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西方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和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学科。自诞生以来,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其在学科体系上已经相对独立和基本成熟。本文梳理了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轨迹,进而分析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产业经济的研究、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产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及其理论成果对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启示作用主要体现在:在借鉴和吸收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国情、加入中国元素、保持中国特色,进一步规范和界定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理论框架、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推动我国产业经济研究理论创新和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产业生态: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第四个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活动与环境的冲突成为现代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产业生态作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为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了破解,也丰富了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对产业经济学的创新性研究。论文将产业生态作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第四个研究领域,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区域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对产业生态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产业经济学作为是一门应用性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与组织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被引入中国大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成为一个发展较快的专业研究领域,逐步在中国形成了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热潮。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4.
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轨迹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广奇 《经济纵横》2000,(10):41-44
西方的产业经济学与我国有很大不同。本文论述了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轨迹、研究方法、主要流派 ,并对我国产业经济学的构建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略论我国会展产业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会展产业的迅速发展,学术理论界对会展产业研究也十分热烈。但由于对会展产业的关键概念及边界界定的模糊性,会展产业研究存在研究内容狭窄、政策导向性较强及研究的严谨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明晰概念,应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加强数据资料的可比性,多用计量或数理方法,是深化会展产业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尝试一条新的路径,即根据产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将产业经济学中对产业组织的分析工具应用于对产业安全的研究,以期能够对产业安全进行深层理论的探讨。将产业安全放到较为成熟的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分析中进行剖析和观察,一方面对产业安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试图论证产业经济学解释产业安全问题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伴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西方大国间的国家竞争一刻也未间断.各国经济实力竞争在于产业国际竞争.国内外对产业竞争的研究涉及经济学(包括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管理学和文化学.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国际产业竞争存在比较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出发,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体系,包括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资源配置、理论模式、运行机制等;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现状、障碍及风险预测预警机制;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研发及全球化等方面实现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对深化再生能源健康发展、规范可再生能源市场、保障能源安全、丰富产业经济学与能源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21世纪的中国产业经济学与知识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经济学研究产业活动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性。“产业组织理论”、“产业联系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被认为是它的主体。当今,日益走近我们的知识经济也将成为面向21世纪产业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但针对我国的产业发展特征和现实条件,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仍然是第二产业。中国迎接知识经济的科学态度是既积极争取前沿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把当前的重点放大全面改善和培育创新的基础和条件:(1)狠抓教育产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组织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及产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包括柏拉图的劳动分工思想、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思想、"马歇尔冲突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等.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后形成了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和"后SCP"流派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20世纪8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被引入中国,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些中国化的产业组织理论思想.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以引进和学习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主,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②第二阶段:在研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形成新的理论观点;③第三阶段: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对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轨迹与我国产业经济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的产业经济学与我国有较大差异。本文论述了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轨迹、主要学术流派及其观点。借鉴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文章对如何构建我国的产业经济学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语言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重点分析了语言经济学在中国的已有发展和发展前景。对中国而言,研究语言经济学和语言经济,有着学科自身发展和国家语言战略发展的双重需要。在强化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应该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加强对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及其绩效评估、国家语言经济战略、语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及其测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促进语言经济的发展,壮大语言产业,让语言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稀土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的重要战略性产业,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稀土产业安全与发展,但学术界对于稀土产业安全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借鉴并拓展基于产业经济学的产业安全研究,结合稀土产业自身的特征,建立了基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产业生态的稀土产业安全理论体系,以期有效地指导产业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4.
加快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当前研究在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以及加快民族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研究有望在采用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把民族地区特色纳入研究范畴以及引进现代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与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5.
程瑜 《经济师》2007,(4):89-90
现代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在西方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企业组织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学科,对我国市场化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实践意义。结合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经济科学研究的目标之一。文章从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现实发展出发,对比性地说明产业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簇群经济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簇群经济现已成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及企业理论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簇群经济的大量研究,可从专业化分工经济、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与地理经济学、知识与创新理论、交易费用的新制度经济学、簇群经济的实证研究等六个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中国产业组织学(产业经济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和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全国产业经济学一级学术团体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举办"2011年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研究生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被收入其中,产业经济学学科定位问题值得关注。本简要回顾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在总结国内学术界就产业经济学学科争论观点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粮食产业特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的特征决定了产业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从经济学的视角考证研究粮食产业资源依赖性、弱质性和公益性特征,更能发现其内在的经济规律,从而为制定产业发展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产业生态学的一种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分析产业生态学的理论发展历程及其基本原理,为产业生态学、产业共生系统两个学科基本概念提出崭新的释义。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论证了生态工业园如何通过运用产业生态学理论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耦合,为产业生态学提供了经济学理论支撑。从这种角度,我们可以把产业生态学理解为研究地区产业关联的经济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