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飞 《经济论坛》2005,(9):24-26
自然资源指一切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牵涉到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区域经济资源系统、社会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在人类的作用下进行再生产活动,同时又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能否提供可持续的供给。  相似文献   

2.
龚臣 《当代财经》2008,9(2):22-28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资源无限论"、"资源有限论"、"资源有价论"、 "资源匮乏论"、 "增长极限论"等思潮,都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与资源关系的体现.根据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资源的依存关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五个时代"出发,用"三种增长级数",可以完整地勾勒出人类资源在五个时代中的供给与需求增长模式,并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揭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指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第一条中,提出了今后15年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经济的这种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的基础条件。只有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与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一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大…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新常态阶段,以资源严重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加快破解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形成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势在必行。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指示,深入探讨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模式,推动新常态下的"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12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  相似文献   

5.
赵会朋  赵江涛 《时代经贸》2011,(16):105-106
现阶段,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反对机械论自然观、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摆脱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道路,形成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发展模式,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全面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以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指出,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  相似文献   

7.
一、何谓“绿色住宅”的理念 1.“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绿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而人类的发展直接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事实已经说明社会发展只保证环境已成为世界性和世纪性之共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已经说明社会发展只有两种选择:一种继续无限制以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经济;另一种是保证环境、合理科学地使用资源条件下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协调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再论绿色GDP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西部大开发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种单纯追求GDP数量扩张的发展战略应被纠正.因为这种发展模式首先掩盖了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其次它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亏损和耗竭;再次它还低估了某些集约意义的经济活动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对绿色GDP的倡导,通过对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的建立,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不仅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增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经济的增长总是要消耗自然资源并产生污染物,同时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低水平管理模式,生态破坏严重,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开展环境审计势在必行,文章从环境审计方面探寻环境问题解决方案,以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资源利用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日本循环经济的战略构建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技术经济:传统的线性模式(见图1)、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见图2)。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依靠的是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生态代价,其“资源—产品—废物”的过程导致了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系统背离的加速。  相似文献   

11.
单丽 《新经济》2013,(26):17-18
城市是以人和社会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综合载体.南京是一个资源有限的城市,加之石化、钢铁、能源为主体的重化工业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是南京市工业的主要支柱,使得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强.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而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实现加快经济发展的目标,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和环境,是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化有机结合的根本途径,是南京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白晓丹 《当代经济》2004,(10):48-49
世纪之交的今天,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也为之付出了沉痛的环境代价。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传统发展战略导致了人类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粗放式利用,不仅消耗了无法估计的自然资源.而且资源在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污染,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伴随着全球人口增加,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而地球所拥有的资源和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能源状况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来,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社会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使非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再生资源保持其“再生”实用性。能源是一种最重要的地球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环境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目前,人类所利用的能源还是以非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主,因此,能源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胡芸 《当代经济》2002,(3):29-29
一、科技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 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不降低环境质量、不破坏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 发展。科技经济的实质是将科学技术知识广泛应用到经济活动的每 一个环节。信息产业是科技经济的核心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既是科 技经济发展的前提,又是科技经济的命脉。科技经济的特征之一是信 息对其他产业的渗透,科技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士要通过信息产业发 展来实现,并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使传统产业知识化、高技术 产业规模化。信息产业是其他产业效率提高的基础,信息产业与其他 产业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推动是产业、经济甚至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 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有关生态技术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是依靠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持续性增长,这种大量消耗资源的生产方式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物品的同时,也使人类付出了影响深远的环境代价。反思经济发展的模式,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意味着必须在过去狭义的经济福利和由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之间作出最佳的权衡。对此必须作出关于资源管理的新决策和技术创新的新决策(D.Jamesetal,1978)。生态技术是一种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物质流的过程,实现了原材料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要实现经济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法律、政策、宣传及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方面着手,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7.
山东日照市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自主权益的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组织由过去的以部门(条条)为主逐步转向以区域(块块)为主,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战略规划已深入到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区域,以求区域经济的合理增长与发展。如何科学地分析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已成为引导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一、区域国土资源评价分析 区域国土资源分析评价是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一)区域自然资源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整个过程,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经济的增长都要消耗自然资源和产生污染物,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随着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不断增大,环境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方法,努力探索保持环境系统平衡的途径。只有环境系统保持平衡,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审计作为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的最高级监督形式,应以其独立的监督功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的各项活动中,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下面就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方向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是片面追求GNP的增长,以为只需把“经济馅饼”做大,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狭隘的经济观以及与之相应的经济体制支配下,经济增长中的负面效应被放大。其实质上是以增大产品的资源环境成本为代价的,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理论意义,主要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目标是使人类社会在自然规律的运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剩余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佩华 《经济师》2004,1(11):9-10
经济剩余的获取固然离不开劳动 ,但自然资源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自然力的无偿提供是形成经济剩余的重要因素 ,它是无法用价值来加以准确衡量的。自然资源从其蕴涵的潜力和人类智慧对其的开发和利用来讲是无限的 ,但从一国拥有自然资源的总量来讲又是有限的 ,有些是无法再生的。过度的利用和盲目的开采 ,会导致自然资源的衰竭 ,人类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必须善待自然 ,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赢得经济剩余的不断增长 ,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多 ,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