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垫江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至2006年9月底,全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近20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3%,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7%。2005年全县劳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人均创收5263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90元,劳务输出是该县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这对促进该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家庭成员的外出务工,引起其家庭的残缺不完整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却是严重而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滦南县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大打劳务牌,齐唱劳务戏,劳务输出工作迈出大步伐,被北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确认为劳务基地,成为北京富士康公司用工河北总代理,取得了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截止到2005年11月,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2000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134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84亿元。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南江县幅员3383平方公里,农业人口54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8万余人。南江将劳务输出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全县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0.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85亿元,人均劳务增收171元。据调查,南江县农民纯收入中的62%来自于劳务收入。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区建设》2006,(2):39-39
河南省禹州市从2002年开始劳务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两大转变:由自发型、小批量向有组织、大规模转变。由低素质就业向高素质就业转变。目前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35.8万人,劳务收入达到11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2005年被许昌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劳务输出优秀县(市);2004年被河南省评为60个劳务基地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北省迁西县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通过抓联谊拓市场、抓培训提素质、抓网络建机制等措施,使劳务输出产业不断壮大。今年以来,先后向北京、天津等地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2500多人,全县长年在外务工农民已达2万多人,年增加收入2亿元。2004年,该县被评为全省农村就业示范县。  相似文献   

6.
张永平 《发展》2012,(8):29-30
临洮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劳务大县,全县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农村劳动力25.07万人,剩余劳动力12万人。2011年,全县输转剩余劳动力1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01亿元,培训城乡剩余劳动力2.01万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60%以上,劳务输转已成为促进临洮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高起点定位,切实找准劳务经济发展方向临洮县坚持走好“三结合”路子,即输出与输入结合,以输出为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与输出城镇青年劳动力结合,以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省内输出与省外输出结合,以省外输出为主。突出建设五大体系,即劳务管理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技能培训体系,资金保障体系,跟踪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徐徐  杨刚 《乡镇经济》2004,(5):48-48
江苏省洪泽县坚持把加快发展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劳务输出高潮迭起。2004年1月31日,在洪泽举办的“太仓—洪泽”南北劳动力交流招聘洽谈会上,3000多农民参加洽谈,1500多人签订合同。2月29日,共青团中央在洪泽举办“南京—淮安”青年劳务合作大型供需见面会,来自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的100多家企业提供近万个用工岗位,洪泽及淮安各县区1万多农民参加现场洽谈、签约。去年这个县实现劳务输出5郾8万人,分别从事电子、保安、建筑、装饰、缝纫等工作,创造在外劳务收入4郾0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占农民收入的35%以上。…  相似文献   

8.
一、我区农村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点 (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增收难。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中,农牧民收入占20%的权重,是头等重要的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牧民收入的发展轨迹呈稳步提高态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1元提高到2002年的20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6.07%。然而,从近几年农牧民增收形势看,2000年农牧民收入增长1.3%,2001年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重点是收入问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发展劳务经济增收。近几年,澧县农村劳务输出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年收入约8~10亿元,去年仅人均务工收入就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6%。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责任,完善服务体系,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今后凡是农民外出务工,要为他们保留耕地承包权,免除劳动积累工,财政补贴培训费,解除…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处银农村劳务输出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也是农村劳动力走向市场的反映。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劳务,既可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又可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改善社会治安状况;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带回大量的发...  相似文献   

11.
扬州市农村劳务输出历史悠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农村劳务输出的数量不断增加,地域越来越广,近两年更有了新的飞跃。输出规模在扩大,输出质量在提高,从以“三把刀”为代表的传统技艺向新兴门类拓展,为农民增收作出显贡献,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被《新华日报》誉为令人瞩目的“新扬州现象”。在新的形势下,要把扩大农村劳务输出作为扬州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2.
巴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与陕西汉中和四川广元、南充、达州接壤,辖巴州、南江、通江、平昌一区三县,188个乡镇.1.23万平方公里。巴中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市,全市总人口398.57万.其中农业人口328.92万人.农村富裕劳动力近100万人。2008年全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11.5万人,其中向外劳务输出97.7万人,外派劳务722人,实现劳务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8.6亿元。增长19.9%.  相似文献   

13.
做好崇左市劳务输出的“蛋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崇左市的劳务输出工作应按照“扩张规模、提高素质、培育市场、强化服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劳务信息、技能培训、劳务市场体系、组织协调四大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劳务输出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前劳务输出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多少?主要输出在哪些地区?从事哪些行业?劳务输出从何抓起?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我们对全区3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农村劳务输出状况进行了1100户、4454人的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我区各地各部门狠抓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就崇左市而言,建市6年来,累计有93619名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推进了该市劳务经济的迅猛发展,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达41.34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9%;劳务经济总收入31.13亿元,接近全市财政收入水平,占农村人均收入的1600元。同时,经过培训后的学员,掌握了一门以上技术,实现了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月工资提高300—500元。  相似文献   

16.
卢林 《老区建设》2006,(11):36-36
一是突出劳务技能培训。今年以县培训基地为主,大力开展了以劳务增收为目的的技能培训,现已开展劳务技能培训班3期,培训470人次,都已推荐工作。劳务输出就业率达100%,可达到“输出一人,脱贫全家”的目标,全年计划培训、就业1350人。二是创新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扶持以脐橙、柑桔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牛、羊为主的养殖业,以食品、饲料、竹木为主的加工业。  相似文献   

17.
德令哈市原有农牧民人口14895人,农场移交后,农牧业人口达24688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德令哈市农牧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80年至200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468元增加到2955.48元,平均每年增加108.15元.但近年来,尤其是农场移交后,农牧民收入出现了低速增长的势头,与农牧业发展比较呈现异向变动的现象,农牧民增收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吉安地区有计划、有组织、较大规模地开展劳务输出,是从去年4月开始的。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这项工作已开始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到今年4月底,全区各级政府统一联系、统一组织、统一输出的各类劳务人员已达6853人,加上民间自发、分散的各种临时性、季节性的劳务输出,全区跨地域从事劳务的不下6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左右。  相似文献   

19.
魏县县委、县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办法,使劳务输出与土地流转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劳务输出上:一是制定劳务输出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二是注册“实打实”劳务商标;三是扎实开展劳动力培训;四是继续加大行政推动力度;五是全面搞好服务,从政治待遇、计划生育、承包土地、法律服务等各方面向劳务输出倾斜。  相似文献   

20.
夏卫凯 《发展》2007,(6):29-30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把劳务输出作为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产业来抓。2006年,全市共输转劳动力37.2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25.1万人次,常年性输出18.59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劳务输出已成为全市经济中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品牌过硬、极具活力的当家产业,也是农民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