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国际知名投行都已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业务的开展,投资了多个Pre-IPO项目,并获得客观利润;2007年9月,中信债券中金公司取得券商直接投资业务的试点资格,接着08年有华泰、国信、海通、平安、国泰中银国际,广发等券商相继获得直接业务试点资格。随着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证监会努力为券商直接投资拓展开放性的平台,直投业务的开闸鼓励符合要求的债券公司申请参与直投业务的试点。我国券商逐步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的业务经营模式,向创新型业务推进,其中直接投资就是满足创新形式的亮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券商开展直投业务的现状对其面临的环境、对象、方式等进行分析探讨,并阐述我国券商开展直投业务的专业化优势、对业务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滕军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44-146
财务公司目前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上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通过参与新股申购等多种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证券投资业务。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等,财务公司证券投资业务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分析了目前财务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业务的现状,在分析当前市场环境下财务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业务面临的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改革、投资团队等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相结合的前提下,财务公司稳健开展证券投资业务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风险是金融交易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在商业银行投资业务中,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是项目投资时银行必须考虑的问题,它是投资项目成败的关键、,为使投资决策做到科学化和精确化,商业银行应使用专业的风险管理方法来有效管理商行投资业务项目风险.并且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实现银行投资业务风险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加强投资业务项目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全面开展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同样面临投资理财业务发展的供需矛盾。本文在回顾我国银行业投资理财业务发展历史阶段和分析相关业务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商业银行以供给侧思维构建客户投资理财体系和相关业务平台架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金融资讯     
首家中外合资基金QDⅡ获批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合资基金公司——嘉实基金获得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获准开展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这是第一家符合资格开展境外投资管理业务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嘉实首只QDⅡ产品将主要投资于在香港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美  相似文献   

6.
张鹏 《商》2014,(1):205-205
在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投资顾问业务的开展为券商业务转型带来了希望,但投顾业务在开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制约着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一家证券营业部中制约投顾业务发展的因素,希望能对该券商投顾业务发展和经纪业务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开展在线旅游业务成为旅行社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在线业务规模的扩大、社会化媒体营销方式都有助于旅行社企业开展在线旅游业务。目前,旅行社企业缺乏前瞻性、投资不足、定位不清晰制约了在线业务的发展。因此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转变企业服务理念;明确市场需求,提高对在线业务的投入;建立多方合作实现共赢,以促进旅行社企业的创新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许多企业集团力求通过产能升级改造、业务结构重组等方式,提高营运能力、优化管理架构,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和开拓新业务的目标。在企业实施投资业务过程中,涉及税收种类较多,恰当的税收筹划是企业获得税收收益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企业投资业务涉及的相关税收政策,探析投资业务开展过程中有利于减低税负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房市、股市的萎靡,投资者陆续将投资目标瞄准艺术品市场。2012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为艺术品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为了提高竞争力和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开展艺术品投资业务,但是与国外银行艺术品业务相比,国内银行的艺术品投资业务仍面临者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正处在于高速发展时期。商业银行以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等模式开展PE业务不但能为其本身带来收益,而且也能促进PE的发展壮大以及帮助融资者获得必要资金。为了降低商业银行开展PE业务的风险,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业务管理流程,将PE业务与传统的信贷业务分割;加强对PE机构的审核,慎防PE泡沫;借鉴国外经验,同时注重本土化改革;关注行业新规,避免法律风险;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完善人事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