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姚刚 《物流技术》2012,(13):423-424
对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学科化认知逻辑进行了分析。认为:已然学科化的认知逻辑,是职业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突出的共性问题;改变职业认知逻辑是改变职业教育观念的必然。为此,提出了更符合职业教育认知规律的所谓职业认知逻辑。以此为逻辑主线,论述了物流专业基础课程设计依据和原则;并以物流职业认知课程设计为例,详述了物流基础课程的认知逻辑与学习逻辑,展示了课程的单元设计逻辑框架与结构,对课程的教学方式与要点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流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实践性强,又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直接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关键。文中结合现代物流基础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基地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行具体实施的背景下,在专业教学方面对思政教学进行改革,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进行正确指引。以《物流基础实务》这一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研究,对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整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与课堂相融合,融入学生头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课程建设的背景、建设思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高职《物流管理基础》的课程建设进行分析,并对课程建设的实施进行评价总结。  相似文献   

5.
1我国高职物流专业实践课程现状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特点是设计以"技术应用"为主,理论够用的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课程占有重要地位,其课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决定所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高职物流专业教育是财经类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物流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但纵观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培养的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其实践能力与实际需求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具体表现为高职学生多机械性操作,理论薄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没有后劲。  相似文献   

6.
刘娜 《企业技术开发》2012,(31):116-118
文章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为突出职业能力训练,注重实践教学,对该课程进行改革,重点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设计和实践,并探讨如何发挥物流实训基地的作用,培养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职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运输、仓储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红 《物流科技》2009,32(5):99-102
针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运输、仓储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作了一些探讨.借鉴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模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程教学与改革,以产学结合促进相应课程改革,为同类院校的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近年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举措和实践成效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出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期望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面向多学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各类人才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具体化。文章以湖南工业大学为背景,结合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特色,论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多学科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蔡大华 《价值工程》2010,29(29):232-232
本文探讨了高职电气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工、电子课程在实验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一些改革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陈俊  杨普国  赵亚芳 《价值工程》2011,30(2):222-223
高等职业院校对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我国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对目前高职教育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杜艳红 《价值工程》2013,(34):283-284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体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指出了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针对这些问题在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周宁武 《物流技术》2020,(4):155-160
高职专业核心课是高职专业教师投入最多、研究最深、基础最扎实的课程,此类课程在课堂教学的各方面都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容易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并产生工作成效。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思政内容开发中容易出现的若干问题的基础上,从目标设定、元素呈现及总体设计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强化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思政内容开发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6,(32):209-210
信息安全学科旨在为国家培养综合性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是培育信息安全人才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中的网络攻击与防御和计算机病毒等课程提出相应的教学方式的改革,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互动,提高课堂知识吸收率,并逐步细化各研究方向,设置相应专业课,同时与专业实习应用实践同步进行,双管齐下,为学生走入社会就业,回报社会和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从学前教育实践者的角度出发,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不足并谈谈个人对音乐课程改革的一点看法,以期管中窥豹,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生虎 《价值工程》2012,31(1):271-272
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特点及培养目标的分析,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进行了修改,在探讨、研究、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宽基础、活模块、强能力、高素质"课程模式和学分制教学计划,以求达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兴  张殿光  袁杰 《价值工程》2010,29(35):260-261
工科应届毕业生在较短时间内不能够适应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这说明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根据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反馈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工科专业课教学现状与企业需求不适应之处,提出了教材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方法等需要改进的关键性问题,并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解决这一关键性教改问题将促进工科教学质量飞跃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