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中美贸易关系是WTO安排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双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均衡缺口、中美和世界福利由中美成本因素、汇率、联合风险偏好、双边贸易不确定性和贸易相关性等五大因素内生决定。在五大因素约束下,中美贸易争端是贸易剩余分配而不是固定分配的争端,是实现双边贸易剩余分配合约修订的手段和反馈机制;贸易剩余分配是争端的目标和激励力量,贸易不平衡作为双边贸易博弈的结果以及争端启动和剩余分配调节的显示信号,指示着双边争端变动的方向。根据本文模型,中美五大因素对双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平衡、中美与世界福利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具体影响依赖双方五大因素的状态组合。模型模拟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严重损害中国和世界贸易福利而美国则因此受益,因此美国有继续扩大贸易争端和期待人民币升值的激励,中国将面临来自美方更大的贸易争端压力。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自由贸易区成员在协定中获得的利益不受损害,维护成员的正当权利,协调成员之间的贸易关系,解决贸易争端,在磋商调解原则下,中国自贸协定参NWTO的争端解决规则,均制定有争端解决的章节或条款。  相似文献   

3.
纺织品贸易争端已进入第二回合博弈——由“比拼”态度强硬。转为调整“出牌”战略;中国官方有了解决贸易争端的“新思维”——由传统的“抗议”,升级为“自救”;纺织品争端会否成为新的贸易标本——标志着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也是中国用新思路维护自身合法贸易利益的尝试。摩擦会升级为贸易战吗?  相似文献   

4.
张瑞 《中国经贸》2014,(1):35-35
农产品贸易是中美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美农产品贸易额的不断扩大,导致双方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因此,本文从中美农产品贸易争端现状入手,分析了中美农产品贸易争端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日贸易争端产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来,中日两国贸易争端不断,日本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本文在分析中日贸易争端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指出两国唯有不断加强协调,熟悉并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才能实现双方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6.
从GATT到WTO框架下,因环境问题而引起的贸易纠纷逐年增多。环境保护也成为一些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幌子,以致形成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本文试图通过研究GATT/WTO所确立的“环境例外”措施和考察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环境——贸易争端时的立场、态度的演变,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梅新育 《新财经》2005,(11):20-22
巨大的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激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尤其是写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就绝对数字而言,中国将在今年创造其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巨额贸易顺差。与往年前几个月月度贸易统计通常为逆差不同,我国今年前9个月始终呈现贸易顺差,1-9月累计出口5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进口4781亿美元,同比增长16%;累计贸易顺差高达683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我国应对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协调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待近期出现的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必须对它的产生原因和潜在含义要有全面和透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近一步把握中美贸易争端的实质,并清晰地确立妥善处置贸易争端的协调思路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唐旭 《中国经贸》2005,(6):68-71
中国与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近期日渐白热化,继续还是观望,也许可以做个两全的中庸计划。但生存还是死亡,就像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一样,是中国纺织企业最严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存在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一方面,贸易对中国的环境造成了各种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因环境而引起的贸易争端日趋增加,但都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杜建芳 《中国经贸》2013,(15):20-21
2013年6月21日,第27届中欧经贸混委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共同主持会议。 据悉,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每年举办一次,是中欧间年度部长级经贸对话机制,注重讨论中欧双方在贸易和投资关系方面的问题。会议召开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会见了德古赫特。马凯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希望双方按照平等对待、互利合作的原则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发展。双方表示将适时举行第四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  相似文献   

12.
争端解决机制改革是WTO改革的重要内容,各成员已经提交了多个改革方案.基于1989-2020年的GATT/WTO争端解决数据和贸易数据,采用PSM-DID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争端解决程序(机制)整体上具有贸易促进效应,证明GATT/WTO争端解决具有正的外部性,揭示了 WTO争端解决机制改革取得成功的经济学基础.然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经济效益虽较GATT有很大提升,但是仍存在南北落差,对中美欧等重要成员的贸易效应也不尽一致,成为各方改革主张大相径庭的经济动因.中国是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获益方,较好地执行了争端裁决,应积极推动WTO争端解决机制尽快恢复正常功能,避免倒退回GATT时代.  相似文献   

13.
中美反补贴争端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中美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也日渐频繁,不断增加。中美两国有关反补贴争端就是近年来新产生的一种贸易争端。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奉行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政策,然而,在美国贸易保护政策进一步抬头、国会压力不断增大以及国内一些产业的产品竞争力不断减弱的背景下,美国政府首次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进口产品适用反补贴法。这一做法,必将使中美反补贴争端愈演愈烈。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2013,(3):75-75
中国社科院于2012年年底发布的2013年《世界经济黄皮书》显示,2012年全球贸易增长明显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大国之间贸易争端明显上升。报告预测,2013年贸易保护主义仍将是制约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唐涛 《特区经济》2009,(12):97-98
本文通过介绍巴西贸易争端的近况,论述了巴西采用多边和双边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给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国际贸易争端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世贸组织成立以来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的农产品争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产品贸易争端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即国家经济实力的差异)、国家农业有效政治力量的不同,对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宏观·国际     
《首都经济》2013,(9):9-9
中欧光伏争端达成价格承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5家行业组织7月27日发表《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指出,经过中欧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共有95家中国企业参加此次价格承诺谈判,该价格承诺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双方协商达成的贸易安排下,继续对欧盟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日前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服装高层论坛上表示,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在年底还是明年初有结果仍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9.
贸易     
《中国经济周刊》2005,(24):14-14
中美磋商纺织品贸易争端,输欧纺织品分配方案敲定,委内瑞拉对华出口石油千万桶,中国对进口耐磨纸展开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20.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由来已久。近日,被称为“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第一案”的油画布诉讼,使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充满了一触即发的火药味。不过,在中欧纺织品贸易达成和解的参照下,中美之间的纺织品纠纷会不会出现转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