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迪奥帝国     
赵芃 《中国品牌》2012,(5):96-99
将有破坏性才华的设计师与历史悠久的经典品牌撮合在一起,让多家老牌时装屋起死回生裙长提到离地40厘米,优雅地露出女性的脚踝;纤细的腰身,垫高的臀部,凸显女性线条;20码长布料加工而成的大裙摆,夸张的帽檐——这是最初的,也是最经典的迪奥。迪奥的首秀唤醒了战后缺失的法国式优雅,复兴了巴黎作为世界时装之都的地位。这一切成真时,迪奥已经42岁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本,社会历史事实出发试图揭露戏剧家的真实意图:只为贬低女性来取悦当时男性主导社会中的男性观众。怀有美好期待的女性主义作品远没有到来。  相似文献   

3.
田敏芳 《品牌》2015,(1):124-125
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阐释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文本中女性角色和男性角色进行的对比,发现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不只在数量方面比男性形象要少,且大多呈现出一种扁平化以及边缘化的形态;通过对文本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对比后,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女性形象都呈现出了"天使"与"妖妇"的极端化现象,同时她们身上也体现出了受父权制影响的性格特点——理性色彩不够,过于情感化,文本由此也揭示出了当时的父权制思想。  相似文献   

4.
"十七年"时期是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特殊阶段。一方面,强化了女性的女性意识,妇女得到解放,提高了妇女地位;另一方面,却又对女性的女性意识进行了压制与弱化。因此,尽管这一时期的女性话语依旧难以超越男性在"无性别"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但其中的叙事作品总会透露出女性心理的特殊色彩及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思索。她们以自己的女性视角,用自己的女性话语,对传统的男权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和解析。这无疑对中国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速炎 《广告大观》2007,(8S):63-65
夏奈尔设计师、时尚界教父卡尔·拉格菲尔德设计的限量版时装,只需50到100美元?是的,这并不是在开玩笑。在H&M商店里,你可以把时尚大师的作品穿在身上而支付的是平民化服装的价钱,试问这样的诱惑有多少人能够抵挡?尤其是那些有不俗时尚品味却苦于钱袋紧张的年轻人,更是如获至宝般地不惜在H&M店外以及试衣间外都排上30分钟的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5,(5)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工业文明十分发达的时期,男性在社会中占据着极大的地位与权力。在劳伦斯看来女性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应该具备自我个性,确保女性主义,反对当时男性对于社会权力的垄断,实现自己的人生。《公主》作为劳伦斯一部典型的文学作品深刻了体现了作者对于男性权力中心以及人类中心观念的反对。  相似文献   

7.
UCCA 《信息与经营》2009,(1):112-113
2008年底,克丽斯汀·迪奥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携手,共同举办“迪奥与中国艺术家”展览。展览展出了近100件来自巴黎的迪奥定制作品.包括经典的“New Look”女装。中国艺术家以迪奥为灵感的一系列作品,表现出当代艺术与时装这两种不同媒介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是一种致力于促进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潮,它对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女性主义旅游是以女性主义为视角审视女性旅游开发的产物,它以女性为主题和主要客源市场,针对女性特征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在旅游的过程中体现对女性的尊重与关爱。  相似文献   

9.
刘莉 《商业文化》2003,(4):41-45
本文立足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文化研究。广告对女性资源的利用,实际是一场商业社会和男权思想的“合谋”,是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广告打着发扬女性美的旗号,实则是利用审美的手段,将女性的身体“零件”化,严重忽视了女性的主观感受,而将女性设定为被看的客体。虽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已从传统妇女转变成现代都市女性,但广告中女性的角色依旧是贤妻良母,女性的空间依然是在家庭和低智能含量的工作中。作者认为,我们应该警觉广告文化中以改头换面形式出现的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对以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进行适当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新品时尚     
"汉帛奖"第24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落幕3月25日,"汉帛奖"第24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决赛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举行。来自中外的29位选手以各自具有独特创新思辨的设计作品,为梅赛德斯·奔  相似文献   

11.
在2006年9月落幕的“伦敦时装周”2007春夏时装发布会上,上海时装设计师王巍以一组“Shade of Color(色彩的细微差别)”赢得了媒体和观众的认可。在欧洲时装界,媒体的好评意味着作品具有相当的艺术性,而民众的反应则直接关系到服装的市场价  相似文献   

12.
宋厉炜 《现代商业》2011,(12):278-279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在接受《高级时装》的采访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时装的历史就是人体再构成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解构"作为其重要的表现手法和思维方式从建筑界引入时装界时,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代表人物有胡赛因·查拉扬(Hussein Chalayan)、马丁·玛吉拉(Martin Margiela)、川久保玲(Rei Kawakubo)等。他们以其独特的解构理念进行创作,寻找新的艺术支点。解构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不拘泥于传统与现状,不断地审视自我。虽然各个领域早已将"解构"翻个遍的研究过,本文是作者对服装解构与重组的深入了解,对服装设计中解构与重组的探析。  相似文献   

13.
汪翠萍 《消费导刊》2009,(19):216-217
路遥的作品生动地描绘了陕北土地上,许多不平凡的人物和故事,作品中也渗透出浓厚的男权思想,本文将从男性中心、男性视角、男性价值取向三方面来分析路遥作品中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细密柔薄、光彩艳丽的艾德莱斯绸灵动飘逸、唯美浪漫,时尚与传统结合的服装美轮美奂。2014年10月27日,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举行的"丝路之星?程应奋时装发布会"上,来自新疆的时装设计师程应奋发布了50套极具新疆民族特色的服饰,通过酣畅淋漓的视觉表达,在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演绎了最绚丽的新疆民族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是中国时装界顶级盛会,也是全球时尚版图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特色的时装周。2015春夏系列发布会于2014年10月25日至月日在北京举办位设计师举办场发  相似文献   

15.
后女性主义是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西方,女性在争取政治、行政等方面的权利和权力中,女权意识由强变弱、女性意识由弱变强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在服装消费观念的发展变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后女性主义思想理论在人们头脑中的深入,人们摒弃了男性化的装束,也不再把争取政治、行政和社会地位作为生活的重心,取而代之的是女性化潮流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刘伟  喻鹏 《信息与经营》2011,(4X):150-151
在北京新纪元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路德民的心中,设计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他们在用自己的作品为人类历史留下注脚,各个时代的经典建筑都是当时设计师最高水平的体现,一个缺乏职业责任感的设计师是很难设计出传世之作的!"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灿烂千阳》进行解读,指出胡赛尼通过书写女性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男权制对女性与自然的迫害,批判了男权制的丑恶与黑暗,讴歌了女性与自然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2001年,“莱卡(Lycra)”入选美国服装设计师会评的“20世纪时装界最佳创意发明”,但它却不是服装。莱卡只是一根弹性纤维——一种学名叫氨纶的纤维。这种纤维只是服装的组成部分,只是一种隐身于幕后的典型B2B产品,然而当氨纶变身为“莱卡”,却被终端消费者熟知,甚至化身为时尚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李敬 《科技转让集锦》2008,(19):158-158
虹影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特别是《上海王》中作者体现了浓厚的女性主义思想。虹影塑造了女主人公与众不同的性格,在男性主宰的世界中成长并取得了成功。作者宣称超性别写作,但是在潜意识下仍然出现了双声话语,但是作者利用她独特的观察方式和情感经历,在女性主义写作上起到很好的探索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晓 《商》2014,(52):113-113
新时代的女性文学应该在适度批判的同时思考和谐共存的路向,只有这样,才能团结社会中的男性支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以批评文学为中心的历史长河中,批判性多于建设性;在当代,只有将建设性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汇于其中,才能挽救女性主义文学,形成两性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