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脱贫攻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作为国家治理机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机构通过发现扶贫开发冲刺阶段影响脱贫效果的难点、重点问题,揭示扶贫攻坚战中隐藏的违法违规、不作为等问题。对于有效促进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实处,保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精准扶贫审计是新时期党领导下的国家审计发挥监督职能作用的重要攻坚作用。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扶贫攻坚阶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更加艰巨,对审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扶贫审计要适应新常态、形成新理念、探索新思路、研究新方法、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现代审计方法 +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审计全覆盖、在精准审计的基础上助力精准扶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相似文献   

2.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十三五扶贫开发的工作目标。精准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精准扶贫中金融资金到户的监管是实现"精准"目标的关键。本项目着眼于我国银行精准扶贫监管现实挑战、问题和成因解析,从不同的维度对银行精准扶贫监管的实践重点及方向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以期提高银行资金精准扶贫效率。  相似文献   

3.
作为马克思中国化的成果和体现,小康社会思想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现实性的目标,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现阶段我国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目标有效途径。阐述了小康社会的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加快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青海省作为贫困人口数较多的一个省,其脱贫任务的完成是实现全国脱贫目标的重要一步。经过对青海省民族地区一百余位贫困户、干部及致富带头人的实际调查分析,探索了青海省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主要因素。对青海省的扶贫开发工作从增强贫困人民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性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品牌》2020,(2)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大规模实施扶贫开发,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减贫进程波路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历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从最初的普惠性政策措施,发展到现在的精准扶贫制度体系,我们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发展道路,这一制度体系为2020年全国人民如期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范围的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及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扶贫开发为社会稳定和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要切实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伟大目标,就要进一步认识到全县目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坚持扶贫方针,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取得实效,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鞠闻 《光彩》2016,(10)
8月26日,国家工商总局在黑龙江省抚远市召开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 在听取黑龙江省抚远市、同江市,江西省泰和县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介绍和京东、阿里巴巴、绿伞、坤元四家企业代表发言后,张茅指出,多年来国家工商总局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定点扶贫工作的领导,采取积极支持产业扶贫、尽心尽力开展经济扶贫、坚持选派挂职干部驻点扶贫、加强培训开展智力扶贫等一系列扶贫工作措施,不断提升定点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为促进三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脱贫奔小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扶贫开发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工作和艰巨任务,精准扶贫是最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扶贫开发新举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精准扶贫注入了全新理念和技术支持,使资源的投入和定位更加准确。将精准扶贫与大数据有机结合,运用大数据思维方式,可以提高精准扶贫资源配置的准确性,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贫真扶。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合规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行精准扶贫,确保到村到户,这一扶贫开发方式的新思路将对重庆扶贫开发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重庆由于自然、地理、文化、历史等原因,扶贫开发周期长、常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扶贫开发任务健康。目前重庆扶贫开发还存在扶贫对象不准、针对性不强、扶贫低效粗放等问题,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如何实现大力有效扶贫,文章将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是落实和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的关于新十年扶贫总体目标和重要任务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需要。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精准扶贫工作和农村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肯定了目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显著成就,同时发现农村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产业结构分布不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为此提出扶贫工作应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和技能培养工作、完善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一步,随着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阶段。2013年,习主席到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的理念。从传统意义的扶贫,到"真扶贫、扶真贫",随后国务院出台的《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更为"精准扶贫工作"插上了一双翅膀。因此,探析基层政府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显得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金融精准扶贫是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本文结合河北省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及金融精准扶贫的当前现状,分析金融扶贫在河北省实际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可以摆脱当前扶贫困境的路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必将对新时期扶贫开发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文章试图对国内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特别是对分布农牧交错带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加以关注,对原有的扶贫机制反思与改进,以期对于我国农牧交错带贫困县精准扶贫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提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扶贫开发纲要还鼓励社会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体现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一直是一项攻坚战,随着农村扶贫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使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遏制了贫困人口的增长,而且为政府实施反贫困战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让贫困地区发展起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国在2012年全面推行精准扶贫战略。精准扶贫在"十三五"期间是决战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精准扶贫即是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在整个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精准识贫尤为重要,文章将全面分析精准识贫在精准扶贫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做好精准识贫,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6.
贫困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较为尖锐、较为现实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国家治理的难点。一直以来,消灭贫困是我国历届政府的工作重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湘西时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精准扶贫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强调"精准"应该贯穿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从此以后,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由传统的粗放型扶贫向精细化扶贫过渡。在这重要的攻坚阶段,做好扶贫工作需要着重把握人才、产业、品牌、信心四个发力点,积极探索和创新扶贫工作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最终赢得扶贫战役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7.
《商》2016,(15)
加大力度,强化手段,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工程,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帮助这些地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精准扶贫的推进是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坚实保障。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分析武陵山片区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完善建议,以期对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扶贫,走共同富裕,是我党的宗旨。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党和政府主导下的扶贫战略活动已经开始并取得了效果。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得到许多国家和联合国的认可,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式扶贫道路"。现中国扶贫已进入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扶贫脱贫是关键,而要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根本。扶贫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通过调查研究、搜索相关资料、综合实际情况试图探究分析中国式扶贫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我们后期要推进的重要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回头看",规避在过往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开发模式,政府在精准扶贫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故本文从地方政府这一主体切入,通过总结分析在以往精准扶贫工作中地方政府行为存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瞩目成就,在新的阶段,要让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需要精准扶贫,而这已经提升到我国的国家战略的高度。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战略实现的一个方式就是要激活产业发展的活力。产业精准扶贫能够充分发挥地方产业的特色功能,并满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贵州省江口县精准扶贫的模式实现了多样化和创新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基于此,本文将结合贵州省江口县产业扶贫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产业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精准扶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