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对青海省1978年-2009年间生态承载力水平进行测度,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以便清晰地衡量这个时间序列下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展开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山东省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2003年人均生态赤字为1.6270hm2,远远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说明山东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提出了提高区域生态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足迹是一种从生态学角度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生态足迹模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标尺,主要反映人类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强度。研究采取宏观形势分析与微观数理模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生态足迹模型为评价手段,通过对2000~2013年山东省农业资源开发强度和生态系统承载力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山东省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3.662 2hm2/人增至2013年的7.709 4hm2/人,而2013年生态赤字率更是高达1709%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讨论分析了山东省严重生态赤字产生的原因主要为5点:一是人口的大量增加,从1980年到2013年,山东省人口增加了近2 500万;二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生产相互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耕作制度的改变、重用轻养和环境污染等造成地力、肥力下降迅速;四是水资源匮乏的加剧与地下水污染加重并存;五是人类活动干扰和环境污染加剧等因素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加剧。由此提出应对措施,要改变山东省目前面临的生态状况,推进山东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性约束条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合理有序的五化同步发展步骤,建立健全法制约束机制,以五化协同为最终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前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研究较少,文章将其应用于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中,以期对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将广西农业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用地,以2007—2016年广西农业数据为依据,分别计算其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畜牧产品人均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结果](1)2007—2016年广西耕地和林地表现为生态盈余,草地和水域表现为生态赤字;(2)广西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而生态足迹持续上升,耕地和林地生态盈余能力逐渐减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容乐观;草地和水域生态赤字现象逐年加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结论]目前广西农业生态承载力已经或将要无法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政府给予一定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章丘市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章丘市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分析,进行了生态足迹的多样性、发展能力、生态承载度和万元GDP的测算;章丘市生态经济系统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发展能力和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全省和全国的水平,虽然在资源的利用效益上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水平,但生态承载度却较低;今后应在合理永续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增加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化、高效利用资源存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2000~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该省的生态足迹变化过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从2000年的1.539hm2增至2005年的1.948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却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1.085hm2增至2005年的1.543hm2,据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福建省2010年人均生态赤字将增至1.971 hm2,由此可见,福建省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处于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且这种不可持续性呈逐年递增趋势;通过对福建省2000~2005年间万元GDP生态足迹计算,发现6年来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福建省的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8.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苏省2000-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该省5年来各类土地生态足迹消费和供给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足迹呈不断上升趋势,生态赤字程度加剧;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大幅上升,耕地生态足迹缓慢下降;控制人口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比较了2001~2009年生态足迹变化,并基于生态足迹时序分析了江苏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通过对生态足迹测度方法的理论再思考,评价江苏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发展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问题,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针对江苏省严重的生态问题,建议江苏需要进行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结合HDI指数度量深圳市的可持续发展,得出深圳目前处于发展的较高水平但不可持续的结论,指出深圳的进一步发展要依靠科技的进步,要重视各种进出口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出浙江省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9891hm2人,人均实际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0.2879hm2/人,人均生态赤字高达2.7012hm2/人;表明浙江省的生态足迹已远远超出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人口压力与生态压力指数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进行计算,得出各个城市的人口压力与生态压力指数值;综合考虑两指标数值把山东省17个地级市划分为5种可持续发展类型,由此在人口与生态方面为山东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方面提供了定量化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县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角度构建了欠发达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方法和AutoCAD技术等分析方法,对山东31个欠发达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及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和空间特征分析,探讨了各欠发达县域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势、障碍因子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许多国家或地区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部门和经济支柱产业。然而,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加严峻。其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如何使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山东省农业资源环境现状 ,定量分析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实现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资源、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5个方面对山东省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和空间格局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山东省生态环境划分为3个级别;研究表明,山东省生态环境综合状况基本上由东向西逐渐变差,但局部区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甘肃省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5890hm2,实有人均生态生产性面积为0.7922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7968hm2;生态足迹及其赤字主要来源于能源和草地类产品的消费;对甘肃省与其他一些区域的生态足迹和单位生态足迹所创造的GDP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甘肃省减少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效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分析了江苏省2008—2017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状况,并根据细分的三级账户分析了出现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采用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指数、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和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4个指标对江苏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段内,江苏省水资源利用处于生态赤字的极不安全状态,但可持续利用程度整体在提升;第一产业水资源生态足迹最大,工业用水次之,两者占水资源生态足迹比例约为90%,是造成水资源生态赤字和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