实现了乡里既不出一分钱,又达到整治目标。目前,已完成第一批3个村庄整治任务,整出养鱼水面28亩,动土30万方。在沟渠河塘整治中,小店乡还采取发材料、办培训班、请专家讲课等多种形式向村民传授养鱼、养虾技术,引导全乡有条件承包河塘的村民搞好养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单县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村庄聚集改造为突破口,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60个,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30个,全县形成了“建设优美乡村、发展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5.
舒平 《宁波经济》2006,(7):46-47
盐厂村位于象山县贤庠集镇区附近,全村现有村民517户,人口1660人。200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2万元,人均纯收入8600元。拥有耕地1067亩,山林960亩,集体海水养殖塘365亩,桔园170亩。曾先后被评为省、市文明村、省、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卫生村、市园林化建设示范村、综合治理先进村、民主法制建设示范村、县级先进党组织等。自2005年创建省全面小康示范村以来,村两委会干部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务实创新,开拓进取,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现在  相似文献   

6.
权威信息     
《中国老区建设》2006,(3):17-17
汪光焘说,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筛选整治的重点内容,如村庄内部道路、村庄供水设施、村庄排水设施、村庄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内乱搭滥建、人畜混杂居住、村庄废旧坑塘与河渠水道、村容村貌整治、村民活动场所、古村落与古建筑的  相似文献   

7.
南京村庄环境整治实践工作已经取得非常精彩、非常丰富的变化,如高淳桠溪慢城等十佳村庄环境整治及整体效果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一、南京城镇化发展现状近年来,南京市始终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村庄环境整治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措施来考虑,作为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有效地加快了南京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以2012年底为时间节点,纳入市有关部门统计口径的涉农镇街41个,总人口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是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十周年。创新思路,全域统筹,是十年来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特点。2013年,我市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以"全域都市化"为引领,把新农村建设放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谋划,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采取了不少强农惠农富农新举措。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尤其是以全面小康村创建、中心村培育、特色村打造、精品线推进的"三村一线"为载体,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些脏乱村、欠发达村"化蛹为蝶"。完成了60个欠发达村的整治,破旧村变成靓丽村,传统村落变成旅游景点。清理"一户多宅",实施村庄梳理式改造,农房"两改"破难而进。全市建设水环境整治项目34个,建成水环境整治示范村22个。  相似文献   

9.
<正>近三年来,镇江市以"三新"建设为载体,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六型"各具特色的现代化示范镇、村,即:小城镇集聚型、整镇新建型、撤村改居型、项目带动型、村庄整治改造型、生态文化遗存保护型,涌现出了丹阳市界牌镇、扬中市新坝镇双新村、京口区象山镇、句容市宝华镇、丹阳市新桥镇群楼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农村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村庄整体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作相继铺开.但在具体操作中,对于多数基层政府和广大村民来说,尚处于摸索尝试阶段,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在深入分析新农村改造意义的基础上,就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农村改造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村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村庄整体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作相继铺开.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对于多数基层政府和广大村民来说,尚处于摸索尝试阶段,遇到了一些问题,文章在深入分析新农村改造意义的基础上,就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实施场镇改造,对于加快城乡现代化进程,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丰都县兴义镇紧密结合十八大精神,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立足自身实际,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场镇改造的总布局。经过全面系统的规划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了城乡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期盼。  相似文献   

13.
浦东村庄改造自2010年开始实施,并确定了5年的改造计划,总投入76亿元,惠及17个镇、230个行政村、20万家农户。村民王翠仙一脸灿烂地说:河水清了,环境美了,住在这里很开心!  相似文献   

14.
正民乐村位于海曙区高桥镇最西部,是宁波市首批新村建设示范村之一。2006年,随着新村建设启动,民乐村探索成立了自治性群众组织——村民理事会,让村民直接参与村务的监督和管理。12年来,小到路灯修理、垃圾清理,大到村务公开、土地确权,村里的事都由村民说了算,民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小康村",成了民主自治的样板村。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西安市某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实践案例,通过研究村民发展及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需要,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探索村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划编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坚持村民的主体地位,结合该地区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村域生态文明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统筹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安排农村经济发展、耕地保护、村庄建设、环境整治、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等各项用地,科学指导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6.
美丽乡风篇     
正[开篇语]北仑区不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一系列整治,村庄环境焕然一新。而随着绿水青山逐步显现,精神文明建设也在如火如荼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真正实现景美人更美。目前,北仑区已创建国家、省、市级文明村69个,"三美乡村"市级示范村5个,"三美乡村"区级示范  相似文献   

17.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甘肃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张掖市高家庄村为例,探讨了村庄规划“六化”对高家庄村庄总体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点建设、用地留白等具体规划编制路径的要求,明确了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河西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路径选择,认为土地综合整治支持河西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具有适宜性特征,而且基于土地综合整治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就应该将土地整治任务、指标和布局要求落实到具体村庄规划实施地块上去,要重点突出“种”“养”“住”的空间谋划和项目安排。另外,河西地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土地综合整治全域推进优势。然而,在具体村庄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既要“求同”,也要“存异”。基于土地综合整治“好用、管用、有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就需要既能够落实上位规划的战略意图又要体现村民主体的核心意愿,从而切实为河西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多元支持。  相似文献   

18.
韩国政府自1970年开始发起了“新农村运动”,大力倡导“勤勉、自助、合作”理念来振奋农民精神,以项目开发为纽带,以政府支援和农民自主为基本动力,带动农民开展家乡建设活动。具体操作方式为:一是建立从上到下的一整套行政机构。中央政府还成立了“中央新农村运动咨询与协调委员会”,以下各级政府也都照此办理,从各道、市、县到最基层的行政镇,层层复制这种模式。二是成立村民自治组织。政府为每个乡村社区即村庄这一级,任命一个公务人员,作为其新农村运动的领导人。每个村庄新农村运动项目的选定与组织实施办法大都通过村民大会的形式来集…  相似文献   

19.
当前灵台县“美丽乡村”建设正处在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要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子,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一、突出规划先行,确保按规执行.“建设美丽乡村,科学规划是龙头.”灵台县应结合自然条件、人文地理、村落文化、民俗风情和建筑风格等实际,坚持把实施村庄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切人点和着力点.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按照“一村一策”的模式,重点从空间格局、景观环境、建筑风貌等方面提出村容村貌建设的要求.统筹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坚持以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突出中心村庄规划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改造扩建型、旧村整治型、特色保护型和新建型要求,整合项目,集中突破,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监管、自主建设”的原则,突出农村特点,切实做到慎砍树、少拆房,做到一村一貌,逐步建成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采用何种模式进行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是需要探讨的问题。该文从宝鸡市金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践出发,在对金台区村庄建设现状及村民意愿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村民联户建房的改旧建新思路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