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珏 《中国市场》2008,(35):10-11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的首要问题,政府对药品的多次降价,并未达到老百姓的预期,反而使医药行业大面积亏损。究其原因,医疗机构的行业垄断、以药养医、药品销售价格体系的差异、药品价格监管的偏位等问题是困扰医药市场价格改革的症结所在。政府对医疗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对药品成本的监审以及药品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医药市场价格难题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医疗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药品价格正急剧攀升。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对药品价格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把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社会医疗费用负担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1998~2007年政府24次药品降价的过程,分析对药品厂家、医院和患者的影响,结合中国医药市场的运行特点剖析政府24次药品降价失效的原因,同时,借鉴国外药品价格管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药品价格管制的目标、范围、原则、定价规则和管制体制.使之最终能够替代以行政手段为主的传统调控模式,提高中国医疗价格调控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药品市场上同时存在政府定价与市场价格,两种价格形成机制对药品价格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政府定价实际上要求按成本定价,以降低偏高的价格水平。但由于药品市场运行机制的扭曲,药品市场价格严重扭曲,并导致药品政府定价机制与价格水平的扭曲。在国家推出新医改方案的形势下,应该探索建议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即以成本加成为基础,综合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医药行业微观差异及地区差异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为减少成本加成价格形成机制本身的弊端,应对药品成本如同其他政府定价商品一样,实行严格的药品成本监审制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的国情中,药品价格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然也是影响卫生服务市场和卫生价格的重要因素,把药品市场做为其一个特殊市场。了解掌握药品厂家、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及对药品价格的影响。结合我国医药市场在市场运行中的特点分析政府24次药品降价失效的主要原因,且对药品价格控制是需要从制药公司、医生、消费者等多方面所采取措施,同时借鉴国外药品价格订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来探讨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药品价格制订的范围、目标、原则、管理体制和定价规则,最终的目的是能够替代行政监管手段为主的传统调拉模式,提高中国医疗价格规范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看病贵”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导致看病贵的一个直接推动因素是医疗市场结构的纵向关系所引起的“医药合谋”。医疗市场结构的上下游机构拥有明显的市场势力不对等现象,在此背景下,尽管上游生产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但药品价格却只升不降。在此情况下,政府紧紧强制降低某些药品的价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核心是要彻底实行医药分家,并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减少政府的管制措施,这样才会有利于医疗改革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7.
日前,国家发改委再次对医药市场进行干预,对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降价,平均降幅达到40%。自1998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已经近20次对药品实施降价,然而,政府不断采用降低药品价格的方法.而一部分药品价格却越来越贵,较为便宜的药品反而越来越少,医疗费用逐年上涨,医院的基础设施,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奢侈。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药品招标采购、不断限制药品价格、要求医师开清洁处方等,更有令人费解的措施是,说什么要按印度的做法,要求企业把市场零售价标明到药品最小包装上,实施”明码标价”。奇怪的是,市场并没有跟随发改委的指挥棒转,在市场上.药品价格仍然显示出要么”虚高”,要么短缺,相互矛盾的问题仍然纠缠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商》2015,(36)
在我国,医药市场的药品供给主要是政府、医院和药店三方提供,从而形成了我国医疗服务产品市场的垄断。医疗服务产品垄断带来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下降和医疗费用上升,导致"看病难、看不起"。若是要改变医疗服务产品的市场垄断的现象,则必须要改变政府对医药市场的管理方式,并且改变现行的医药行业的收费体制,这样才能改变我国现在的"以药养医"的现状,使我国的医药流通体制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从而降低药品的价格,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出通知,决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同步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作用,强化医疗行为和价格行为监管,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外,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永强 《四川物价》2007,(11):40-41
近年来.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是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虽然经过连续多年的专项治理,药品医疗服务行业价格秩序逐步得到规范,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根据泸州市物价局《贯彻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全国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检查的通知》精神,纳溪区物价局组织了专项检查组对全区医疗系统的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情况进行检查,其中暴露的问题对于今后整顿医药市场价格秩序,保证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结构特征基础上,对当前医疗服务价格的形成机理与逻辑框架进行系统性剖析。医疗服务价格本质上是在市场信息不对称和技术服务差异化约束下,基于多层次市场结构,由政府、医疗服务机构、消费者和医疗支付机构等多方谈判与反复博弈的动态结果。医疗服务价格机制中存在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医疗服务项目比价不平衡,技术服务价格扭曲;定价调整机制没有顺应适配需求结构与层次变化;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医疗服务价格形成不充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和定价方法,合理引导就医需求;加强对药品、耗材的采购和使用管理,优化医院成本结构;强化与医保政策联动,发挥医保定价、控费、监管作用;建立弹性定价机制,实现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加大配套支持力度,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等对策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为规范医疗服务、医药经营行为,浙江省金华市社会价格监督服务总站与市区医药行业协会价格分站,对流动人口比较密集的金华火车站周边的医疗、药品经营者单位开展了医疗服务、药品价格监督服务巡查。为民营医疗机构解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对16家药品经营单位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出通知,决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同步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作用,强化医疗行为和价格行为监管,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就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4.
药价虚高问题是当前中国老百姓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政府虽然多次降低药品价格,但药价依然虚高。政府通过管制来降低药价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只能依靠市场的办法,培育竞争性的医疗市场,才能彻底解决药价虚高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孙泽伦 《四川物价》2006,(10):16-17
药品价格问题是近几年来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从源头上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各级物价部门必须加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管理。按照现行价格管理权限,药品价格审批管理权集中在中央和省两级。市、县两级物价部门如何发挥工作职能作用,管好当地药品市场价格是新时期物价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难点之一。对此,本就新时期市县物价部门创新管理思路和方法,加强药品价格监管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刘烨 《北方经贸》2006,(7):37-38,58
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价格结构不合理,乱收费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财政补偿机制和市场缺陷造成的。因此,必须建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从而为每一位公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我国药品市场定价的原因,探究当前背景下政府精准监管药品价格的理论与方法.依据梯若尔的新规制理论,运用规制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药品市场价格行为与政府行为进行监管.最后,设计激励相客机制用于企业价格行为规制,以监管企业价格行为、减少合谋行为.  相似文献   

18.
推进药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药品定价机制,使市场在药品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应进一步提高政府药品价格调控水平,实现药品价格治理体系合理化,提升药品价格治理能力。就江西而言,一是要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药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导向,让药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二是要强化药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完善药品价格管理各项政策,为药品生产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周小梅 《商业研究》2006,(12):131-133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医疗行业中存在的不少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但是,目前问题仍不少。诸如,对医疗市场实施管制的政府管制机构如何设立?医院药品的价格究竟还有多大的下降空间?医疗服务究竟收多少才算合理?如何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民营企业进入医疗行业,如何加强进入管制?等等。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待于医疗市场的不断成熟;另一方面必须改革现有的医疗管制体制以及完善医疗管制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整顿医疗市场价格秩序,规范医疗机构价格行为,切实解决“药品价格高、群众看病贵”的问题,2005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了全国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专项检查。从攀枝花市情况看,检查结果表明,我市经过近几年的专项整治,医疗服务和药品行业乱涨价、乱收费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也有部分医疗机构自立收费项目、扩大范围收费、收取已取消的收费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