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基于自我概念的视角引入组织信任探讨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以来自7家企业的288份直接主管-下属配对样本,探讨组织信任与知识分享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信任对知识分享、组织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对知识分享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部分中介组织信任对知识分享的作用;高承诺人力资源实践在组织认同与知识分享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高承诺人力资源实践调节组织信任对知识分享影响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2.
企业视角下个体技能型隐性知识的共享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非编码型知识。隐性知识的共享程度,是企业创造可编码型显性知识的关键,也是企业赢得长期成长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分类引出个体技能型隐性知识理论,构建了企业员工的技能型隐性知识的分享意愿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实施个体技能型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财会人员的访谈,将知识分享媒介划分成五种类型:各式书面信息、正式制度下的人际接触、正式制度下的信息科技、非正式制度下的人际接触以及非正式制度下的信息科技。一般企业在进行知识分享时会遇到知识流失与被盗取的障碍。知识分享媒介的性质不同,所能增进的工作效果亦有所不同。正式制度的人际接触是最普遍的,深获企业员工的好评,其所能增进的工作效果非常多元;非正式制度的信息科技,则视员工个人的使用习惯与学习态度而定,对于各项工作效果的提升情形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4.
依据知识的可转移性,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一般是指可以编码和度量的、可以由计算机处理的知识;隐性知识主要是指头脑中属于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也包括在产品等中隐含的知识,是难以编码和度量的,是计算机不容易处理的。知识在企业中是螺旋式发展和转化的,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不同阶段的螺旋型动态转化。知识有四种转化方式:(1)知识社会化,使员工的隐性知识得以交流、碰撞,产生新的隐性知识;(2)知识外化,使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从而方便地为整个企业共享和继承;(3)知识转换,使显性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容易被再利用;(4)知识内化,指组织范围内显性知识向个体的隐性知识的转换,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5.
整合团队承诺与知识分享相关理论,探索情感承诺对任务承诺的影响,情感承诺和任务承诺对知识分享的影响。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79个研发团队的实证数据表明:情感承诺与任务承诺显著正相关,情感承诺与显性知识分享和隐性知识分享显著正相关,任务承诺与显性知识分享和隐性知识分享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组织利用任务承诺与情感承诺提高团队知识分享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7,(3):83-90
基于创新的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考虑,选取知识分享意愿这一典型个体心理因素,并引入知识治理这一客观情境要素,通过跨层次研究,分析了知识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知识分享意愿部分中介知识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而知识治理,可区分为正式知识治理机制和非正式治理机制,在分享意愿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它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建议:企业领导应有意识地结合企业目标和个体愿景,进行知识分工、知识制度的安排和工作岗位的设计,并积极协调内部知识冲突,帮助员工跨越资源壁垒,引导员工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分享和创新中,这是知识领导力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绩效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一汽大连柴油机厂为例,通过对其人力资源管理"五论"的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企业价值创造来源于员工隐性知识开发与转化的观点.同时指出企业要开发和利用员工的隐性知识应注重激发员工贡献隐性知识的积极性,建立将员工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知识的制度模式和创造员工分享知识的组织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企业进行知识管理,需要不断挖掘知识资源,充分利用知识进行创新。就企业内知识的形态而言,有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是指客观的和理性的知识,能以数据、科学公式、说明书、指南、手册和图表等形式分享的结构化知识,是实事知识和原理知识,这类知识容易在知识主体间正式地、系统地传递与分享。而隐性知识是主观的、经验性的、难以形式化的知识,不容易表达,难以被测度,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知道的超过能说出的。”  相似文献   

9.
用隐性知识组装无形资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和难以规范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它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这些技能方面的隐性知识主要深植于员工个人的行动与经验中,是个人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它还包括个人的直觉、灵感、洞察力、价值观和心智模式等,这些认识方面的隐生知识深藏于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念与心智模式之中,会深深地影响到员工个人的行为方式.隐性知识难以用数字、公式和科学法则等来表达,也很难用文字、语言来精确表述.因而它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被复制,是企业进行知识创新和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和源泉.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员工个体和企业内各级组织中的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各种内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虽然企业隐性知识外显化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但是隐性知识分享通常会对企业及社会国家带来巨大效益,因此如何建立促进隐性知识分享的高效机制,促进隐性知识共享就成为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国基 《企业导报》2013,(9):255-256
<正>一、背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知识创造公司》一书中指出,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 Knowledge)。"隐性知识"就是指未经正式化(Formalize)的知识,包括企业、经营者或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习惯等,是属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信任为基础的组织内部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信任除了可增加相互间的合作,使合作过程更有效率,也会因为个体相信对方的善意而降低交易成本。对企业信任文化的研究有利于企业了解影响员工组织信任的关键因素,从而促进企业信任文化的建设,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造力成分理论和主动性过程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旨在揭示主动性人格经由知识探索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员工信任领导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家高科技企业的222名员工和86名领导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知识探索在主动性人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员工信任领导在主动性人格与知识探索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主动性人格通过知识探索对员工创造力产生的间接作用.上述结果既有利于学界了解主动的员工为何、何时会提出创新想法,又能够指导管理者采取恰当的管理办法来提高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多的表现为知识创新能力。一方面知识老化的周期缩短、更新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通过知识生产、知识共享与知识运用来增加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员工。企业培训目标必须从培训书本型人才,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转变,培训方式也必须从偏重单纯的知识灌输方式向企业内外各类显性与隐性知识的发掘、应用这一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5.
知识内化是企业内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重要过程。它通过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使企业各层员工吸收和理解新知识,从而改变企业和员工的认知模型,帮助他们理解和支持创新。它接收前面活动产生的知识流,再把这些知识流用来影响组织的知识形态。促进企业知识内化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王连娟 《价值工程》2007,26(11):47-50
显性知识仅仅代表了知识整体的冰山一顶,而隐性知识则占据冰山的大部。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更具体、更大量。研究隐性知识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将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论文全面、系统的阐释了隐性知识概念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企业知识类型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管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能力的重要资源,隐性知识愈发显示其重要性。本文介绍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阶段隐性知识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组织管理、隐性知识交流环境、员工隐性知识挖掘、隐性知识传播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隐性知识研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管理中,按知识的属性和获取、传递的难易程度,可将企业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编码方便。容易沟通且易被竞争对手学到,对于企业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而隐性知识是隐含的且难以模仿的,因此不易被复制或窃取,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和源泉。  相似文献   

19.
团队建设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对于创新研发型企业,提高团队成员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团队沟通和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研发智慧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利于知识管理思想,开发团队成员个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形成企业知识资源在分享、吸收、加工的过程中,实现团队个人和整体对知识的学习、分享、贡献的能力增强,从而,建立高效的研发队伍。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3,(23):166-167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必须重视企业的绩效创造。影响绩效的因素有很多,基于知识分享视角的研究较少。该文从知识分享视角就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得出:知识分享对员工的绩效有比较大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没有受到年龄、学历、司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企业提供了不同的管理视角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