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茜 《福建金融》2007,(12):25-27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诸多矛盾的焦点。本文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形成原因分析入手,阐述流动性过剩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商业银行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治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资金过剩成为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流动性过剩、劳动力过剩、产品过剩成为中国当前过剩经济的三大内容。银行业作为整个经济运行的中枢,资金供求不足与过剩都将对经济平稳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蕾 《投资与合作》2011,(11):181-181
针对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有关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理论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并探讨了流动性过剩引起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些缓解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朝阳 《青海金融》2007,(11):38-40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也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从近年国内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来看,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显著,这不只是宏观调控问题,也是一个微观命题。本文结合当前海北州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表现,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过剩及其负面影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本文在描述流动性过剩现状之后,分析了寻戈国流动性过剩生成的外部失衡、内部失衡及其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对应之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是由于汇率水平维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控制、资本充足率限期达标等因素起了作用。考虑到仍在发挥作用的因素,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在2006年不会有显著的变化,但随着商业银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2006年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是由体制变迁、监管力度加大、进出口贸易不均衡等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要解决流动性过剩的突出矛盾,就必须在政策调整过程中,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完善各要素市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愈演愈烈,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贷差加大、超额准备金攀升、金融市场利率走低等。本文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描述,作出对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9.
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更加依赖金融市场,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甚至出现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的突然转化。有效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需要各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者以及商业银行经营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锋 《金融研究》2008,(10):198-206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带有较强的外部输入特征,也与我国当前的体制性因素有关。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银行信贷投放受制、直接融资发展、信用货币等都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多种应对措施中,应加强主要政策的力度,逐步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核心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指标,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总体流动性达标,但有恶化趋势;与人民币相比,外币资产流动性较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相比,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状况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基层人民银行的职责之一。本文系统探讨了基层央行调控流动性过剩政策的传导途径,研究和剖析了影响基层央行调控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和诸种障碍,针对性地提出了充分发挥基层央行职能、作用,有效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频出,近期货币政策逐步收紧,使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更加不容乐观,发展压力逐步加大。因此,本文阐明了准备金率上调对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提出应对可能产生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中国当前使用的流动性缺口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巴塞尔委员会《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征求意见稿)》(2009),给出关于流动性风险计量的改进方法。改进方法使用了高质量流动资产、净流动性缺口和净流动性缺口占总资产的比率三个指标,克服了传统流动性缺口管理没有充分考虑资产质量和资产流动性特征等缺点,更好地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实证分析先对国内3家银行2006~2009年年报数据进行比较,然后对国内10家银行2009年年报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改进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动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机是解决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首要问题,银行跨国经营直接影响到银行跨国经营目标市场、进入模式以及整合策略的选择。本文在分析企业跨国经营动机理论的基础上,从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比较优势、竞争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机。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上个世纪末国内商业银行出现了持续性的流动性过剩,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本文考察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发展阶段、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解读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探寻其产生原因,提出破解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New bank equity must come from somewhere. In general equilibrium, raising bank capital requirements means either that banks produce less short‐term debt (as debt holders must become shareholders), or short‐term debt is not reduced and the banking system acquires nonbank equity (as the shareholders in nonbanks become shareholders in banks). The welfare effects involve a trade‐off because bank debt is special as it is used for transactions purposes, but more bank capital can reduce the chance of bank failure (producing welfare losses).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是市场中的企业,因此可以理解为一个(或一组)要素所有者缔结的市场合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合约性决定了其在治理结构上必然先天存在缺陷。要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创新,关键就是要使其成为各种要素所有者进行要素使用权交易形成的市场合约。同时,还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从而形成市场约束,完善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合约,以酬金、晋升等方式为高级管理人员、员工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在商业银行外部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