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危机之一。1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经历的3种模式基于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3种模式。1.1传统经济模式它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相似文献   

2.
一、环境问题的历史演变第一阶段,原始人类时期。这一阶段,人类只是自然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是以生产活动和能量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只是被动地依靠自然而生存和发展,很少有意识地改造环境。...  相似文献   

3.
论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均衡关系何诚颖一、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是相对于人类这一主体的环境,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总和,包括自然形成的生物圈、大气圈、水、土、岩石,以及人类劳动形成的城市、居民点、风景区等。生态环境的演进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一部美国现代化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征服自然而又遭到自然疯狂报复的灾难史。所幸的是美国人从这些环境灾难中幡然醒悟过来,逐渐走上了环境保护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生命支持、物质和文化服务。没有自然环境,就没有人类文明。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按照传统发展模式,人类的物质需求将逐步逼近自然环境的承载极限,自然环境有可能发生不可逆转退化。人有三个家:家庭、国家和地缘;如失去家庭,生活就将无依无靠;如失去国家,生活就将四处漂泊;如失去地球,生活就将不复存在;所以,我爱我家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有些时候,提高小家庭生活水平的需要,会与大家庭地球环境的需要发生冲突,特别是过去三百年间冲突在加剧。显然,世界现代化,既需要我们用知识促进发展,也需要我们用智慧协调关系。人类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事实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客观存在,并在不断演化,只是我们经常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它。到今天,人类已经拥有毁灭地球的强大能力,而地球却越来越不堪人类的重负。我们不能漠然对待,也不能心存侥幸,而应该科学地和人道地对待地球,理性在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就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传统经济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传统经济模式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时,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飞舞,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在早期阶段,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有限,以及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较强,所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凸显。但是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环境静的自净能力削弱乃至丧失,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短缺的危机越发突出。这是不考虑环境代价的必然后果。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敏  徐艳玲 《特区经济》2005,(12):151-15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最早见于1980年3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3个世界组织共同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其实质是人类在对工业化运动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不协调现象反思的基础上,在发展道路、模式上的理性选择,选择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以做到即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它既不是单纯经济持续发展或社会持续发展,也不是单纯的自然生态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从而成为了21世纪的生命发展主题。体育旅游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也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保持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体育界和旅游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学意义上说,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前提。人类物种产生于自然生态环境,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系统。作为人类实现全面发展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实践活动分析,以历史的、唯物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主张实现人类与自然系统的和谐共生。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理论逐步深化,着眼于自然与社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史玉成 《发展》2008,(12):100-101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人对自然的认识是建立在入对自身能力以及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基础上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环境价值观经历了自然拜物主义的宗教自然观、人类利益中心主义价值观、生态利益中心主义价值观几种不同的观念形态。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以其秉持的发展、持续、公平、和谐等基本理念,毫无疑问应该成为人类环境价值观的当代选择。  相似文献   

10.
喻冬冬 《魅力中国》2014,(19):33-33
人类经济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力的提高,我们对自然的依糊越来越小。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童瑶 《魅力中国》2010,(7):199-199
人性是支撑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础,透过人性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清楚地描绘出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构。人性绝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上的概念,它更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它体现着人类通过实践,在与客观世界发生必然关系时的不断发展行程,即从物质方面体现着人类不断由必然走向自由的人性的历史变迁,也反方向地体现着文学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过程,从精神方面印证着人类所走过的实践历程,体现着自然不断人化以及人类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张晓梅 《魅力中国》2011,(8):275-275,23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我们看到马恩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前提的深刻阐述,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并且科学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第一次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相似文献   

13.
一、绿色产业,21世纪的必然选择人类已进入新的千年,这是世界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变革时期,其主要标志是:人类文明已经由工业文明的历史时代,进入生态文明的历史时代和跨入知识经济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困扰,因此,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人类发展史和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人类在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寻找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步入健康持续的良性循环轨道,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农业是人类生存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而现代农业在为人类提供大量优质农副产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主要的就是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地力衰退、环境污染、农作物品质下降、农业成本增加等。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无疑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汶上县是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县,正面临着向农业强县跨越…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人类的活动,主要是人对自然的活动,表现为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所以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就在竭尽全力地创造多种制度来消除这些不确定,使社会发展能得以延续。古时人类的力量与自然相较过于悬殊,于是人类敬畏着神圣和不可琢磨的自然界,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制度大都在自然许可的范围之内。工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自觉地将自己纳入生态系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的确是生物进化之树的最高级产物.人类组织了结构复杂的社会,创造积累了灿烂的文明,从而把自己同其他生物区别开来,把自己同周围的环境划分开来,对立起来.但人类在自视为大自然之骄子的同时,却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自然物,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为我所用,从而对自然进行了肆无忌惮的掠夺.如今,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态危机,人们才醒悟到自身与环境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重新将自己"放回"到环境之中,并以自己为中心自觉地将环境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重新调整人类与自然之关系.  相似文献   

17.
熊欧丽 《魅力中国》2011,(5):374-374
在环境伦理学的理论中,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争论已久,它们都主张保护自然环境,维系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焦点就在于对“人类中心”这一概念的认识。马克思真实地指出了人类中心的思想基础,这就是人只有把人自身的本质作为一种价值存在看待时,才会有所谓的人类中心问题。以人的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类中心的思想基础,才是一种合理的人道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8.
崔艳凤 《辽宁经济》2001,(12):11-12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1.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客体──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活动的场所,同时还给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客体并不完全是被动的。一方面,是自然环境决定人,这是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是人决定自然环境,这是自然的人化。  2.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主体──人类。从宇宙进化的角度看,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地球的历史就是自然史同时又是人类的历史。人类是整个地球表层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作为“智能圈”和大气…  相似文献   

19.
徐雨飞 《黑河学刊》2012,(8):16-17,20
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认识全球生态与环境议题,本质上反映人类对外部自然的重新发现,是人类普遍的复杂化和扩展二维运动在现时代的特殊形态;因此,这一议题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之第一面。基本矛盾的第二面,即人类社会内部关系,与之辩证互动。当前,人们对这一议题的本质认识还不够,导致世界事务在基本矛盾面上呈现颠倒,而世界历史中的一体化趋势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终规范和出路。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摇篮。城市的出现,城市化的程度成了文明的一个基本的特征,因此有人把文明概括为“城市的文化”。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高度概括了文明和城市的关系: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城市的历史。旅游,是个体激情的张扬,是西子湖畔的漫步,是城墙角底的沉思,更是一路风景一路情的畅快和淋漓。现代旅游中,当人们不约而同的都去感受自然赐予人类的恩典时,我们是否知道,城市里那也许被遗忘的古巷依旧清风如水,街上的卵石被岁月湿润得温婉而浑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