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化视野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逐渐发展为多层次、频繁而有深度的民间交往,当中国国家形象长期被西方社会蓄意玷污和扭曲的时候,动用国内公众及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与外国公众进行双向平等的沟通交流式的公共外交,应是政府扭转国家形象、塑造值得尊敬的大国形象必须要积极推动的事情,而国力的增强、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为开展公共外交创造了完备的条件,公共外交应该到了让全体国民知晓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投资非洲的快速增长,中小企业已成投资非洲的数量主体。但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国家战略意识,社会责任记录较差,如不及时管理,势必影响到国家形象和国家非洲战略。鉴于非洲的特殊国情和中小企业实际状况,应在恰当定位中小企业当地责任内容和范围的基础上,探索符合非洲特点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监管体系。同时,提升中小企业有效履责的能力,帮助企业认识非洲社会责任的特殊内涵,营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3.
非洲将成为下一个亚洲.据预测,非洲国家GDP总量在未来五十年内的平均增长速度可达5%以上,未来十年内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等国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当下非洲正经历转型,在那里投资的中国企业可能会遇到更多擅长市场运作的竞争对手,投资者应及时调整布局,提前应对. 马里国内正在发生的大规模动乱引发了国际社会强烈的反响.众多国家对马里事件的关注当然不仅仅是外交上的,它更从一个侧面折射了非洲经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农业在非洲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地位,非洲国家出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越来越重视借鉴我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并欢迎中国企业的投资与合作.我国在农业科技和种养殖方面经验丰富,非洲国家要求我国提供农业援助将是一个长期诉求.  相似文献   

5.
世博:国家形象新窗口公共外交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继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盏事。这些盏事的申办成功、筹建以及开闭幕过程,不仅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同时也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转折点。本文通过公共外交视角,利用国家形象战略概念,分析了本次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国家形象所带来的机遇,并比较了上海世博会与北京奥运会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丰富,投资方式和投资主体也日趋多元化。但也出现了企业整体水平不高、对非投资调研不充分、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金融支持不足、部分企业诚信缺失等问题。加强市场调研,科学规划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创新对非投资模式,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同时有效利用发达国家对非洲国家实行的优惠待遇,是化解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纺织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引领下,前往非洲直接投资的案例日趋增加.本文从非洲政治经济形式、非洲纺织业发展情况、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机遇和风险、对非投资金融支持分析,以及现有典型案例等几个方面对非洲直接投资环境做了简要分析.通过本文资料,企业可以结合自身产业转移需要和发展实际情况,再选择几个重点非洲国家做深入研究,进一步来做好“走出去”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鉴引力空间模型,利用2003—2009年我国对非洲主要的十个国家的直接投资统计数据,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变系数模型,对中国对非洲主要国家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非洲主要国家的投资具有正的效应,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其实并没有替代两国之间的贸易,而是促进了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非洲援助和直接投资是近年引起普遍关注的国际现象。基于非洲国家样本的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揭示,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发展援助,有利于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当中国投资进入规模较小的东道国时,援助对企业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在当前国际社会经济背景下,将对外援助与对外投资等政策结合起来,推动对外援助与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是可行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非洲经济的逐渐复苏,世界投资的热点开始向非洲转移。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企业已拥有了到国外发展的条件,开始纷纷涉足非洲。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发展现状和特点,讨论了中国企业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对非洲制造业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中国企业赴非开展投资合作的热情不断高涨,对非贸易和投资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相当多的企业不仅成功地走入非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非洲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来,非洲逐步成为中国投资的热点。自2005年起中国对非投资进入快速上升通道。2009年以来,非洲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连续下滑,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增速较快。据统计,200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为14.4亿美元,2012年则增至25.2亿美元,年均增长20.5%。存量则由93.3亿美元增至212.3亿美元,增长1.3倍。在投资总量扩大的同时,中国对非投资层次也不断提升。目前,有超过2000家的中国企业在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兴业,合作  相似文献   

13.
覃启全  张园园 《新经济》2014,(26):53-54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也在蓬勃开展,“中非合作”与“非洲投资战略”成为了近年来中国企业界投资和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在非洲投资中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在投资非洲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管理的困境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微观企业的层面,利用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建构面板,通过Tobit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充分考虑了中国对非洲OFDI在行业结构、企业所有制、东道国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究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政府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非国有企业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中国对非投资聚焦的行业也逐步从地质勘查与开发等资源型行业转向了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国企业在非投资的子公司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计量模型结果显示,东道国的属性及其与中国的政治、经济邻近性共同决定了中国在非洲OFDI的空间分布;作为非洲投资的后来者,中国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往往选择投资不足、政治相对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以避免与发达国家的投资者正面竞争,并获得更大的利润;2009年以后,中国企业资源导向型投资逐渐减少,转变为以市场导向型投资为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日益深化和发展,对非洲投资已经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投资非洲还是处于逐步探索的阶段,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政府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中小企业更好地投资非洲,完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战略,政府应当积极引导,企业也应制定清晰的投资策略,正确认识投资风险,规范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6.
非洲以其资源和市场优势,逐步成为中国企业主要的海外目标市场和投资目的地。中国企业经营非洲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类风险,尤以政治风险为甚。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具体案例,解析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和经营过程中在非洲所处的政治风险环境和状态,并对中国企业在非洲所遇到的政治风险状态、成因进行论述,提出了应对风险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9·11"以来,公共外交的概念越来越被世界各国熟识,中国也不例外地参与到研究和实践中。在阐述公共外交的涵义和作用的基础上,阐释中国公共外交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1979年中国企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以来,我国的海外投资发展迅速,至1997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或备案的中国境外企业(非金融)已达5356家,协议中方投资额达60.67亿美元。但是,1997年全世界就有24个国家发生25次战乱,1998年全世界有26个国家发生27次战乱,其中有11次战乱发生在非洲。这些战乱几乎都是双方长期使用军队作战,且死亡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冲突,这些战乱对各交战国国内的外资企业构成了投资政治险。我国境外投资企业有一部分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中国的境外投资企业占有很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秦移动成功开展公共外交的实践案例,探讨跨国企业在公共外交方面的重要价值、功能及当前企业公共外交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企业公共外交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玲 《经济前沿》2008,(2):81-84
中国跨国公司在非洲投资,要根据非洲国家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中国跨国公司的战略优势领域,在基础设施,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进行有效对接;企业需要认真研究相关产业政策,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政府要科学引导、积极扶持和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