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研究》1986年11月号发表了王春满同志《价值形态发展中的第五种形式,纸币价值形态》一文,(下称王文)。大意是说,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货币不再固定在某一种特殊商品上,而由纸币所代替了。因此提出,从价值形态的意义说,纸币作为价值形态发展中的第五种形式,是历史地肯定了。不过纸币的价值基础,仍然是通过原有的价格体系所"象征"的金量。因而,没有必要再为纸币另找价值基础了,等语。对于《王文》提出的基本观点:纸币价值形态是价值形态发展中的第五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4月25日,由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主办的《云南纸币》新书发布会暨云南纸币展览会在云南省图书馆举行。凸显云南精神《云南纸币》是云南著名纸币收藏家范昌明与北京资深纸币研究学者苏骏,历经三十春秋,八易其稿,七次修订,以实物彩图为史料,揽家国天下为怀,运用图文叙事表现手法,勉力撰写、出版、发行的鸿篇佳作。此书通过收藏家的藏品和著作者的奋力,映照云南近代历史进程中,风起云涌的时代变迁,社会沿革的兴衰更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日翻读《中国纸币目录》(2003—2004年版许光主编),对127页的2000年版壹佰圆(塑胶纪念钞)"I"字头为第一次印刷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管理》2009,(20):40-41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7月27日报道,世界各国由于其历史、文化各不相同,表现在纸币的颜色、肖像以及总体设计上也千差万别。但不论哪个国家,好看的纸币总是令人愉悦。《金钱的艺术》一书作者大卫·斯坦迪什日前公开了最漂亮的十张纸币: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汇》2009,(20):40-41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7月27日报道,世界各国由于其历史、文化各不相同,表现在纸币的颜色、肖像以及总体设计上也千差万别。但不论哪个国家,好看的纸币总是令人愉悦。《金钱的艺术》一书作者大卫&#183;斯坦迪什日前公开了最漂亮的十张纸币:  相似文献   

6.
和讯 《金卡工程》2007,11(8):65-67
在英国,《国富论》作者、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今年春天取代了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出现在新版20英镑纸币上.这是苏格兰人首次登上英格兰银行发行的英镑(苏格兰银行发行的50英镑纸币早已经采用了亚当·斯密的肖像).  相似文献   

7.
黄毅 《银行家》2012,(3):135-137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如今商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纸币的流通,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本文让我们重新回到宋元明清时代,寻找存于史书中有关纸币的产生、发展,以及通货膨胀与纸币发行和国家财政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纸币起源于唐代的飞钱,是一种支付凭据和汇兑方法,是商品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两税法及制度变迁的影响、造纸业的兴盛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和普遍运用、钱荒问题和铁钱区的存在都是纸币产生的原因。其中,纸币产生的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之一——印刷术的发展与普遍推广少有人提及。学术界有关纸币产生的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的文章微乎其微,目前有谢元鲁的《宋代四川造纸印刷技术的发展与交子的产生》、黎人忠的《从雕版印刷试析交子成  相似文献   

9.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瑞典1661年引入纸币,是欧洲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但瑞典目前正努力摆脱纸币现金,努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现金国家,根据世界央行的联盟组织国际结算银行统计,现金在瑞典经济中所占比例仅为3%,欧元区平均为9%,美国为7%.在瑞典这个高科技随处可见的国家,电子货币正逐渐取代现金.  相似文献   

10.
王勇 《金卡工程》2007,11(5):54-58
在英国,《国富论》作者、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今年春天取代了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出现在新版20英镑纸币上.  相似文献   

11.
翻开中国货币史,我国是发行纸币最早的国家。从笨重的金属货币中脱颖而出的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的北宋"交子"是中国纸币的鼻祖。距今800年前元代的"中宝钞"是目前存世最早的纸币。1853年,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在费用十分浩繁的情  相似文献   

12.
《金融研究》1981,(9):37-37
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新疆洛浦支行部分同志认为,"纸币可以在其流通中出现通货膨胀,但不是必然产生通货膨胀;纸币不可能自动调节其流通量,不等于对流通量不能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四川财经学院刘锡良、黄云华两同志认为,"纸币流通存在着产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不能以当前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都存在着通货膨胀,而又无法医治的情况来证明通货膨胀就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最早可追溯到北宋真宗年间四川富商首创的"交子",这种代替笨重铸币充当流通和支付手段的"交子"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往后,南宋又发行过"关子"和"会子"或称钱引,虽然称呼不同,但实质相同.纸币的出现,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近期对金昌市、平凉市的市场流通人民币结构调查情况看,基层纸币流通状况仍不容乐观,特别是拾元以下的小票面纸币因"服役超期",使得市场流通纸币票面残、损、脏、旧现象比较严重,流通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5.
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的.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这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纸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之章".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  相似文献   

16.
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钱是他人债,债为他人钱"引人入胜,丰富多彩,浅显易懂",著名的英国杂志《今日历史》如此描述《钱的历史》一书。该书由大英博物馆两位专业馆长——凯琳娜·伊格尔顿与乔纳森·威廉姆斯合著,正如其在前言中说明的那样:"本书的全部章节皆由大英博物馆钱币部的管理人员撰写,他们各自都是相应时期、相应区域的硬币与纸币历史行家",而两位馆长则分别精通现代货币、罗马与铁器时代硬币。  相似文献   

17.
资料剪辑     
△中国最早主张办银行的人:太平天国的干王洪玕,一八五九年(清咸丰九年)著《资政新篇》中,主张「兴银行」「发纸币」。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上海银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集中了1905年到1949年之间,美国钞票公司为中国印制所有纸币的钢雕版和纸币样本,其中包括钞版800余块、纸币正反面样张1113枚,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极具文物性、史料性、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小面额人民币(主要包括10元纸币、5元纸币、1元纸币和硬币、5角、1角)主要用于小额支付和"找零",是我国货币券别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地区,小面额货币的"供需矛盾"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一、当前农牧区小面额货币流通现状(一)供求结构不够平衡,投放计划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由于近年来货币发行量增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被誉为"国家名片",整洁度关乎国家形象。在各券别纸币中,小面额纸币因其面额小、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流通交易频繁,整洁度相对较差。从总结辖区小面额纸币投放回笼、市场流通情况出发,对辖区小面额纸币整洁度总体水平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影响小面额纸币整洁度的主、客观因素,进而提出提升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工作的难点和出路,认为提高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重在相关机制的建设完善和金融服务的深化与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