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生产率、价格、贸易成果三个方面对韩国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虽然韩国农业土地生产率相当高,但价格竞争力很弱。通过对27种主要农产品进行价格比较,发现韩国农产品价格比中国农产品价格平均高6.4倍,这意味着韩中两国之间如果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通过对贸易成果的分析,本文发现,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相比,韩中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存在互补性,但因价差太大,很难找到具体的互补或合作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3.
4.
农业国际化竞争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农业国际化不断推进。农业国际化竞争给世界各国农业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推动全球农业快速向前发展。深入研究农业国际化趋势 ,深刻认识我国农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素质 ,对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农业国际化竞争 ,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一、农业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 农业国际化是全球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 ,是世界农业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 2 0世纪末 ,随着各国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以及世界性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形… 相似文献
5.
6.
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市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我国农业应对入世挑战的迫切需要。理论分析表明,发展特色农业可以显著地提高农业竞争力,而特色农业要做大做强做优离不开产业化经营。本文通过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竞争力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特色农业 产业化经营=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关于美国农业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0年8月4日-17日,农业部组团赴美国的华盛顿特区和马里兰,密歇根,伊利诺伊,密苏里,加利福尼亚等州考察有关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方面的企业,行业协会及政府机构,从微观基础,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3个层面上了解美国农业情况,代表团得到的突出感觉是:美国之所以有领先于世界的现代化农业,得益于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蜂蜜出口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和出口国 ,我国蜂蜜总产量的近 4 0 %出口国外 ,我国的蜂业是外向型的创汇产业。我国蜂业生产和蜂蜜贸易的稳定发展与否 ,不仅直接影响到蜂农的就业与经济收入 ,也影响到国家的外汇收入和相关生产、流通部门的经济效益。我国蜂业生产和蜂蜜贸易的发展影响着世界蜂蜜市场的供求关系 ,世界蜂蜜市场供求变化也影响着我国蜂蜜贸易和蜂业生产的发展。我国虽是世界最大的蜂蜜生产国和出口国 ,但远不是蜂蜜生产和贸易的强国 ,世界蜂业生产和蜂蜜市场的国际竞争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 ,研究世界蜂蜜贸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产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目前 ,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从以往的价格竞争为主 ,转变为以质量和技术含量为主的全方位竞争。一个国家农产品竞争力的强弱 ,不仅取决于农产品的价格优势 ,而且还要取决于农产品的质量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 ,就是要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 ,将我国农产品已有的比较优势充分地转化成竞争优势。本文从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竞争力的组成部分的角度 ,分析制约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提高的质量因素。一、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 ,农产品质量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消费者要求的营养成份、卫… 相似文献
10.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关键是要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当务之急是实行非均衡竞争战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环境及其趋势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业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技术壁垒越来越高,反倾销、特殊保障条款有可能成为主要出口障碍;发达国家继续对农业提供巨额补贴,国际农产品贸易被严重扭曲;建立国际农业贸易新规则和新秩序步履维艰。中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既要积极争取相对公平的多边环境,也要考虑发展双边和地区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FAO统计数据和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借鉴CMS模型和RCA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其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统一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大对红茶及其它高价值茶叶的生产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际农业环境与我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的特点也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农业政策目标方面,随着农产品供给由不足转变为过剩,农民收入问题日益成为一个核心性的问题;在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大环境的变化,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显著。90年代中期我国粮食市场变化对世界粮食市场价格的显著影响,近年来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作用,就是突出的实例。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体制和国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渔业省际竞争力的内涵及其评价体系进行初步界定后,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沿海地区渔业竞争业绩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沿海地区各省市渔业竞争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比较研究发现,无论从竞争业绩还是从竞争条件来看,沿海地区各省市渔业国际竞争力呈现较为明显的三个等级,从发展趋势看,这一竞争局面保持相对稳定态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茧丝绸产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本文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竞争力指数和进出口价格比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茧丝绸产业的原材料、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旨在探讨我国茧丝绸产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下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并对如何进一步落实“东桑西移”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农业利用外资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国家农业利用外资的历史相当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当时以英国为主的欧洲投资者(包括德国、荷兰和法国)把相当多的资金投向美国,农业也是其投资的一个主要产业。近几年,发达国家农业利用外资主要是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1997年流向发达国家(以美、日、加、澳及欧盟为主)农业(包括种植、狩猎、林业和渔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量为3.73亿美元,占这些国家当年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0.2%,从1988年到1997年,在这些发达国家中,外商直接投资于农业的内部存量,已由18.44亿美元增加到30.22亿美元,尽管如此,从全球农业利用外资的总量上看,发达国家农业利用外资只有很少一部分,农业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8.
19.
20.
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可比净出口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将中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同它国进行显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木质家具出口额全球第一,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这得益于国内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但其专业化分工水平不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导致产业内贸易水平极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