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7,(12):16-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报告还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表明我国将开启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崭新理念。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外延与特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与协调发展;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认为它不仅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关注经济建设与生态的关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从本质上制止生态继续恶化,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良好、适宜的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经之路,辩证唯物主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本文用五项原理来说明辩证唯物主义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而化工园区因其产业特殊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更显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一些园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逐步走出了一条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重的发展新路。作为一名园区管理者,在园区生态建设工作方面笔者有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继党的十七大对生态文明的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列讨论,可见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上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绿色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试图既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道路,又继续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目前,在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习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出发,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秉持着"环境民生观",把民生作为生态的目的,生态是民生的基础,生态与民生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环境民生观蕴含在"良好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当中,并在当代发展中对于坚持以人为本、绿色...  相似文献   

7.
刘宁平 《企业文明》2012,(12):74-75
党的"十八大"确立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如何实现"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既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也是我国企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大文明系统中,物质文明是基础;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建设格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要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与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党的十八报告才把"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立足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从事关国家全局和未来发展的宏观层面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和实现路径。对于基层而言,如何利用环境禀赋来建好生态文明、利用自身特色来打造美丽乡村,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3,(4):155-158
党的十八大报告详细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全面深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相关制度性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层面和整个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这项工作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要求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注入新力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对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纪检监察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以经济建…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这些重要指示批示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生态环境部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相似文献   

16.
发展生态经济 推动实施绿色G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绿色GDP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建立和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大大促进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绿色审计作为一种新型审计方式,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企业发现、解决和预防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本文论述了绿色审计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绿色审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绿色审计发展的措施,旨在促进我国绿色审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的更高的人类文明形态,那么生态文化就是推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和灵魂,我们应该用生态文化来支撑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化的视角来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对我们来说,就应该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内涵、当代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用生态文化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近两年来,湖南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新途径新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发展休闲农业对于促进生态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打造好一个休闲农庄,就能培植一个特色产业,造就一批新型农民,营造一方青山绿水,构建一个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20.
翟青 《秘书工作》2023,(9):13-15
<正>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全面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