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关民  桂高能 《理财》2001,(1):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 1号、第 2号)的发布施行,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在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的轨道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令人感到高兴。然而,仔细研究起来,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此冒昧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准则名称的缺陷:"准则"、"规定"和"暂行规定"不统一   《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序言中这样写道:中国国家审计准则体系是中国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通用审计准则和专业审计准则、审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  相似文献   

2.
姚华 《中国外资》2011,(17):183-184
<正>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新审计准则,2007年执行此准则。而在此之前发生的"银广夏"事件、"安然"事件、"科龙"事件等"会计丑闻"的频频发生,让人们对我国的审计行业失去信心。旧审计准则又存在着哪些问题?新的审计准则是否能为我国激烈且混乱的审计竞争带来一丝曙光?以下通过对新审计准则运用等详细解读分析,了解实行新审计准则对我国审计行业存在的问题所采取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内部审计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新体系中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审计准则体系的基础,这一方法目前已经被国际上很多国家接受和使用。审计长刘家义在2008年4月15日召开的"推动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研讨  相似文献   

4.
王萍 《齐鲁珠坛》2011,(4):55-56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已经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审计准则的施行,是国家审计准则体系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以下简称"现行审计报告准则")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审计报告准则,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以下简称"新审计报告准则").  相似文献   

6.
正为什么大数据环境下的国家审计需要创新?国家审计在大数据时代应当做出何种创新?笔者拟就这两个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研讨成果与实际经验感受,作粗浅讨论。一、"大数据"背景的现实性(一)大数据为国家审计提供了独特机遇。在"大数据"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机、互联网等类似概念早已存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促进了国家审计的发展。多年来,审计署始终坚持推广计算机审计,尤其2010年国家审计准则的颁行为组织开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是执行审计业务、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修订后的<国家审计准则>依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作了进一步完善,明确了审计责任,加强了全员、全过程的审计质量控制.现就如何学习贯彻国家审计准则,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方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吴成行  冯艳霞 《理财》2012,(4):80-81
为促进国家新审计准则的全面贯彻执行,推动争创优秀审计项目活动,掌握国家新审计准则的贯彻执行和争创优秀审计项目的开展情况,我们河南省审计机关组成检查组,由主管领导带队,对全省审计机关国家新审计准则贯彻执行和争创优秀审计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情况表明,全省各级审计机关不断健全机构和内控制度,强化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质量不断提高,贯彻国家新审计准则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检查中也发  相似文献   

9.
国际审计准则趋同进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国际会计准则步伐加快,国际审计准则趋同同样紧锣密鼓。近几年,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准则制定机构、监管机构等纷纷对国际审计准则明晰项目作出了积极反应,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支持。关注国际会计、审计准则的利益因素,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发展的本质认识,关注国家未来利益,实现国际会计、审计的实质性趋同。  相似文献   

10.
新颁发的《中国工会审计条例》首次明确了工会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即工会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事项中,应当恪守国家审计准则规定的"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等基本审计职业道德。恪守审计职业道德,是对工会审计人员素质的  相似文献   

11.
赵姗 《财会学习》2016,(7):144-145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于2015年1月发布了新修订的审计准则,标志着历时数年的审计报告改革完成,其中"在独立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报告是突破性的改进.文章介绍了此次改革的背景,概述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概念、分类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了改革对审计实务产生的影响,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此次改革进行评价,并提出我国审计报告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配合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学习贯彻落实国家审计准则,我们组织编写了国家审计准则及有关规定知识问答,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孙瑞亭 《理财》2012,(9):75-76
2011年以来,濮阳县审计局以"创优推进年"为主线,以"质量强审"为目标,采取"八项措施"给力审计质量提升,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质量意识和执法水平明显增强,审计程序更加严谨,审计行为更加规范,审计质量全面提升,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靠规章,管质量。该局以《国家审计准则》为标准,修订完善《审计项目管理办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办法》、《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审计项目质量(评选)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  相似文献   

14.
世界银行经过为期一年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系列评估工作,于2009年10月29日完成并正式发布了《中国会计审计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充分肯定了我国会计审计准则改革的成就,并称为"可供其他国家仿效的良好典范"。这是第一次由权威国际组织对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建设、国际趋同以及有效实施情况独立进行的全面系统评估并得出的结论。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就《评估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度解读,现予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理财》2000,(5)
本序言旨在说明中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目标、体系、法律效力、适用范围、制定与发布程序、修订和解释权等问题。一、制定中国国家审计准则的依据与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结合中国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实践 ,借鉴国际公认审计准则经验 ,制定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制定中国国家审计准则的目标是 :(一 )全面落实《审计法》 ,推进依法治国 ,促进依法行政 ,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 )促使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按照统一的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 ,规范审计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指导实施新制定(修订)的国际审计报告准则,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于2015年4月22日发布了关于关键审计事项的示例,以帮助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审计师对《国际审计准则第701号——关键审计事项》(ISA 701)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良言 《理财》2004,(6):5-5
国家审计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办理审计事项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因此,按照审计准则实施审计是对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审计准则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宫红平  卢飞 《会计师》2009,(2):74-74
<正>一、引言我国国家审计作为审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恢复国家审计制度以来,其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为更好发挥国家审计的作用,国家审计准则体系也随之不断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9.
体现风险导向审计思想是2006年发布的审计准则体系的一大技术亮点。其中的审计风险系列准则集中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流程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和指导。2010年11月1日,财政部发布新审计准则体系。新审计准则体系进一步贯彻了风险导向审计思想。本文对风险导向审计思想的精髓、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新审计准则体系中对风险导向审计思想的体现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企业创新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企业创新投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以产权性质为视角,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2008-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其正相关性更强。采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然成立。考虑制度环境因素,进一步发现:当政府干预程度较弱、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及法治水平较低时,企业创新与审计质量的正相关性更强。研究结论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特别是研发费用审计准则的制定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