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了美丽的乡村文化,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文化和集体记忆褪色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失去乡土气息、丢掉文化之"魂"的村庄,并非我们乡愁深处的村庄;抛开文化的村庄发展思路,绝非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诗化的语言为社会提出一个宏大的哲学命题。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游子对故乡记忆的眷恋和思念,愁之所生者多元,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游子之愁;有"偶闲也作登楼望,万户千灯不是家"的民工之愁;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文人之愁;有"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的士大夫之愁。不论哪种愁,其源盖出于异乡的孤独、思乡的愁苦、归乡的尴尬和盼望旧景重现的期冀。"乡愁"其实是"城愁",是从  相似文献   

3.
<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工业化城镇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乡愁情结愈发浓烈。"乡愁是什么?我们需要记得住怎样的乡愁?"这个触动内心柔软部分的话题,让"两会"代表、委员感慨万千、讨论不断。曾经许多人认为,工业文明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力,应该取代"落后"的农业文明。然而,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对一个城镇来讲,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形不成自身的特色,优势就发挥不出来,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千城一面"、"万镇一面".而城镇都是由乡村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是城镇文化的根基.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能因...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认识并利用乡村价值不仅是当前整个社会的乡愁关怀,而且是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农村文明和城市文明不在高下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功能互补的关系。城市文明是农村文明孕育出来的文明,城市文明的根在乡村。所以既不能把城市文明凌驾于乡村之上,也不能把乡村文明凌驾于城市文明之上,两种文明要相互取长补短。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增长,中国城镇化的进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作为一项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在以乡土文化为背景的乡村社会推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之间的裂变、冲突、纠结、接受与融合。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应正视乡土文化的危机,消除对乡土文化的误读与偏见,从保持本民族优秀传统的视角出发,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垦区乡愁是垦区蕴藏在民间、民众中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财富、人文财富和社会财富,也是一笔丰富内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弘扬"乡愁"风采,必须借用文化联姻,借助文化理论、手段和方式,利用文化功能体和文化价值体的提升、拓展和传导的能量,搭建好五个平台,让垦区"乡愁"品位更高、作用更强,真正用文化扮靓垦区"乡愁"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新生代农民工是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和在城市从事工人工作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务工的现实生活中遭到不平等的待遇,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和认识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现状,也更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和城镇化战略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要立足乡土社会内生的多样性来加强生态建设,在城乡统筹中推进城镇化。如果能够把投资重点转到"人的城镇化"而不是维持过剩的城市产业,通过生态恢复和乡土社会重建来改善地方治理,农民就不至于背井离乡,农村也能增强吸引力。这种城乡体化当是未来方向。客观上看,城镇化确实有利于化解产业资本过度集中的城市形成的生产过剩压力。方面,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9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五通(电、水、路、电话、网络),提供给中小投资者和城乡劳动者"搭便车"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世界上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城市化水平会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城市化建设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中间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村城镇化建设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金融资金的支持则是农村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县域经济问题提出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是从全国来讲,县域经济还是很弱。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三化"统一抓,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市化,必须同步推进,不能单打,三者相辅相成。工业化需要有工人,工人需要依靠农业现代化,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走向工业。所以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所谓新型城市化一定是小型城市化,这个城市一定要像习总书记所说的,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没有这样的东西,只是一味地搞大城市化带来的弊端很多,也解决不了共同享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垦区作为区域经济体,目前即将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也已经超越50%,距离"农场城镇化,农垦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更近了一步。总结世界城市化历程和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镇化的内涵和规律,领会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杰 《农业经济问题》2012,(4):84-90,112
本文从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推出两个命题假设: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城市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应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根据门槛水平对我国各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程度做出归类,证实了我国城镇化进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现实。将实证研究与现实相结合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长期战略和短期策略都需要更着力地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张孝德(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走"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道路处理好传统文化、乡村文明与城镇化的关系是中央一号文件的一个亮点。城市中心主义和经济中心主义是我们认识城乡关系的两个误区。乡村的首要价值并不是经济价值,而是承载与传承中国传统文明和文化的价值。不能简单地从GDP来认识乡村价值、看待城乡关系。我们的农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到“三个顺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新"字做文章,要有新理念、新思路,以此引领规划、体制、机制创新。这种创新,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照搬照抄,需要真正做到"顺应规律、顺应时代、顺应民意"。顺应规律,可以事半功倍;违反规律,就会得不偿失,甚至满盘皆输。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选择,贵在因地制宜。只有充分把握好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节奏和力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手抓城市化进程,一手抓新农村和  相似文献   

16.
<正>城也嘉,乡也兴,嘉兴城乡无界限。既享受了城市的福利与便利,又留住了乡村田园的悠闲与乡愁,就近就地城镇化,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所有这一切的变化皆缘于该市历时十年持续推进的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从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嘉兴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创出了诸多的"第一"与"率先":以创新实施"两分两换"推进"两新"工程战略为抓手,解决"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问题;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实现农民经济身份与社会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化镇为市",实现"农民市民化"。而中国城镇化在既有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特质及模式已经固化成为某种"路径依赖",这使得当下乡村的城镇化陷入以"农民主体缺位"为核心特征的困境,最终导致城镇对乡村更深层次地"规训"。基于此,本文依托浙江省青岩刘村这一典型案例,从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解释了"淘宝村"的出现、演变、特征及意义。正是借助互联网经济和技术创新,"淘宝村"将乡村传统和现代因素有效融合,在赋予农民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一体配套式"现代化改造,让乡村城镇化真正能够"记得住乡愁"。"淘宝村"也因此在实践和理论的双重层面提供了创新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正年年走基层,年年都有新故事。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生态,乡土乡愁乡贤,阡陌之间,在透红的灯笼和春联中,祖国广袤大地弥漫着节日的欢悦。又到一年春节时。本刊连续第11年推出"春节回乡见闻"专题报道。记者奔赴山东、西藏、辽宁等地,与老乡唠家常、叙农事,用笔墨和镜头捕捉农民真实的心声与愿景,感受新农村的时代脉动。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工作在基层,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来看看老乡们对乡村振兴的所盼所感,所想所干,一起来看看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图。  相似文献   

19.
蒙涓  邓敏 《农业经济》2018,(12):43-4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谐人居环境、朴实民风的传统村落需直面城市化对乡土地方性的挑战。村落中具有紧密联系的内部要素村落、家族、地缘、血缘等不断与外部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和重组驱动。选取广东连州市畔水村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传统村落美丽重构与振兴的重要途径,认为关键在于: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功能及更新;完善产业发展,实现内生增长;拓宽社会网络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流动进入"农二代"时代,这一代农民的典型特征是:离土出村、与土地和农业的关系疏离、人走资本不回、职业和生活方式及交往规则的城市化等,由此带来了一场历史性的结构革命。中国已回不去"乡土中国",但也不可能很快抵达"城市中国"。"城乡中国"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经济社会形态,从单向城市化转向城乡互动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乡村在这一格局下正潜移默化地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