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孙静宜 《数据》2012,(4):52-53
为准确、及时地掌握北京市和各区县人口变动以及人口计划执行情况,研究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从2011年起,北京市每年进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摸底工作作为整个人口抽样调查的基础环节,不仅是此项调查登记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对于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也至关重要.通过对人口抽样调查各阶段工作的参与,笔者发现摸底工作几乎是整个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中难度最大的环节,而《户主姓名底册》(以下简称底册)的填写又是摸底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辽宁经济统计》2005,(5):F003-F003
近日.国务院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副主任马京奎、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副司长彭非等一行四人到我省视察工作。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提前进行乡级样本单位抽取.为下一步全国各省进行调查样本抽取摸索经验.可以说是抽样工作的前期试点.此外.他们还了解了我省前一时期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董旭楠 《数据》2006,(6):48-49
1%人口抽样调查又称人口小普查,根据国家调查制度规定,逢5年份进行.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这次人口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摸清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构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未来人口状况的发展趋势,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这次人口抽样调查,对搞准基本国情,反映人的全面发展情况,制定有关政策和规划,反映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情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据》2013,(7):81
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据此,1990年7月11日遂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  相似文献   

5.
杨金忠  武洪敬 《数据》2003,(6):41-42
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人口变动以及人口计划执行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可靠的人口数据,统计部门每年都要进行人口变动抽样调查。随着机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调查的难度逐年增大。针对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为今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一、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遇到的难点问题外来人口规模扩大,增加了调查对象的复杂程度和组织调查的难度。2002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区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达到12.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24.4%。…  相似文献   

6.
蔡军 《数据》2011,(12):48-49
2011年,北京的人口抽样调查却与以往大不相同。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北京人口在总量、结构和分布等方面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各级政府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加准确、翔实的数据资料,经市政府批准,从2011年起,将抽样调查的样本量扩大到40万人左右,并作为一项统计制度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7.
工作动态     
《辽宁经济统计》2005,(7):48-48
6月21日,省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晶到沈阳市统计局就沈阳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开展调研。张晶副局长强调了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听取了沈阳市统计局局长张振洲对沈阳市1%人口抽样调查前期准备工作和辽宁省1%人口抽样调查试点城市选取试点普查小区落实情况的汇报,并到试点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8.
兰艳丽 《数据》2012,(7):47-47
正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是获取人口数据最具代表性和准确性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年一次的调查频率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在国家人口变动调查的基础上,北京市大胆地创新工作,通过扩充样本,以2%的高比例抽样率,  相似文献   

9.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8.1%,人口老龄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老年人居住和生活来源等养老问题需要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迁移面临的问题 (一)迁移人口规模越来越大,本地转化相当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迁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全国迁移人口数量已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5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多.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迁移人口出现新的问题,即流动人口常住化问题日益突出.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我国外来人口在外滞留时间日趋延长.上海市的外来人口中,49%滞留已超过半年.  相似文献   

11.
赵嘉翔 《数据》2003,(1):51-51,55
为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遇到的新情况,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北京市统计局对入户登记进行了调查问卷方式的试点.按照试点要求,我区在东华门街道甘雨居委会第一调查小区进行了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问卷试点工作,初步尝试了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问卷工作的具体做法,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赵彩霞 《数据》2012,(10):48-49
为确保2012年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延庆统计局队根据实践经验,积极筹划,严把战略关、管理关和质量关,以保证本次人口抽样调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辽宁经济统计》2005,(4):36-36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是继1987年、1995年后开展的第三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也称“人口小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五普”的经验和教训总结,连云港市统计局徐超在国家统计信息网发表的章认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数人头”依然是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重点内容.并且主要要查准三种人口数据。  相似文献   

14.
李承惠 《数据》2005,(12):31-33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着变化,老龄化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北京市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第四次人口普查时(1990年)只有6.3%,到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时(2000年)便攀升到了8.4%,跨越了国际上公认的老年型人口标准线(该比重为7%).根据北京市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2003年这一比重已跃升到11.2%.  相似文献   

15.
《辽宁经济统计》2005,(5):41-41
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04年我国人口化素质继续提高,6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年,盲率持续下降,但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仍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老龄化问题为特点的人口结构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宏观因素,也引来各学科学者的关注。房产市场同样是另一个重要的热门话题。是什么因素造成房产市场在不同国家表现迥异?人口结构的不同是否造就房地产市场相悖的长期走势?基于美国1975—2010年州级样本、日本1980—2010年郡县级样本和我国2002—2013年省级样本数据,综合运用线性和面板数据方法,从人口总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少年抚养比和城市化等多维度考察人口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结构变化对日本、美国和中国房价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差异。城市化阶段不同是人口结构对中、日、美影响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区分具体影响时,少年抚养比与房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老年抚养比对房价的影响则出现了分化,美国老年抚养比与房价呈正相关关系,日本和中国方面则是负相关关系。最后,就稳定我国房地产价格走向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表明,2005年11月1日,全省劳动适龄人口(指16岁及以上人口)3560万人,占总人口的84.36%。全省就业率(就业人口与16岁及以上人口之比)为62.69%,失业率(失业人口与经济活动人口之比,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为经济活动人口)为6.94%,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与16岁及以上人口之比)为67.37%。其中,城镇人口的就业率53.66%,失业率10.89%,劳动力参与率60.22%。  相似文献   

18.
周英华 《数据》2012,(10):46-47
11月,2012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将全面展开。随后,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也将接踵而至。其实,无论是年度人口抽样调查还是经济普查,作为源头工作的两员选聘,都是准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韩璐 《数据》2013,(3):44-45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中心城区人口疏散工作的开展以及地区修缮整治工程的推进,人户分离现象日益显著,加之居民防范意识的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难度。笔者参与了北京市东城区2012年年度人口抽样调查,认为做好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了解相关的分解动作是关键,只有把握好每一个动作的重点,才能将整套动作完成得恰到好处,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卢瑛昊 《数据》2012,(8):44-45
“六普”的余温还未散去,为了对人口实现动态监测,在国家每五年开展一次1%人口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北京市将样本量进行扩大,并将人口抽样调查的频率改为每年一次. 如今,在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开展前夕,也许有人会问:“大普查”(人口普查)与“小普查”(人口抽样调查)有哪些相似处和差异处?两者工作中的经验可否相互借鉴?怎样做好即将开始的人口抽样调查?笔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实践为您揭开谜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