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家庭财产保险的发展自保险业务恢复以来呈现出起起伏伏的状态,在与各类财产保险险种进行对比中处于劣势地位。因而,在其他的财产保险险种发展的较好的情况下,研究我国家庭财产保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我国家庭财产保险的发展现状、我国家庭财产保险现状成因的探究、促进我国家庭财产保险发展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的保险发展历史来看,家庭财产的保险实际上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并且其所呈现出的社会反响也极为良好。但从本质上来说,家庭财产保险所表现出的占比低、规模小、投保率等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直接导致这方面问题的出现的原因,涉及到了多个不同的环节,这也就必须要针对家庭财产保险的相关问题引起足够重视。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家庭财产保险的现状以及发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家庭财产保险的出现,在意外状况下家庭财产有了保障,但在其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家庭财产保险业务中出现的问题,使此项业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庭财产保险的重要作用也原来越明显。但是,就我国家庭财产保险制度现状来看,并未在风险管理与灾后帮助中起到较明显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家庭财产保险制度不完善,再加之产品存在很大的滞后性,根本无法充分满足于现代市场的实际需求,总体购买力较差,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笔者就对由灾害反思家庭财产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有效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5.
曾宇平 《经济师》2003,(5):38-38,55
家庭财产保险由于保险范围过窄、服务质量较差以及保费率较低很难真正调动保险业务员的积极性等原因 ,陷入了困境中。“入世”迫使国内保险公司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家庭财产保险的重要性 ,采取扩大保险范围、建设和完善保险中介机构、合理确定保险费、实施“优质服务”工程等措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断增强自身和家庭的保障能力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选择投保家庭财产保险则是寻求家庭保障的重要途径。据调查统计,对家庭财产需求保障的家庭已达到70%以上。然而,真正投保家庭财产保险的却不到10%,走在保险前列的上海家庭投保率也不过  相似文献   

7.
我国开展洪水保险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在转移洪灾风险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洪水保险一直依附于企业财产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没有专门的洪水保险,因此在我国这样的一个洪涝灾害频繁,洪灾损失严重,工程防洪标准又普遍偏低的国家实施专门的洪水保险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主要分析了在我国开展洪水保险的困境,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财产险业务概述本文所指“财产险”仅指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和工程保险业务。从保险业的发展沿革历程而言。财产险业务是传统的支柱性保险业务,是一个综合性保险企业不可或缺的业务内容和市场拓展基础;从现代保险企业业务结构丽言,以企财险为主的财产险业务是仅次于车辆保险的第二大产品部门,地位举足轻重;从保险公司的经营实践来看,财产险业务是张显保险公司品牌实力、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公司与客户关系的基础性险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夫妻的离婚率节节攀升。新婚姻法的出台,关于夫妻双方共同财产的认定以及分割更是引发了广泛的探讨。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家庭保险已越来越多成为家庭财产的一部分,离婚时家庭保险的分割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作为夫妻双方共同财产——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保险入手,讨论在离婚时保险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许凯 《生产力研究》2012,(1):68-69,90
保险服务贸易作为WTO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金融服务贸易,其具有三个层次的纪律约束。我国在入世谈判中,在保险服务贸易项下做出了较多的承诺,这些承诺构成了我国国内保险立法的国际法义务。另一方面,我国在入世后对于《保险法》进行了两次修订,尤其是2009年《保险法》的修订体现了现今保险业的发展潮流,履行甚至超越了我国在WTO中的相关承诺与义务。但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要看到此次修订在国民待遇、市场准入、审慎监管等方面表现的不足与缺陷。如何处理好国内保险立法与国际义务的关系,将是今后完善我国保险立法的重要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较为迅速,从而带动了我国的外贸企业的长足发展。国际贸易中,双方由于距离较远,无法在贸易中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再加之政治及客户经营中各种风险的存在,往往导致在贸易过程中存在着信任的危机。而出口信用保险的推出,有效的规避了贸易往来中的风险性,从而有效的推动了贸易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对我国外贸企业开展出口信用保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我国当前外贸企业中开展出口信用保险的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温立加 《时代经贸》2007,5(11X):166-167
1对我国农业保险融资现状的分析 1.1农业保险的融资现状的分析 在我国,农业保险可谓是两个弱质产业的“弱弱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成灾面积和受灾面积比例均高:在保监会统计中显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水平非常低;在特大自然灾害风险损失中,保险比例与赔偿比例都很低。虽近两年来农业保险状况有所好转,农业保险有一定的增长,但仍不容乐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保险市场上,机动车保险占到了财产险市场的重要部分,然而由于我国的机动车保险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同时机动车的市场也处于高速发展变化中,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下目前我国的机动车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作者根据对机动车保险市场的研究以及从再保险行业的观点对机动车保险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刍议我国保险中介的制度安排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惠贤 《现代财经》2006,26(3):21-23
在保险业日渐繁荣,保险市场逐步完善的现阶段,保险中介也在飞速发展,但如何解决我国保险中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保险中介人的行为,建立并完善我国的保险中介制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应针对保险中介发展初期的特点及存在的缺陷,研究其制度安排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未来十年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入手,从保险需求与保险供给两方面对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我国保险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论点。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保险中介人制度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蓉  张华 《财经科学》2002,(4):67-70
在发达国家的保险中介入制度中,英、美、日三国的保险中介人制度各具特色,代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保险中介人制度模式,促进了本国保险业的发展。对这些国家保险中介人制度模式进行比较,可对我国保险中介人制度模式,促进了本国保险业的发展。对这些国家保险中介人制度模式进行比较,可对我国保险中介人的制度建设提供如下启示:应根据保险营销环境来发展适合本国特点的保险中介人制度;系统而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险中介入制度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应高度重视保险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健全保险中介人组织的内控制是微观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的变化,保险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保险个人消费群体及保险险种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革。传统的个人保险消费仅局限于家庭财产保险消费,现阶段财产险市场个人保险消费已从单一的生活领域延伸到生产和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18.
保险中介市场通常由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组成,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保险市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保险中介组织是与保险市场同时产生、共同发展起来的。以保险经纪为例,英国有800多家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超过3200家;法国有500余家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多达2400多家,欧美等发达保险市场60%以上的保险业务由经纪人带来。而我国的保险中介是在保险公司主导保险市场的前提下出现的,近几年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中介组织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差。相对于我国巨大的保险市场和快速发展的保费收入,保险中介组织的发展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保险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成熟的保险市场预期也给保险中介市场提供了发展的依撑,作为保险中介市场中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公估行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保险公估行业发展的进程中,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使整个行业的整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0.
论政策性合作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的最佳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相关规定,各国对农业的保护,将主要体现在非价格保护,而农业保险已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加快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策性保险及适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已成为我国农业保险乃至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在目前我国可选择的农业保险模式中,政策性合作保险是最合适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