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漳平共有茶叶种植面积8.3万亩,其中水仙茶园面积2.6万亩,高山茶(软枝乌龙)4.5万亩,铁观音1.2万亩.台商落户永福镇有43家,涉及台商投资个体300多人,种植高山茶4万亩,总投资3.9亿元.是大陆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地,其产品被誉为"大陆阿里山".漳平水仙茶颇有名气,其制作工艺与铁观音、乌龙茶等方法不同,成品茶唯独用紧缩茶柄制作,是传统的民间工艺通过改良,科学加工,具有"方便储存,茶色清纯,茶韵芳香"之特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台胞重要祖籍地,台商投资密集区和台湾文化主要发祥地,漳州与台湾“五缘”关系十分密切。漳州市质监局台商投资区分局自2015年进驻漳州台商投资区以来,始终突出“台”字当先,高度重视对台合作交流,抓重点,突特点,扎实有效地服务台资企业,推动全区台资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祖国大陆同台湾经贸往来的增加,台商到祖国大陆的投资额也大幅度增长,许多台湾企业纷纷在大陆设立了自己的子公司。但由于国内法律法规对台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还不完善,以及有些地方政府对台资企业的过度优惠和照顾,加上大陆子公司各方面都受到母公司的牵制,因此大多数大陆台资企业其内部控制制度急待改善。  相似文献   

4.
近日,雪峰高山茶在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验收中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据了解,这是福州市首家通过验收的闽台合作茶叶示范区。雪峰高山茶示范区自开展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项目以来,积极引进台湾乌龙茶先进品种、种植、加工技术,实现了种植区域、技术创新、种植规模"三大突破",并大力推广太阳能诱虫灯、黄板等  相似文献   

5.
在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经营农业已渐呈趋势的背景下,农地的流转、利用深受影响.本文基于江苏省南京市、连云港市、扬州市部分农村的实地调研,采用stata检验、描述分析、熵值分析等方法处理分析数据,结合调研实情,对工商资本下乡区域和暂无工商资本下乡区域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二者差异明显,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导致种植作物的不同,工商资本下乡区域多种植经济作物,农地流转规模大,下乡企业发展科技生态农业,注重环境保护,但并无与农民实现农地增值的共享,存在“挂名头”、“非粮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台资一直是我国内地利用外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台湾已经成为仅次于香港.美国和日本在我国内地的第4大外资来源地;合资经营既是我国内地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台湾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近几年来,台商在内地投资方式中独资经营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合资经营企业的比重则有所下降。本文首先分析了台商与内地合资经营企业的现状,在研究了吸引台商来内地合资的各种主要因素后,针对我国内地如何进一步吸引台商合资提出了几点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昆山现已拥有全大陆十分之一,全江苏省四分之一的台商投资企业,并且已经成为台湾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热地”和台商投资回报率较高的“福地”,但是经过长期的高速发展,台资企业在昆山面临的问题也纷纷凸现。在政策改善与发展模式创新后,相信两岸合作仍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台资北移     
林华 《企业导报》2004,(3):36-38
<正> 近日,一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显示,台商最早、最集中的珠三角重镇深圳、东莞的评分极低。这份由台湾机电同业会组织的调查报告,似乎成为近年来台资北移的佐证。有关专家表示,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以特殊的地源及政策优势,成为台资的热土。然而,随着一个以上海为龙头、由15个城市组成的世界第六大都市群——长三角的经  相似文献   

9.
随着两岸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台湾在海外投资的迫切需要以及内地适时的对外开放,使得中国内地逐渐成为了台商对外发展与投资的对象。台资企业作为我国大陆多元化经济的重要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台资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上既融合了东方文化,又吸纳了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使得台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独有的特点。笔者就中国大陆台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客观的探讨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地方性和文化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汕头着力打造对台商贸产业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穗芳  张丽纯 《潮商》2010,(4):10-12
汕头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汕头港距离台湾高雄港160海里,汕头南澳岛港距离台湾澎湖马公港仅102海里。汕头港是两岸首批开放的63个海运直航港口之一,汕头也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及台商投资大陆最早的地区之一。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全市历年累计批准注册台资企业629家,合同投资总额16.3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11.22亿美元。台资企业中,投资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有海霸王集团、佑松房地产、新万年布业、华建电子等。  相似文献   

11.
王宇 《企业导报》2014,(2):64-64,75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与台湾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与发展高潮,带动了大陆与台湾的两岸经贸发展,但在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区域选择方面仍是以长三角与珠三角为主要投资区域,却没有利用中央对西部经济发展政策的扶持,利用西部当地广阔的物质资源,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分析地区吸引台资的影响因素和中央及各地政府政策机制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台商人脉丰沛的带动效应,对进一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福州的台资企业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面临着订单减少,经营困难等问题。为切实服务台商,与台企共渡难关,福州市质监局制定出台了《福州市质监局服务台资企业工作方案》,组成调研组,由局主要领导主动上门走访部分台资企业,实地察看台资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了解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河北审计》2002,(4):24-25
外经贸部台港澳司司长王辽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2001年是自1995年以来台商投资大陆增幅最大的一年,台商投资大陆的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据统计,2001年祖国大陆新批台资项目4214个,较上年增长36.0%;合同台资金额69.14亿美元,增长73.1%;实际投资金额29.79亿美元,增长29.8%。去年实际利用台资额扭转了1997年后连续出现负增长的态势。截至2001年底,祖国大陆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0838个,实际使用台资293.4亿美元。在分析台资投资大陆的格局变化时,王辽平指…  相似文献   

14.
《东方企业家》2003,(11):60-60
今年1~8月.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的金额,比去年增长了15.65%,投资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44.62%)、广东(27.73%)和浙江(8.58%)。目前台湾3000多家大企业中已经有一半以上在大陆投资,前100大企业中有80多家西进大陆。台商从东南沿海向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转移,已是大势所趋。眼下江苏吸引台资的数量和质量均已超过广东,跃居全国第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家》2004,(7):21-21
台资电子厂正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中国商务部公布的2003年“中国出口企业200大”名单中,台湾鸿海、广达及华硕在大陆转投资的鸿富锦、达丰及名硕电脑分占据前三名的位置。 数据显示,在出口企业200大中的前100位企业中,台商投资企业上届为16家,本届有17家,增加了排名37位的友达光电。这17家台商投资企业,几乎全  相似文献   

16.
王川玉 《物流技术》2011,(9):178-180
回顾了ECFA中有关银行业的规定,分析了两岸金融业合作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台资银行业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布局,并提出了台资银行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建议,即初期以服务于大陆地区的台商为主,地域上则是首选台商集中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17.
“休闲农业大有可为,它让农业有了‘附加值’,产生的效益至少翻番”,在福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投资创业近6年的台商黄瑞宝说。从单纯的花卉种植,再到搞起生态休闲农业,“台农经验”在福建持续发酵。不久的将来,台商黄瑞宝的兰花基地将“升级”为,一个占地500亩,集教学、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兰花“科博园”。而台商经营生态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也吸引了漳州当地的目光。  相似文献   

18.
文瑶 《公司》2000,(10)
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李炳才8月6日在一个研讨会上说,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推动两岸经济交往与合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台资进人祖国大陆的领域在拓宽,投资合作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台商到祖国大陆不仅可以进行直接投资、贸易,还可兼并、购买企业股票、债券,收购中小型国有企业。随着西部大开发、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的全面启动,国企改革将为台商创造更多的商机。摘自《海峡导报》台商可收购中小型国有企业@文瑶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记者从3月27日召开的全省对台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陕西省对台经贸交流活动焕发出新的活力.台湾已成为陡西重要的投资伙伴和贸易伙伴。截至去年年底。台商在陕西投资企业这795家,累计合同台资额25.63亿美元,合同金额较四年前大幅增长。陕台进出口贸易总值达9.48亿美元,较4年前增长97倍。  相似文献   

20.
郭俊贤 《经济界》2000,(2):70-71,67
一、两岸经贸关系的回顾两岸经济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台湾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具高度出口依存性,仰赖外销来带动成长。而中国大陆则需依靠其庞大的国内需求和潜在市场来带动持续增长。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是八十年代吸引台商到中国大陆投资的主要原因。台湾由于劳动力缺乏,工资上涨,生产成本大幅提高,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开放扩大,许多台商得以将在台湾已丧失竞争的劳动密集产业。夕阳工业,成功地转移至大陆继续生产。台商对大陆的大量投资,不仅有助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对于台湾产业的转型调整有所助益。大略而言,两岸的分工以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